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端午节临近(外二篇) |利校 主播 |岁月无痕

长风文艺
长风文化传媒shangjingfj
端午节临近
利校
     端午节临近啦,不太安分的孩子们,会早早地谋划游玩儿的路线。现在的孩子们,首先想到的是向父母要钱,去的地方也大都是些开放的景区,与亲属家的表兄表弟堂姐堂妹,或者是同学结伴儿。家长们倒也放心,掏出个三五百元,不必考虑得过多。
    爬山累了可以坐览车,渴了景区有矿泉水和各种饮料,饿了有餐馆儿。只要出钱可万事大吉。
   精神与物质文明的提高,过度强调安全保护,使得当今的孩子们缺乏了好奇和冒险精神,不能不说这也是一种缺失。
   记得我们小时候,物质的匮乏,家长们几乎没有过剩的精力来管教孩子们,那时候的孩子们都崇尚英雄,敢于或者说是善于冒险,有一种大无畏精神,或者是个人英雄主义作祟。小伤小痛从不虚虚火火,尽量瞒着家长,不像现在的孩子小病大养,无病呻吟,娇气十足。不信有诗为证。
红卫兵红小兵,艰苦朴素善冲锋。
吃苦耐劳不忘本,战天斗地当英雄。
私字不可一闪念,小资思想要除净。
   这是我五十年前,在一个旧刋上抄录的,没有作者,抄录它的记录本都已有些残缺,但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貌,也唤起我对五十前一个端午节游玩儿的记忆。
   那年我刚刚八岁,文革运动正如火如荼。家长们或去革别人的命,或是正在接受着别人革他们的命,学校停课,街上到处是传单,墙壁上帖满了大字报,家长们没人来顾及我们,整个社会正处于无政府状态。我们家属院较小的孩子们可谓是三不管阶段。模仿着大人们组成战斗队,这个战斗队中全是男生,没有阶级,年令大的也就十岁左右,宗旨就是玩儿出花样。
  住在家属院的人家,都是吃商品粮的,只要是家长没被"专政“的,在端午节总还是有粽子和鸡蛋吃的。只是数量有些差别。
   五月初四,大家进行商讨,规定,家里分给自己鸡蛋多的多带鸡蛋,没有鸡蛋的带粽子,有手电筒的带着,没有的带火柴。傍晚出发,目标,西大山。
    夏日的昼很长,十九点的太阳还离西山一杆高,顽皮的孩子内心焦躁,因为他们要用那双纤细而短小的腿脚去丈量那十几里山路,去体验没有大人的呵护而独自的冒险。累了,他们依靠着山石,树木歇歇,渴了,趴在河渠边,喝着没有污染的溪水。
   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行进,手拉着手,用集体的力量克服困难,完成了很多个不可能。
   午夜的山风很硬,冷了,他们拣干枝拾枯草,燃起熊熊篝火,看到了山外仍有山,树立了一种信念,待到明年时,去把远山观。征服一切是他们潜在的信念,炼出的胆儿,才敢上九天揽月,在他们面前,这个世界没有困难。
    如今老了,我很怀念那时的发小,那时的无私无畏。看如今的孙子辈儿们,个子比那时同龄的高,智力也不差,胆子确小得多。天黑后一个人不敢在家,更不用说外出登山了。大人们的娇宠,生怕蚊子踢着脸,真的有些担心,或许我这也是,杞人忧天吧。


