洪阳方氏宗祠阖族章程碑拓记并释文

辛丑年的正月刚过,二月初一清早,应陈鹏飞站长、吴忠文兄邀请,受洪阳城内方氏宗祠理事会委托,来到普宁故城南门内奉先堂,做一通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该祠所立之《阖族章程》碑刻拓印,又与忠文兄及方氏诸老在现场对碑刻进行初步读解,回后整理资料,兼以《方氏奉先堂族谱》为辅,再作全面释文。

普宁古城洪阳南门,其后不远即为奉先堂

洪阳城内方氏宗祠奉先堂(俗称方厝老祠)

《阖族章程》碑,现位于广东省普宁市洪阳城内方氏宗祠奉先堂,该碑见光部分高一米五三,宽九十二公分,厚约二十公分,碑头两侧有做圆角。原立碑位置不详,概处宗祠内外靠墙处。据方氏族老讲,碑系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移走并中开为两半,前畔宽四十九,后畔宽四十三,作路口石板等用。按实物观察,此碑也可能是由两独碑组成而非一石后被中开。九十年代拓路,该碑由方氏宗祠移回奉先堂停置在西侧火巷中,一畔依在巷头,一畔置于巷尾。新近,由专家提议,乃将碑刻移入祠内前天井西侧走栏嵌于墙中,并延请师傅进行金漆填字,按及后拓印释文,则见少部分文字填写有误。《阖族章程》碑全文共八百八十八字,其中有七字概因开碑及风化严重而无法辨识,其余刻字尚可辨认,然字口笔划已多不清晰,徒留轮廓字形。该碑额刻阖族章程四大字为正楷,主体二十行共有八议并文首缘起说明为小楷,末有款刻光绪二十七年列签仝竖,署三十六人名,为是时方氏之族长耆老士绅名流等。

位于方氏老祠内的《阖族章程》碑

三间三进式的方氏宗祠奉先堂

祠堂前天井

方氏奉先堂阖族章程

(张声金辛丑初春传拓并释文 )

從來宗族之盛,首在人材,人材之興,端資培植,故當發科發甲,培植既賴乎蒸租,而報效尤期子孫。我族開創以來,科名蔚起,每大有人,即仕版榮登。胥基於此,是以鳩集族眾,妥議章程,垂諸永久。俾由科名而仕官者,飲水以思源,庶克益祖先而光族党焉。兹除太祖蒸租之外,議將始祖四代祖蒸租,由有科名者照理所應得而收,完粮辦祭及祠公事,則收租之年,當行自理。其收己房各祖之租,亦依始祖四代祖之例。爰勒收租及報效各章程,開列于後:

一議,恩貢歲貢副貢欽賜副榜及廩貢曾接印作官竪旗者,各收租壹年;拔貢優貢欽賜舉人,各收租貳年;文武舉人欽賜翰林,各收租叁年。

一議,文武進士,各收租五年,文點翰林主事加收租壹年,武點侍衛亦加收租壹年,文武三及第各加收租貳年,點傳臚者以翰林論,點中書知縣及守備以進士論;恩科各生員收四代祖蒸租壹年。

一議,文武同科,不論幾名,租祭合收合辦;倘後科有新中舉人,必讓租一年與新中者收為京費,餘貳年候先中者收楚之後,方可接收額數;惟鄉試恩科須於恩科之明年將四代祖蒸讓與科舉各生員趕速收辦。

一議,惠來鳴岡东莞三族有發科甲,來祠謁祖,問明某科,恭喜其花紅銀、匾金、酬酢各費,即由是科屆內收始祖租者給發。至祠內各祖大祭戲金雜費,照章辦理。及正月彩棚,由收租者議,繳銀五十元,交值年迎神司事辦理。

一議,自龍舉爺以後,有科甲五貢得收始祖租者,其冬至日順斋祖、肅斋祖配祭之猪羊,□宜應辦應收,仍帮两豠□肉,每祖各豬肉四觔、羊肉貳觔,遇無科甲五□□,□□值年司事辦理。

一議,文三及第有特授道府缺者,應報效貳千元;進士有補知縣缺者,報效銀六百元;舉人有補知縣缺者,報效銀四百元;五貢有補知縣缺者,銀報效壹百元。以上有做三司督撫者,報效銀叁千元。

一議,武三及第有特授副參遊,應報效銀六百元;補協臺,報效銀八百元;補鎮台,報效銀壹千元;補提台,報效銀貳千元。舉人進士有補副參遊者,報效銀四百元;補協台,報效銀六百元;補鎮台,報效銀八百元;補提台,報效銀壹千五百元。文武報效之銀,均柒兌歸奉先堂各祖攤收。非由科名而做文武官者免報效,緣無收各祖之租也。

