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类型,17种治疗胃痛的常用中成药的用药注意

寒邪客胃

这类疾病代表药物使用的中成药有良附丸,如果胃寒比较轻可服用生姜红糖水。

良附丸:高良姜温胃散寒,香附行气止痛。

药物组成:高良姜、香附(醋制)

临床应用:胃痛(症见:胃脘冷痛,喜按喜暖,遇冷痛重,尿清便溏;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呕吐(症见:恶心呕吐、胃凉胀满,口淡纳呆,暖气吐酸:急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

①胃部灼痛,口苦便秘之胃热者忌服用;湿热中阻胃痛、呕吐者不宜用。

②忌食生冷油腻、酸性及不易消化食物。

③忌愤怒、忧郁,保持心情舒畅。

用法与用量:空腹温水送服。水丸一次3~6克,一日2次。

饮食伤胃

这类疾病代表中成药:保和丸,亦可用加味保和丸、越鞠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等。

1.保和丸:山楂消油腻肉滞;神曲消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消面食痰浊之滞;陈皮、半夏、茯苓理气和胃,燥湿化痰,连翘散结清热,共成消食和胃之功。

药物组成:焦山楂、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陈皮、连翘、炒莱菔子、炒麦芽。

临床应用:食积(饮食不节,食积中阻,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所致脘腹胀满疼痛,恶心呕吐,噯腐吞酸,不欲饮食,大便不调;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慢性胃炎、肠炎、慢性胆囊炎等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宜清淡饮食,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服药期间不宜同服滋补性中药。

用法与用量:空腹温水送服。水丸一次6~9克,一日2次;小儿酌减。(空腹时用白汤送下。元・朱震亭《丹溪心法》

2.加味保和丸:

药物组成:陈皮、白术(麸炒)、枳売(麸炒)、枳实、厚朴(姜炙)、六神曲(麸炒)、麦芽(炒)、山楂、香附(醋炙)、茯苓、法半夏。(保和丸去连翘、菜菔子,加白术、枳売、枳实、厚朴、香附。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宜清淡饮食,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服药期间不宜同服滋补性中药。

用法与用量:空腹温水送服。水丸一次6~9g,一日2次。

3.越鞠保和丸:

药物组成:梔子(姜制)、六神曲(麸炒)、香附(醋制)、川芎、苍术、木香、槟榔。(越鞠丸加木香、槟榔)。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用法与用量:空腹温水送服。一次6克,一日1~2次。

4.枳实导滞丸:

药物组成:大黄、麸炒枳实、炒神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食物。服药期间不宜同服滋补性中药。

用法与用量:空腹温水送服,一次6~9g,一日2次。

肝气犯胃

该类疾病代表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也可用越鞠丸、疏肝止痛丸。

1.气滞胃痛颗粒

药物组成:柴胡、香附(炙)、白芍、延胡索(炙)、枳売、炙甘草。(柴胡疏肝散去醋炒陈皮、川芎,加延胡索)

临床应用:胃痛情志失调,肝郁气滞所致,症见:胃脘胀痛,痛窜胁背气怒痛重,气纳少,大便不畅;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切除术后综合征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肝胃郁火、胃阴不足所致胃痛者慎用。忌食辛辣油炸食品。忌气怒,保持心情舒畅,以免加重病情。

用法与用量:饭后开水冲服。一次5g,一日3次。

2.越鞠丸

药物组成:香附(醋制)、川芎、栀子(炒)、苍术(炒)、六神曲(炒)。

临床应用:

胃脘痛 肝胃失和导致胃脘胀痛,腹胀,纳呆;慢性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

郁证 因肝气郁结致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痛,脘闷嗳气,腹胀纳呆月经不调,脉弦;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痛经见上述证候者。

胁痛 一侧或两侧胁痛,并因情志不遂而疼痛加重,胸膈痞闷,呕恶嗳气嘈杂吞酸;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见上述证候者。

乳癖 肝郁气滞,痰凝血瘀致乳房胀痛,经少色黯,腹胀嗳气喜叹息;乳腺增生见上述证候者

呕吐 肝气不舒,肝胃失和所致恶心呕吐,厌食嘈杂,呃逆不畅,或气吞酸,舌苔白腻,脉弦滑;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急性胆囊炎者、急性消化性溃疡者禁用。阴虚火旺者慎用孕妇慎用。忌气怒,宜清淡易消化饮食。

用法与用量:饭后温水送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3.疏肝止痛丸

药物组成:柴胡、黄芩、当归、白芍、赤芍、川芎、醋香附、川棟子、醋延胡索、薄荷、郁金、木香、炒白术、制半夏、陈皮、生姜、炒莱菔子、甘草。(小柴胡汤合逍遥散加减)

