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庆靖王朱旃:登宜秋楼,银川风景再美,也难抵消我思念家乡之情

《登宜秋楼二首》

其一

亭皋木落水空流,陇首云飞又早秋。

白草西风沙塞下,不堪吟倚夕阳楼。

其二

楼头怅望久踌躇,目送征鸿向南去。

黄沙漫漫日将倾,总是江南客愁处。

这两首绝句,是明庆靖王朱旃的秋思。简单地说,就是他想家了,想远在江南金陵(南京)的家而作的两首诗。可是金陵(南京)已经是他回不去的家乡了。

明庆靖王朱旃,他在银川的历史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记。他15岁封藩离开南京来到宁夏,一直到正统三年(1438年)病逝,始终没有离开过宁夏。大部分时间更是在银川度过的,从同时期的另一首词《浪淘沙·塞垣秋思》的那句“廿载住边疆”里,可以得知,写这两首绝句的时候,他才35岁的样子,正当壮年就已“两鬓成霜”了,可见其思乡情深(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比如不如意,不得志)。

有关明庆靖王朱旃的解读网上已经解读很多了,威记在这里就不多作赘述,在这里,聊聊“宜秋楼”吧。

宜秋楼,银川明代的名楼之一。为朱旃所建,从朱旃写的《宜秋楼记》中,可以看出来他对宜秋楼的钟情。

《宜秋楼记》曰:“予居夏七年,于城东金波湖南,择地之爽垲者构楼焉。四皆田畴,凭栏总目,百里毕见,名之曰'宜秋’。……今予名楼曰'宜秋’,其义大矣。

四五月间,麦秋至,登楼远眺,黄云万顷,弥漫四野。七八月间,禾黍尽实,东皋西畴,葱茏散漫,芃芃蕤蕤,极目无际。有民社寄者,值时年丰,置酒邀宾,睹禾黍之盈畴,金穗累累,异亩同颖。听老农鼓腹讴歌帝力,则心岂不乐乎?

苟七八月之间,旱苗将槁矣,或水潦横流,浸及陇亩,野生螟螣,略无禾苗,农夫田妇,哭泣相对,则其心宁不忧乎?其心之乐也,举酒相属,作为诗章,歌乐太平。勤政恤刑,慎终如始,荷天之休,作人父母。其心之忧也,天灾岁恶,人咸乏食,食不足则饥馁生焉。

且夫饥馁生,则人不聊生矣,盗贼出则境土靡宁矣。其当省躬自责,果刑滥有东海孝妇事欤?抑政有不举者欤?抑贿赂请谒行欤?敬天之戒,改过修省,庶乎可以弭天之灾,以致年丰谷登,免饥馁盗贼之事也。……由是而观,楼之有补于政教多矣,名之'宜秋’,不亦宜乎?”

宜秋楼更是他寄怀之所。写这两首绝句的时候,时值大明王朝“靖难之变”之后,他也从一位有职有权的青年王爷,变成了一个不得志,甚至郁闷的藩王。

“城东金波湖南,择地之爽垲者构楼焉。”这一句得知,宜秋楼在银川城清和门(东门)外,即丽景园之青阳门外,金波湖南侧。

当然了,如今丽景园和金波湖都已经不见了踪影,无处可觅了,只留下在马路边上,寂寥不起眼的铭牌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谁能想象,当初这里竟然是银川城里的一处胜地?

银川有一条金波路,可是离金波湖旧址可是有十多公里的距离,在往西的西夏区呢。丽景园也有一个,在北京路和兴洲街口,威记不明白的是怎么会离这么远。

倒是丽景街,和丽景园旧址依偎相伴。只是胜景不再,满眼望去都是水泥钢筋建筑,哪里有半点风光旖旎的湖光亭台楼阁倒影之美?这简单几句话,留给了威记无限的遐想!

宜秋楼就在如今的解放东街和红花渠交汇处的东南边,就图片这栋楼的对面。

先有宜秋楼,后有丽景园。

志书上是这样写的:“宜秋楼,湖之南有记,凡上园景,创设在昔者。”就是说,从银川城里出来,先到宜秋楼,宜秋楼相当于丽景园的入口处。

朱旃当时不愿安居宁夏,请求内迁,朝廷不许,只好对藩地住所银川进行大规模改造。他想改造成江南的模样,以慰藉思乡之情!于是,王宫外逸乐园、延宾馆、宜秋楼等楼台亭榭陆续拔地而起。

继而修建了丽景园、金波湖等游乐休闲场所。园、湖内建有轩、馆、楼、亭、榭、桥等景观数十处。由楼台亭榭、湖光山色、奇花异卉共同组成了塞上一大胜景。可谓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这些都是朱旃利用宁夏水利之便(红花渠在边上流过),还有银川城周边多湖泊的自然地理条件(那时候,城东都是湖泊湿地。包括如今的大团结广场,石油城一带)来营造的一处“江南水乡园林”。

他的住所就在东门内,离宜秋楼很近,坐马车十来分钟就到,所以,他常登宜秋楼,其实,宜秋楼就是他南望思乡之所。虽然丽景园美景如画,可是在他眼里,怎么能比得上家乡的真实呢?

风景再美,也难抵消他思念家乡之情啊!

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银川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