一議,後朝廷倘有变法,如由普通學堂升為貢為舉為進士至三及第之類,收租辦祭各事與科場出身者同。

光緒二十七年吉月列簽:元儒、聲榮、美福、覲光、美業、際篤、家科、家德、若松、家宜、家迪、亨佑、家貴、暉文、金錫、家全、家福、一臣、家足、衡石、昌裕、炳光、昌期、修惠、修鳴、昌樂、昌見、修遠、昌仁、昌甲、昌舉、聲谷、壽候、嘉彪、作紅、少波、廷珍、煥奎、思賢、思成仝竪。

方氏《阖族章程》碑的内容,主要是议定其始祖祠上下五代祖之蒸租按年份交予有科名者收用与办祭,又列明派下子孙出仕后按出身官阶对奉先堂之报效,其兴学而鼓励族内之科举,同时也有要求受用者需得饮水思源。浅白一点来讲,这碑刻的核心内容就是方氏族长与士绅并全族商议规定了始祖祠的祖蒸租石要怎么轮流要给谁收又怎么用,其大兴教育,又要求有享受到这福利的子孙出仕为官后必须回馈,以此使得宗祠的基金可循环运转如常,使得宗族的兴盛可以经久而不衰。当然,章程也有说明,不是科举出身而为官者,则不用报效,因为此前没有享受到宗祠提供的资助,故免。在读通全文之后,对这普宁数一数二财丁贵皆都兴隆昌盛的大宗望族之崇文重教,真有种无限的赞叹和感叹。

细读这一方晚清光绪年间的碑刻,除了以上核心内容,另也有其他有趣的信息,比如第三条关于奉先堂亲族之惠来方、鸣岗方,以及东莞方等三族有出科甲时候,有来洪阳谒祖,奉先堂执事则问清是哪一科功名,后按规定相贺赠花红银,并提供科举牌匾制作以及请酒的费用等。在如今潮汕的很多祠堂中,常会见有非其本祠裔孙的科举牌匾,或许从碑刻的这一则信息可以有所了解,或许在旧时出科甲便有出游宗亲之例俗?同是第三条规定,在最后的说明中,正月游神赛会时,奉先堂要搭彩棚而迎圣驾,且有专门经费专人办理。第四则规定中,特地提出明代倡议建祠有功而配祭宗祠的顺斋、肃斋二公之猪羊祭品需由谁人提供,又在祭祀完成后如何分配等相关情况。最后一条规定,最是有趣,是方氏宗族与时俱进,预备了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情况出现将如何应对。当然,若是民国初年,这最后一条预案还是没问题的。

碑刻最后列签仝竖的三十六人,基本上可以在《方氏奉先堂族谱》中查找到相关人物资料,如一臣系为诰封三篇武义都尉等。在这三十六人中,估计最引人关注的,当属最末一行中间左位的廷珍。方廷珍,其族内称十三爷,外界称方十三,系清末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军门第十三子。

说起洪阳方氏一族对教育的重视,也很容易就联想到清末以潮勇出身屡建军功的广东水师提督方耀方军门之大力兴学。军门方耀,字照轩,洪阳城内方氏裔孙,其随父剿太平军发迹,官至广东水师提督,赠号展勇巴图鲁,守南方海防要塞,清史稿评其善战兼谋勇尤善治盗,在职时以屯田养兵、兴学教化为后世称赞。方军门的兴学作为,以其在广东沿海尤其粤东一带如重建新建书院学堂等最为广泛,又以捐巨资于北京设立“都门旅费”接济潮人上京考试及公干商务等最为世人乐道传颂,对潮人之影响甚是深远。方军门的大力兴学教化,与其宗族文化传统不无关系,这是延续与放大,使得教化之受益更广更泛。

现场进行初步读抄

十年前闲置于方氏老祠火巷中的《阖族章程》碑

正月的最后一天,忠文兄来电说起奉先堂内这块碑刻,我很快就想起来,那在十年前已经见过还做了几次摄影记录,就是没想十年后会受邀过来做拓印,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记得那年初访城内方氏宗祠,在其通往后书斋太祖祠的巷道末端就见到这一方碑刻,当时碑上还存留有漆彩,文字多可辨识,然由于文字颇多,且见只是残碑并不完整,也未曾去深入读解,仅知系为方族的一些族内规议。再后三四年又访方氏宗祠,才见巷道门口后放着另一畔碑,只是其上漆彩褪尽,没能认出什么字来。而看两碑原貌,似乎原来所处并非同一处环境。

随手写写新年第一次拓片记录,作为岭东忘时堂公众号辛丑2021年的第一篇文。

整理:忘时堂传统文化工作室

撰文:张声金、张野

摄影:安静声音

拓片:张声金

更多阅读:

中国影像方志-广东卷普宁篇

大长陇《振廷祖家谱》

观礼普宁溪南周氏冬至祭祖

泥沟祠堂现无润不书伊立勋作品

揭阳玉窖寮头寨 | 池阿言的皇宫

谷雨收寒,在普宁的山间找寻“字祖”的遗迹

普宁各乡游神时间大全 | 2020国际老爷节

潮安宝陇林氏家庙青窗祠

大明天启六年的潮州庵埠文祠

大长陇《美德祖家谱》发布仪式

潮阳海门羊氏祖祠述先堂

寻味古村韵犹在 光影定格留记忆

揭阳日报:大长陇美德祖派合力修谱

澄海南洋不得不说的许龙总爷

声明

本作品为岭东忘时堂、普宁青年摄影、普宁村落荣誉出品。

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作者【安静声音】署名并保留水印。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图文不得直接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行为,违者必究。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0)

