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按鸡头不吃米,强压学生不学习!
这个故事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今天看,对我们仍然有现实意义。
有一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来到了武汉大学做一次演讲。
学校大礼堂里早被来自本校和附近学校的师生以及各界人士挤得满满的。他们都想一睹这位著名教育家的风采,并聆听他的教诲。
只见陶行知不慌不忙走上台来。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他并没有讲话,而是从随身带的公文包里抓出一只活蹦乱跳并喔喔乱叫的大公鸡。接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左手按住鸡的头,逼它吃米。鸡一直叫不肯吃。陶行知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塞进去。鸡挣扎着仍不肯吃。
接着,陶行知轻轻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只见大公鸡抖了抖翅膀,伸头四处张望了一下,便从容地低下头吃起米来。
这时,陶行知说:“各位,你们都看到了吧。你逼鸡吃米,或者把米硬塞到它的嘴里,它都不肯吃。但是,如果你换一种方式,让它自由自在,它就会主动地自己去吃米。”
他又向会场扫视了一圈,加重语气说:“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们,他们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去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么,效果一定会好得多!”
他一讲完,就把公鸡装进皮包,向大家鞠了一躬,说:“我的话讲完了。”便退下场去了。
学生为什么不爱学习?看完这个故事,我们应该反思。强按鸡头,鸡不肯吃米,与我们强让学生学习是多么相像啊!只有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自由地学习,他才能学得进去。
我们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是逼着学生学习的,学生就产生了逆反心理。所以,还要从学生的心理入手,多引导学生,使之走上正轨。由“让你学”转为“我要学”,让学生产生内驱力,他们才能有学习的动力。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