迁徙
      社会进步了,一些人在追求一种新的活法,逃避。或者曰:开辟。如同一群候鸟,冬南迁,春北徙。
        他们多为老者,努力开辟忘记的领地。忘确那雪花纷飞,忘记那滴水成冰的记忆。赏南国绿叶常青,把傲雪青松的勇气丢弃。
       生活了几十年的故乡,怎么可能忘记。他们在与南国人讲述北疆的冬季,寒风刺骨,水凝成冰,冰面如镜。雪地林中套兔,狗拉爬犁。虽然居在南国,仍储存北疆的冬季。
       春天来啦,四月的北疆已杨柳吐新绿。他们如空中的雁群,向故土迁徙。或许是天公眷顾,
今年的四月底,纷纷扬扬的雪花再次铺满北疆大地。刚刚迁徙回来的男女老者们,欢喜中代着伤感,捧起久违的积雪,攥啊攥,直到溶化成水,滴滴哒哒落在地上。这种开辟偿试注满了一种隐痛,落叶归根的情愫牵绊着。复杂的心理也影响着他人。
       多元化的生存方式,多元化的养老方式,牵动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们,他们在思考,也应思考今后的养老模式。(随笔微小说)
                                            我的老家
     我的老家,那里是父亲和祖父居住的地方。在我工作前,总是利用寒暑假去探望依然居住在那里的伯父伯母。
      说起来,那以是半个世纪之前的事了。公社的名字叫金厂沟梁,村的名字叫头道沟。从它们的名字就已了解个大概了。那里有个金矿。已开采几百年了,头道沟村就在采矿区内。
       努鲁虎尔山环抱着矿区和村落,贫瘠的山梁上嵌掛着稀稀疏疏的几颗老榆树,显得贫穷与凄凉。到了夏季会好些,坡地上长着纤细的谷物,青岩石缝里也有绿色植物生出。若是爬山锻炼道还真是个好的去处。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头道沟的乡民们就是饮着涓涓细流的泉水过活,冬季冰封,她们就在低洼处凿出一个冰坑,冰层下的的水自溢满,用瓢装满水桶,吃力地挑过山梁。泉水是甜的,挑水确是个苦差。稍不留神,连人带桶会一齐滚下坡底。
     那时的人家住的都是低矮的房屋,院落里必有羊圈驴栏。驴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近处的山上已没有了可用来烧火做饭的柴禾,砍柴要到十几里外的山里,给驴身上弄个架子,村民们称之驮架子,好一点的驴一次能驮二三百斤,山路不好走,到处都是泥失流留下的痕迹,一个贫字真的是概括不了。但,那里的人依然愿意居住在那里,那里有金,有甘甜的泉水。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入这山峦之中,金矿给这里的部分村民安置了工作,家家户户都有在矿上工作的人员,整个村落已演变为金矿职工的家属院。
     事情很多都是双刃剑,矿山采掘量大了,清澈的山泉没有了,特别是在七十年代初,一次透水事故造成十一名矿工遇难,震惊了中央,国务院调配了大量抽水设备,过度的抽取地下水,导致地表大面积塌陷。
      过去低矮的农舍,被经济得到改善的后人们翻建,宽广明亮的新型住宅,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老家在变,老家的乡民们的生活质量在提高,而另一种危险在笼照。地下开采的隆隆炮声,告戒人们,房屋沉陷事故频频发生,迁徙将成为必然,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老家将不再那块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段。那里让我恋的泉水早已枯竭,我对老家的恋也因泉水枯竭而枯竭了吧。
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利校,高中文化。个体户,内蒙敖汉人。
朗诵者简介
岁月无痕,原名杨占荣  ,长风文艺主播,大庆诗文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愿用诵读诠释人生,愿用文字书写真善美的生活。
往期回顾
听见,你内心深处的回声
长风文艺朗诵平台
《长风文艺》编辑部
主    编:   上京风珺
朗诵部:    荆阳  乐乐
编辑部:   上官云儿
校对部:    雪影儿
推广部:    东城西就
投稿邮箱:369889005@qq.com
微信:shangjingfj
(0)

相关推荐

  • 古韵:写在五月(外二首) | 利校 主播 | 友情岁月

    长风文艺 欢迎关注:changfeng1710 写在五月(外三首) 利校 写在五月 周公留墨解梦乡, 相思钗头书红墙. 忠贞化蝶比翼飞, 豪杰自刎不过江. 丹心留取照汗青, 红岩梅花傲雪霜. 楚户三门 ...

  • 古韵:绿荷(外二首) | 利校 主播| 雪影儿

    长风文艺 欢迎关注:changfeng1710 绿荷(外二首) 利校 七律   绿荷 池泥育翠凸奇峰, 曲折通幽诉苦衷. 碗伞倒立接天雨, 薄皮空筒擎蟾宫. 杏梨花白素颜色, 谁笑炎夏无凉风. 嫁姑轿 ...

  • 散文:六一前后话体育 |利校 主播 |李青春

    长风文艺 长风文化传媒shangjingfj 六一前后话体育 利校  二o一九年的六一,晨时六点,步西向东.睛日,太阳照耀,见柏油马路面上,有撒落拇指般大小石块,在大大的阳光照耀下,被阴影拖长,忽感它 ...

  • 散文:一场秋雨一场梦 文/ 墨缘 主播/ 岁月无痕

    长风文艺 欢迎关注:changfeng1710  一场秋雨一场梦 墨缘       静静地,丝丝细雨慢条斯理地缕着春天曾给予的温柔和希望.夏天给予的激情和烂漫.秋天不愿梦醒,但躲不过冬天的催促,努力把 ...

  • 散文:我的老家(外二篇) | 利校 主播 | 夜话巴山雨

    长风文艺 长风文化传媒shangjingfj 我的老家(外二篇) 利校        我的老家,那里是父亲和祖父居住的地方.在我工作前,总是利用寒暑假去探望依然居住在那里的伯父伯母.       说起 ...

  • [散文]区别(外二篇)

    区别 你克制着不写,不发.或者你应不顾一切地去写,去发.事实上,两者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但,克制有可能会使你消沉.还有一种可能,竭力写下去,你便成了名家.大家. 人有命,不可与命争,但不争,可能一事无 ...

  • 散文||忍(外二篇)

    忍 语言学家说:"忍是心字头上一把刀." 政治家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成功人士说:"你能把忍的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 ...

  • 古韵:无题(外三首) 文/ 利校 主播/ 友情岁月

    长风文艺 欢迎关注:changfeng1710 无题(外三首) 利校 无题 一生沧桑,几度悲凉,皆叹腹无诗文华章. 谁怜悯生时灾荒,食难充满肠,面色饥黄. 入学堂,遇洪流奔放,儒师尽流放. 史卷遭焚, ...

  • 古韵:颂祖国70华诞(外三首) | 利校 主播| 铃儿响叮当

    长风文艺 欢迎关注:changfeng1710 颂祖国70华诞(外三首) 利校 母亲华诞, 感恩的颂词, 早已心中填满. 女儿我,虽很平凡, 祖国,母亲,对您的爱永远不变. 采撷一束玫瑰,装扮盛大席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