相关推荐

  • 川南傅氏|宗祠清代碑刻介绍及解读

    作者:川南傅氏 傅强明 川南傅氏宗祠清代碑刻介绍及解读 川南傅氏宗祠"崇德"厅碑刻,来自宗祠原院落.周边道路.田边地头.农家院坝以至沼气池盖板,凡寻访到信息,我们千方百计找回,镶嵌 ...

  • 智眉与建文(第12讲)||”到大观堡买谷,走时会加一瓢给你!“大观堡从明永乐起到解放初期,共传承了550余年,其历史明若观火!

    您也可点击上面二维码,然后点识别二维码进行关注.关注订阅是对本公众号最好的支持.如果觉得好看,请点点文章右下角"在看"图标,推荐给您的朋友. 先在这里和大家陈述一个观点:大观堡的历 ...

  • 永丰周氏宗祠|带你了解宝善堂“忠孝廉节”碑

    永丰周氏宗祠宝善堂"忠孝廉节"碑  文: 周建华 土桥镇永丰周氏宗祠"宝善堂"(亦称"诏旌第"."尚义门"),建于清康熙 ...

  • 建文帝亲书 《后补章程》:揭示智眉禅师即他本人,确实是建文皇帝……

    ▲大观堡今貌 下面这块碑,就是我们所说的<后补章程>,它记录了很多你想不到,也弄不明白的东西.而要读懂这块碑.还得要从要从它的"母碑"<乐善堂章程>说起. ...

  • 普宁洪阳方氏宗祠奉先堂

    在2010年的时候就有去过普宁故城南门内的方氏宗祠奉先堂,当地称之南门头老祠,是为洪阳城内方氏之始祖祠.自2010年去过之后,接着陆陆续续常有来访,或向导朋友,或随意走走.常也带着相机拍拍做做影像记录 ...

  • 普宁洪阳方氏家庙永思堂

    方氏家庙永思堂,位于广东普宁旧治洪阳城西门内东南侧,地处学宫之前方而内外城河交界的水关处.永思堂坐北朝南,其面阔三间,纵深二进,左右有火巷护厝,后有荫城,前为大阳埕,埕中近祠前立有石狮一对,埕边有官旗 ...

  • 茶阳饶氏春节前后族事活动随记

    2016年春节前后,广东茶阳饶氏文化联谊会众宗亲举办或参加了几项重要的会议和族事活动,各项族事活动开展得可谓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从而起到了团结族人,交流族情和传扬族史的良效.今且随笔以记. 一.参加龙 ...

  • 山下洪村郑氏宗祠

    山下洪村郑氏宗祠 刘鑫 金东区曹宅镇山下洪村辖山下洪.板家两个自然村.地处曹宅镇以北2公里的北山脚下.全村有429户,1147人.耕地面积6395亩.该村主要生产.柑橘.葡萄为主. 山下洪村郑氏历史源 ...

  • 马头方村方氏宗祠

    马头方村方氏宗祠   宗祠概况 马头方方氏宗祠位于塘雅镇马头方村中,坐北朝南,始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1),成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现为金华市文物保护单位. (方氏宗祠) 建筑特色 方氏宗祠 ...

  • 前溪边村方氏宗祠

    前溪边村方氏宗祠 宗祠概况 方氏宗祠,位于塘雅镇前溪边村.始建于大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咸丰(1831年-1861年)扰婺宗寝又罹兵燹所烬,后由二十世孙方始蔼.方天炳诸公合力重修,直至今日.为金 ...

  • 方山方氏宗祠

    方山方氏宗祠 宗祠概况     方氏宗祠位于澧浦镇方山村东北侧,占地611平方米,座西南朝东北,建造年代距今约200年,平面布局为长方形,建筑前后分为三厅一九九六年被例为金华市市级文物保护点.一九六二 ...

  • 岳西县响肠镇方氏宗祠

    据不完全统计,岳西现存的祠堂共有62座,仅响肠镇就占21座.而位于古镇老街的方氏宗祠便是一座总祠.始建于明初,历经五次补修.最近的一次,便是2000年由19世裔步升等倡议集资进行修缮的. 方氏宗祠位于 ...

  • 潮安仙庭方氏侍御宗祠大夫堂

    仙庭村,俗称沙埕,由方氏一支迁创于南宋,其兴于明清,民国后繁荣昌盛至今,是为潮安浮洋镇内之大村落,方氏亦为一方之大宗族.仙庭自明中叶始建有祠堂,及后数世不断,截止现代,全村共有祠堂十六座.侍御宗祠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