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漂很难吗?从钓组灵敏度角度解读全调目公式的四种实用调漂特例

#汉鼎和你一起钓鱼#调漂很难吗?从钓组灵敏度的角度解读全调目公式的四种精确实用调漂特例

钓鱼要调漂,这是每个钓鱼人都知道的。但是为什么要调漂,调漂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很多钓友就不是很清楚了。这也是一二十年了,对于钓鱼人来说,一个调漂的基本技术仍然众说纷纭,看上去一片繁荣,其实是不得要领的原因。

要搞清楚调漂的作用,就要首先搞清楚钓组灵敏度是什么,它对钓鱼人来说有什么实际用处,它的构成和实现途径。

简单来说,钓组灵敏度就是鱼吸饵的力带动钓组运动的速度v和位移s特征。即口动漂相。通俗的说法就是,鱼吸食钩饵时,由于钓组是同步运动的,钓鱼人看到的漂尾巴下降的快慢和长短。至于鱼吃了死口后的身动漂相,不在本文考虑范围。毕竟对于钓鱼人来说,逮住口动漂相才算技术,等死口是三岁小孩都会的。

那么,怎么保证钓组具备足够而不过分的灵敏度呢?这就要从根源上来区分一下,鱼吸饵的力使钓组运动的机理。看下图。

鱼吸饵的力F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F吸1用来将钩饵吸入口中,剩余的那部分F吸2才是使钓组运动出现鱼口漂相的力。那么,很显然,如果用某种办法尽量减少鱼吸食钩饵的力F吸1,则剩下的使钓组运动的力F吸2就相对增加了,钓组(漂尾)的运动就加快加长了,也就是使钓鱼人能看到的鱼口漂相就清晰可辨了。

达到这个目的的办法就是调钓法。通过调漂,使钩饵的状态满足较好的适口性,使鱼用尽量少的力就可以将钩饵吸食口中,以“节约出”更多的力使钓组运动,从而使鱼口漂相清晰。这就是调漂(调钓法)的目的和作用。所以,可以将调漂的作用称为使钓组具备一定的“静灵敏度”。

至于同样的F吸2怎么使钓组运动尽量快或者尽量长,这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是仅仅一个牛顿定律的a=F/m就能直观直接解决的。涉及到钓组运动符合的力学模型,二阶微分方程的迭代计算等。得出的结论包括漂尾粗细、漂肚尺寸、吃铅量对钓组灵敏度的作用,也就是对于有针对性地精致选漂具有实际意义。涉及到的就是钓组搭配的问题。(这也是这么多年,之所以很多垂钓大家都说不清楚钓组灵敏度这个问题的原因。因为只用那个牛顿定律根本没有看到钓组运动的本质)。因此,可以将钓组搭配的作用称为使钓组具备一定的“动灵敏度”。可见,钓组灵敏度就是由调钓法决定的“静灵敏度”和钓组搭配决定的“动灵敏度”两部分构成的。这方面的内容以后再详细阐述,本文先说调漂。

首先要明白,从来没有“调灵”、“调顿”之类的实质意义的操作。由于漂尾若干目的体积占漂体总体积的比例很小,调目的变化对于整个钓组来说,只是极少比例的用铅量的变化,对钓组运动的速度灵敏度的影响微乎其微,起码能分辨出这个差异的钓手千里难挑一。

但是有“钓灵”“钓顿”的区别。目前对于钓灵还是钓顿,有比较巨大的分歧。主流的观点认为,悬浮的钩饵越多,就是钓灵。到底的钩饵越多,就是钓顿。实践派特别是很多钓友在钓轻口鱼或者竞技时,发现一个相反的经验。就是所谓的“调低钓高”,使下钩饵甚至包括部分的上钩饵到底,下钩子线顺延弯曲不挡口,满足很好的适口性。这样的调钓法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比主流的钓“悬浮之灵”更加有效。也就是说,虽然按照主流观点是在钓顿,却是实际意义上的钓灵。这也从下钩中鱼率明显高于上钩得到印证。

即使如此,为不引起歧义,还按照主流观点来区分这两种钩饵状态。

由于下钩中鱼率明显高于上钩,那么对于调钓法决定的钓组静灵敏度来说,下钩子线的状态就是起到关键作用。下钩子线只有如下四种状态:垂直受力,垂直不受力,弯曲(不受力),躺底(不受力)。见下图。

对于实际垂钓来说,也有四种常用的钩饵状态。

第一种就是钓浮。两钩饵均垂直受力。虽然鱼吸食钩饵本身“不费力”,但是子线挡口作用很大。

第二种就是钓底钓灵。下钩饵里只有部分重量到底。下钩子线垂直受力,只是受力比钓浮时少一些。子线还是挡口。只适用于底面淤泥酱层软厚的情况。

第三种就是钓鱼人最常用的适度钓顿。下钩饵躺底,下钩子线顺延弯曲,满足良好的适口性。上钩饵部分到底。

第四种,双子线躺底,铅坠轻触底或者躺底跑铅。这是守大鱼的钓法。

那么,怎么用全调目公式来精确确定钩饵的这四种状态呢?

