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收藏品相也是很重要
唐三彩,是从唐墓挖掘出来的陶器之泛称,后来学者视为一种陶瓷分类上的术语。唐三彩并非专指那三种色彩而言。在唐墓中所挖掘出来的各类陶俑、陶像,以及其他陶器上,有的只有单彩,或者二彩,有甚多的器物,却具有较复杂的多彩颜色。一般而言,除了胎体的白地之外,铅黄、绿、青三彩最为普遍,在三彩的调配技法上,也最富艺术的韵味。唐三彩的器皿较少,而小马、小家畜、小家禽数量较多,均具丰美的艺术意匠,尤以各种人物的陶俑,以及超自然形象的魌头,最 具艺术价值。三彩器正表现出唐代各种实际生活所应用的器物,而在这些器物中,却把当时社会生活的形态很完备的呈现出来,由此获知殉葬的明器与其他器物的形制与数量,均按照墓葬者生前官阶,以及门第的大小而定。例如唐礼明器之制,三品以上九十事,五品以上六十事,九品以上四十事。挺马偶人高一尺。其他音乐队、童仆之属、威仪服玩,亦各视其生前之品秩而定之。初唐之末期,始兴厚葬之风,其后自盛唐至中、晚唐,厚葬之风益甚。
有关唐三彩鉴定的细节,由于赝品太多,一本书或几篇文章不可能囊括所有仿旧痕迹,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唐三彩是大唐盛世的产物,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自西汉以来传统的铅釉陶制造工艺,同时也吸收了许多域外的文化因素。它以其优美的造型、高超的雕塑技巧、绚丽多彩的釉色和精巧的装饰为世人称赞,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珍宝。它的艺术魅力长存,时至今日,它的仿制品仍成为千万个家庭中的陈设品。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器制作逐步衰退。后来又产生了“辽三彩”、“金三彩”、但在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都远不及唐三彩。
唐三彩是中国唐代的艺术精华,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所谓唐三彩,是指中国唐代陶器上的釉色,后来也用来泛称唐代彩陶。唐代彩陶的釉色有很多种,如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但主要以黄、绿、白(或绿、赭、蓝)三色为主,所以称之为「三彩」。
看色彩之间的交融性,渗入自然,协调无明显界限,这里多提一句,辽三彩与唐三彩地最 大区别是,辽三彩,边界清晰,流淌性差。还有一个鉴定要点是唐三彩的流釉终端,即乎与胎相平,象沙滩,而仿品则终端有积釉,明显突出。
在盛唐时期,国家繁荣昌盛,经济、文化、政治发展迅速,这直接导致了在当时社会上的制陶业发展繁荣,手工业的繁荣发展让制陶工艺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再加上大唐盛世,厚葬之风盛行,所以色彩绚丽的唐三彩,便成为了帝王将相陪葬品的首 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