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矢之道

唐人吴兢的《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有这么一段文字:贞观初,太宗谓萧瑀曰:「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朕始悟焉。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多矣,而犹不得其理。况朕有天下之日浅,得为理之意,固未及于弓,弓犹失之,而况于理乎?」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
唐太宗属于「马上得天下」的皇帝,加之从小对于弓箭就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情与爱好,对于弓箭的认识与了解,自然是一般人所无法比拟,故而才会自以为懂得识别弓箭的好坏。但是,当他把最近得到的十多把好弓拿给做弓箭的师傅看时,师傅却断然说:「都不是好弓。」不仅如此,还提出解释:「因为木头的中心不端正,脉理歪斜,这样的弓虽然刚劲有力,但射出去的箭道却不直,准确性也大受影响。」相对于使用弓箭者,做弓箭的人对于弓箭材料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要比前者更加全面深刻。
换成其他人,或许将手中的弓扔下就走了,顶多是请做弓箭的师傅再找几把真正的好弓。但是,从唐太宗身上,我们看到了他深刻的反思:我透过战争取得天下,用过的弓箭非常多,尚且不懂得识别弓箭的要领;我得天下的时间还很短,对于治理国家的道理,肯定不比我对弓箭的知识掌握得多,因此,需要在国家治理的问题上更加谨慎,虚心听取各方意见。
此后,他定期召见五品以上的京官和中书内省的官员,每次召见都赐给他们座位并悉心交谈,力求对老百姓的疾苦和政教得失有全面、详细的了解。
不论是什么人,其知识、经验、视野等,都会因出生、经历、教育、智力、时间、精力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局限,哪怕是绝顶聪明之人或英明的领袖,无一例外。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握了几十年的弓箭,可是他对于「弓矢之道」的认识,依然存在着盲点。因此,向内行之人问道,向一切能者学习,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乃智者的必然选择。也可以说,唐太宗之所以能为国家百姓赢得数十年的繁荣与安定,缔造「贞观之治」的美谈,成为中国史上屈指可数的明君。从善于由「弓矢之道」联想到「治国之道」,进而虚心听取包括魏征等人的诸方意见和建议,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