全调目公式为:

T=D+xE-yG

此即为双空钩半水调钓法的“四目”与钩饵的水下状态关系式。

公式中:x为两饵的悬浮系数,y为两钩的到底系数。x取值1到2时,y取值0到1;x取值0到1时,y取值1到2。x和y的取值实质上就是唯一确定了初始钩饵的水下状态,可以称之为状态参数。T为根据预设的钩饵水下状态来调漂需要达到的目数,就是调目。D为事先自行设定的钓目。G为一个钩压漂的目数即钩目。E为一个饵压漂的目数即饵目。

钓全悬浮,就是公式中,饵的悬浮系数x=2,钩的到底系数y=0。代入公式得: T=D+2E 意思就是,带两钩的调目,等于预定的钓目加两个饵目。或者说,带两钩饵调几目,还钓这个目数,钩饵就是全悬浮的。

钓底钓灵,就是最多让下钩饵里,下饵的重量到底,饵的悬浮系数x=1,钩的到底系数y=0。代入公式得: T=D+E 意思就是,调目等于预定的钓目加饵目。或者说,调目比预定的钓目多一个饵目,钩饵状态就是只有下饵重量到底,下钩重量和上钩饵均由漂体承担,即悬浮。

适度钓顿。就是最少让上钩饵里,上饵的重量是到底的。饵的悬浮系数x=0,钩的到底系数y=1。代入公式得: T=D-G 意思就是,调目比预定的钓目少一个钩目,钩饵状态就是,只有上钩重量悬浮,上饵重量和下钩饵均到底。

将公式变为: D=T+G 这个更好理解了。钓目比调目多一个钩目,钩饵状态就是只有上钩重量悬浮。

双子线躺底,即两钩饵均躺底。饵的悬浮系数x=0,钩的到底系数y=2。代入公式得: T=D-2G 即: D=T+2G

钓目比调目多两个钩目,则两钩饵均到底了,在子线范围内往上捋漂,漂目都不变,只是逐渐降低铅坠高度。直至铅坠轻触底,漂目才会增加。

对于不是整个钩或者饵到底或者浮沉的情况,也是可以用全调目公式精确确定的。比如,上钩饵里,只有半个饵是到底的,那么,两个钩饵里,悬浮的饵有0.5个,到底的钩有一个,代入公式,得:

T=D+0.5E-G

意思就是,只要调目等于预定的钓目加半个饵目再减去一个钩目,钩饵状态就是精确的上钩饵里只有半个饵的重量到底。

只是,对于垂钓来说,我们需要调漂精确至此吗?完全不必。因为,对于特定的某种钩饵或者子线状态,钓目或者调目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是有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就是与钩目和饵目相关的钓目区间。比如,对于常用的只有上钩重量悬浮并且下钩子线顺延弯曲的初始状态,完全可以通过往上捋漂使钓目增加钩目使悬浮的上钩重量到底,也可以通过往下捋漂使钓目减少饵目以使到底的上饵悬浮。即对于初始的只有上钩重量悬浮的状态,钓目可以在减少一个饵目至增加一个钩目的范围内微调,而下钩子线状态都不变。对于下钩饵中鱼几率较大的实际情况来说,就是不会改变钓组的静灵敏度。

举例来说,测得钩目1.5目,饵目3目,预定钓2目。初始钩饵状态为只有上钩重量悬浮。那么,饵的悬浮系数为0,钩的到底系数为1,代入公式得: T=2+0*3-1*1.5=0.5目 即,在钩目1.5目,饵目3目的情况下,双空钩调0.5目,钓2目,钩饵状态就是只有上钩重量悬浮。(其实这种状态无需测饵目,因为两饵都到底的,不改变漂目)。

后期由于底面不平,或者想通过捋漂微调灵顿,最多和最少的钓目为多少呢?保持下钩子线顺延弯曲状态的钓目区间是什么呢?

往上捋漂,使钓目从原来的2目增加一个钩目即1.5,变为3.5目,则原来悬浮的上钩就到底了,即两钩饵都到底了。这就是钓顿的极限。如果往下捋漂,最多钓平水,即,使钓目减少2目,就是使原来压漂3目的上饵里,有压漂2目的重量由原来的到底变为悬浮了。上钩饵里只有压漂1目的重量是到底的。

如此看来,对于只有上钩重量悬浮的初始状态,后期想微调灵顿至一悬一沉,钓目应该大于饵目。只是,对于适当钓顿来说,又何必将到底的上饵完全悬浮起来呢?所以饵目就不必测了。(同样地,初始对于钓灵,也不必测钩目)。

全调目公式除了精确确定钩饵初始状态和为后期捋漂微调灵顿提供可靠依据,还有很多实际用处,比如,对一些调钓现象进行解释,从而避免“不知情”的调钓失误。以及判断钩饵“到底”还是“过底”等等。就不展开了。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普通垂钓来说,资源永远是第一位的。看天气、找钓位、配饵料都比调钓有效。但是,对于极端鱼情,比如冬春钓轻口鱼,或者竞技钓,精确的调钓法决定的钓组的静灵敏度就显示出它强大的威力。即使如此,钓组的合理搭配决定的钓组的动灵敏度对鱼口漂相的作用尤其重要。

(中午看到征文,花了一下午写就。希望对调漂新手有所帮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