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登顶地产首富就去世,刚去世就挨骂的左晖
贝壳的创始人左晖去世了,年仅50岁。
原本我以为网上议论的焦点在于这个岁数,这个岁数是早了点,比乔帮主都早。
但是好像有点出乎预料,我看到很多网友在骂这个人。
骂他的原因很难讲不是恨屋及乌,有爱屋及乌,自然有恨屋及乌,不矛盾。
左晖在去世前一周,刚登顶了地产富豪榜首位,俗称地产界一哥。一个做中介的,终于取代了做KFS的。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标志,房地产从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的标志,从新房时代转向二手房时代的标志。
房地产嘛,早晚都得转向二手房市场,你去看海外成熟的市场,都是以二手房为主。如果成天盖新房,搞的像工地一样,一盖一百年,那只能说建筑质量有问题。
左晖还是有功的,正如他追求的,真房源、不吃差价、服务规范、建立数据库、以及从业人员从鱼龙混杂到高学历,都自他始。
当然,这一点从盖棺定论上看,似乎没有得到广大网民的认可。
我看到骂他的原因很多,最多的一条居然是房价高。
呵呵,这个锅以前是KFS背,现在轮到中介背了。让我有点想起金庸老爷子的《鹿鼎记》,里面韦小宝咒骂胖瘦头陀是个托碑的大乌龟。按照小宝的这个逻辑,碑还是那块碑,乌龟换人了。
十几年前,曾经有KFS拒绝背房价高这口锅,他们咬定了说是因为地价高。当年两万块的房价里,他们的利润只有两千块,其他都是别的成本。
别的姑且不说,这个说法里面有一部分肯定是在偷换概念。
当年舆论说这件事儿的目的不在于辩论房价的构成,而在于抨击KFS的暴利,KFS确实是暴利,当年是的。因为他们使用了非常高的杠杆。
我不管你赚了两万块还是两千块,只要有高杠杆的作用,哪怕两百块都可以形成暴利。
就采信他们的数据,他们说只赚了两千块,没问题,要看你是用多少本金,用多长周期赚的这两千块。
如果你纯粹用自己的钱开发,像德国人那样,全款买地,盖房子,硬装软装配家具电器,再拿出来卖,那个周转期,那个成本,利润真的很薄。
这就好比你用2万块,两年只赚了2000块,那年利润只有5%不到。
但问题是,如果你只出了200块的自有本金,剩下都是从银行借的,每年就能赚2000块,那你等于10倍的暴利,虽然你要付一些利息,但这么高的杠杆,这么高的周转,你确实属于空手套白狼。
理解我的意思吧?
不要管十几年前两万块的房价里KFS赚了多少,他哪怕只赚了两千,因为他没有成本,因为他高周转,都是暴利。
所以我说他们的话,真真假假。他说房价高不全是他们导致的,他们的利润只占房价构成的一小部分,这些话,姑且听之,但不全面。
事实上,到近些年,因为各种原因,各种对杠杆的限制,KFS才从暴利变成中等利润行业,于是他们更加迫切的需要高周转。所以才有生不进恒大,死不进万科,生死不进碧桂园的说法,前几年才有南京某个KFS的副总工作压力大到跳楼。
而在十几年前那个年代里,中介是一个水非常深的圈子。
你去看房子,挂牌价格都非常低,因为谁最低,谁最能通过网络价格排序来吸引眼球。等你打电话过去问,到底要卖多少钱,看了房再说。
即便价格是真的,但是那套房子,到底能不能卖,房主有没有拿到房产证,或者房主有没有法律纠纷,一律空白。
这是那个年代的主流,所有的一手信息都是掌握在个别中介手里,公司也不清楚。因为这是人家中介安身立命的资源,人家也不会上交,他人跳槽到哪儿,手里的信息跟到哪儿。
所以中介公司做不大,都是区域性的,挖来挖去也是常态。
而且,在十几年前,中介炒房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因为我们的房价上涨呈现一个个脉冲毛刺的状态。
