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师问酸字。问酸字的什么,没有具体问题,就全解一下。

酸,会产生什么联想?有木有受到刺激流口水的感觉?山西的宁化府老陈醋,醇厚而酸甜;北京的米醋,尖拉拉地酸,酸的不够醇厚,很刺激;镇江的醋,微甜;台湾有一种红醋,也是微微甜……还联想到什么?腌制的东北酸白菜,这大冷天,煮点酸白菜肉片,吃下去也是很舒适的;海南白沙的雷公笋,酸酸的,跟辣椒肉末炒了也是诱人;各地都有为了保存而腌制的菜品,甚至肉制品。最近还有一个网络热词:酸爽,据说是一种方便面的广告语,很快被网络用语了,并且变成一个感叹词,用来表达一种类似销魂、舒爽或是略带嘲笑的出乎意料的感觉——词义是流动的,尤其网络时代,很多词语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并且能够在一夜之间爆红,当然,也很快就朽了!

食物腐败,也是酸,比如“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被促狭的人改为“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酸的感觉,除吃之外,还可以用到身体、话语,形容人等场域中。比如,干活多了,身体会酸困;酸了吧唧的文人;醋意大发的时候,冒酸水儿,说出来的话就尖酸刻薄……用在这些地方就不太舒服了。

酸这个字,据说文解字说,就是表示“醋”的,是个形声字,形符是酉,是个酒坛子的形状。这个部首下的字也蛮多的,我国酒文化非常发达,这个部首留在下次讲。从文献中看来,用“酸”来为“醋”命名的用法几乎没有,酸,一直是表示醋的味道的。

酸的味道比较刺激,就有了尖酸这个词;酸的感觉迁移到身体劳累,就会说酸痛;在元代的杂剧中,“酸”是个角色,扮演青年文人,清代焦循说:“'孤’谓官,'酸’谓秀才,凡称'酸’,谓正末扮秀才当场也。”就用酸秀才来表示那些寒酸迂腐的读书人——比如我。


跟酸有关的故事挺多的,讲一个: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罋(wěng)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迓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为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这故事,一看就是韩非子的,首先,会讲故事;其次,比较尖酸。

宋国人经常是寓言故事的主角,宋人守株待兔,宋人拔苗助长,宋人智子疑邻,宋人总是那么愚蠢,守旧——因为宋国是有殷商遗民构成的国家,代表保守势力,为新建立的诸侯国所不齿吧,竟然就成了好多寓言故事的主角,历史总是喜欢开玩笑,无意之中竟然也成就了宋人,经常能够从历史走来,跟大家见个面。

故事讲的是宋国有个卖酒的人,卖酒非常公平,对待顾客很礼貌恭敬,酿制的就也好喝,卖酒的旗帜也挂的很高很显眼,不存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问题,但是这人的酒就是卖不出去,放的都酸了。这个人非常奇怪,我的就品质很好,广告也做的不错,我待人也诚恳,为什么就卖不出去呢,就去请教一位叫杨倩的长者,人家问他,你家的狗,是不是特别凶猛?这人说,狗凶猛,跟酒有何关系?杨倩说,你傻啊,人们怕狗啊,有人让孩子带钱来买酒,狗迎面扑上去咬人家孩子,谁还敢来买酒呢?知道为什么酸了吧?

韩非子的寓言不是讲个故事为了哄孩子,是为了劝说君王的,接下来,就说,譬如国家,也有猛狗,有才能的人胸怀治国之策,想帮助君王,君王身边的大臣就像恶犬一样,迎面扑来。这就是国君受蒙骗,受挟制的原因,也是有本领的人不能被重用的原因啊!

要不是韩非子是辩才呢,口吃不影响书写!愣是把酸了的酒和治国理政进行了一个生动的譬喻,唉,迄今为止,谁敢说他说的不对呢?


传递语言文字知识,传递读书信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