就是忽然某个小区开始涨,然后附近板块开始涨,再带动周边涨,最后大水漫灌,低洼的区域补涨。
在这个过程中,春江水暖鸭先知,中介先知。他会发现从三天遇不到一个客户,变成一天带10波客户,甚至3波客户同一个时间看同一套房。
房东对房源的涨价也是按天的,每天一千,要知道那个年代,单价才多少,一天一千,十天就能翻番。
所以很多中介一旦发现上涨苗头,他自己就会变成炒房者,四处拆借资金,买下来,等待一年后卖出。
也有人,两头瞒,他这头签下来,不过户,那头等一等,高价卖掉,直接过户给下家。他等于欺瞒了真正的买卖双方,自己吃了个差价。
当然了,这里面还牵扯很多资质有问题的房源,比如房子牵涉法律纠纷,财产纠纷,过不了户,各种问题,在那个年代都十分常见。
所以那年月买二手房,比你今天买法拍房冒的风险还大,过程还复杂。
但是,我们也要说句实话,买卖房产这事儿,越往前,越容易捡漏。
捡漏的意思就是说利用信息不对称,赚取差价。
就好比这个板块,这个小区已经涨到100块了,仍然有个别业主,70块钱抛出,你70块接下来,转手100就能卖掉,无风险套利。
这种事儿越往前,越普遍,越往后越少,近些年越来越少。少的意思是还有,但是非常少了。
为什么非常少了呢?就是左晖的这个理念。
我们再重复一遍:真房源、不吃差价、服务规范、建立数据库......
当然了,这只是理念,他有没有彻底做到?那也没有。
没有彻底杜绝很正常,因为信息差有两个来源。
一个是大数据能够解决的。有了大数据,卖房的人会看一看,别人卖多少,成交价多少,心里有数。买房的人也会看一看。
但是另一点是大数据不能解决的,那就是数据的形成需要时间。
如果有人卖房卖的很急,还没有完全走好流程,房产数据都还没有通过平台挂出去,还在中介内部老客户互推的阶段,就被第一波看房的客人买走了,那就有可能卖低了,或者说,被老手捡漏了。
这种事搁在过去很常见,现在很少。而且过去普遍存在于小户型,现在有这种事也往往发生在总价特别高的大平层,别墅类产品。
说到底,是因为总价高的产品潜在的客源少,成交周期长,大数据的形成缓慢,卖家参考样本少。即便有了数据库,有了统一的平台,无奈样本不足,于是仍然呈现出十几年前的老状态。一旦你急卖,买家不足,参加成交价样本不足,就容易被捡漏。
这个道理很简单,你有个古董花瓶,花半年的时间,让全世界藏家都知道详尽信息再拍,往往拍出高价。但如果你很急,一个月内悄没声儿的在某个小村拍卖,那就有可能只来了一位买家,底价成交了。
当然了,这种事儿,在小户型的市场里几乎已经不可能了。这就是房产中介平台大数据的功劳。
小户型有足够的成交样本,而且成天更新。卖家在挂牌的时候到底能卖多少钱,早就心里有数了。通常这个小区只要有一套房子以某个价格成交了,后面的都不肯卖的比这套便宜。
这就是平台大数据的威力,它提供了一个样本充足的参考。
但是我们要注意一件事,互联网上的舆论是谁主导的?是买家主导还是卖家主导?
当然是买家主导。
左晖的真房源,数据库共享的模式确实保护了卖方的利益,但是卖方并不是互联网舆论场的主力呀。
你让卖方不吃亏,也就意味着买房捡不到漏。更重要的是,我们前面分析了,你让哪些卖方不吃亏?你让那些卖小户型,买家众多的卖房的人不吃亏。
那互联网怎么会待见你呢?你想想看你得罪了多少人?
而且自从有了大数据,卖方形成联盟,价格铁桶一块,这就使得买房者,尤其是中小户型的买房者更加对左晖产生怨恨。
何况,作为平台,你收罗了中介们的信息源,固然把交易透明化了,但是你也断了那些中介发财的路,断了他们向前进一步,开个小中介公司当小老板的路。
我相信,他下面的那些资深老中介们,未必不怀念往昔鱼龙混杂的岁月。
站在行业的角度,规范化固然有其先进的一面,但是通过上述分析,你也看到了,这里面牵扯太多方的利益,以及太多人的情绪。
这么复杂的重重叠叠的问题交错下,挨骂是必然的,这就是人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