临床应用:胁痛多因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所致。症见两胁胀痛,甚或痛及肩背,情志郁闷易怒,善太息,嗳气,苔薄,脉弦;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见上述证候者。吞酸多因肝气郁结,肝胃不和所致。症见呕吐酸水,脘腹胀满不舒,甚或脘腹疼痛,心烦易怒,食少纳呆,舌淡苔薄膩,脉弦;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忌气怒,忌生冷油腻不消化食物。

用法与用量:饭后温水送服,一次1袋,一日2次。

肝胃郁热

该类疾病的代表中成药:丹栀逍遥丸、加味逍遥丸。

1.丹栀逍遥丸:柴胡、当归、白芍解郁柔肝止痛,丹皮、栀子清泄肝热,白术、茯苓、甘草和中健胃。

药物组成:牡丹皮、焦梔子、柴胡(酒制)、酒白芍、当归、茯苓、白术(土炒)、薄荷、炙甘草。辅料为生姜。

临床应用:胁痛 因肝郁化火,木郁克土,肝脾失调所致,症见两胁胀痛,口苦咽干,胃脘胀闷,食后加重,苔黄腻,脉弦滑数

郁证 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肝失疏泄,肝脾不和所致,症见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喜叹息,胸闷胁痛,腹胀便溏,心烦不寐甚至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月经不调 因肝郁化火,冲任失调所致,症见月经周期紊乱,经前烦躁易怒,乳房胀痛,经期腹痛,腹胀便溏,舌红或暗,脉弦细数。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忌生冷、油腻难消化的食物。保持情绪乐观,切忌生气恼怒。

用法与用量:饭后温水送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2.加味逍遥丸

药物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麸炒)、茯苓、甘草、牡丹皮、梔子(姜炙)、薄荷,辅料为生姜。(酒柴胡、酒白芍、土炒白术、焦梔子)

用法与用量:饭后温水送服。一次6克,一日2次。

湿热中阻

代表中成药:三九胃泰颗粒

三九胃泰颗粒

药物组成:三桠苦、九里香、两面针、木香、黄芩、茯苓、地黄、白芍

临床应用:痛饮食不节,湿热內藴所致,症见:脘疼痛,嘈杂納减,口苦口黏,大便黏滞,舌苔黄腻;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痞证肝郁气滞,瘀血阻滞所致,症见:部饱胀,冑痛夜甚舌质暗红有瘀斑;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胃塞胃痛者慎用。忌烟酒、辛辣油炸食物。

用法与用量:开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2次。

淤血停胃

代表药物:胃康胶囊

胃康胶囊:

药物组成:白及、海螵蛸、香附、黄芪、白芍、三七、鸡内金、乳香、没药百草霜、鸡蛋壳(炒焦)。

临床应用:吐血、便血 气滞血瘀,胃气失和,或久病入络所致的吐血,胃脘疼痛,痛处固定,吞酸嘈杂,或见吐血、黑便舌紫暗或有黑斑脉涩;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脾胃虛弱者慎用。忌食辛辣、油腻、生冷,戒烟酒。

用法与用量:饭后温水送服。一日2~4粒,一日3次。

胃阴亏耗

代表药物:阴虚胃痛颗粒、养胃舒胶囊。

1. 阴虚胃痛颗粒

药物组成:北沙参、麦冬、石斛、川棟子、玉竹、白芍、炙甘草。

临床应用:痛胃阴不足所致,症见:胃脘隐隐灼痛,口干舌燥,纳呆,干呕,五心烦热,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脾胃虛弱者慎用。忌烟酒、辛辣油炸食物。

用法与用量:饭后开水沖服。一次10g,一日3次。

3. 养胃舒胶囊

药物组成:黄精(蒸)、党参、白术(炒)、山药、菟丝子、北沙参、玄参、鸟梅、陈皮、山楂、干姜。

临床应用:胃痛脾胃气阴两虚所致,症见:胃脘灼热疼痛,痞胀不适,口干口苦,神疲,纳呆,消瘦,乏カ,手足心热,舌红苔少或无,脉细数;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爻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肝胃火盛吞酸嗳腐及湿热痛证者慎用。孕妇慎用。宜清濙饮食,忌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酒。

用法与用量:饭后开水冲服。一次10~20g,一日2次

脾胃虚弱

该类疾病代表药物:黄芪建中丸。亦可用附子理中丸、温胃舒颗粒。

1.黄芪建中丸

药物组成:黄芪、肉桂、白芍、甘草、大枣(去核),辅料为蜂蜜。(无饴糖生姜,桂枝改用肉桂)

临床应用:气虚里寒证用于中气不足,心跳气短,恶寒腹痛,拘急疼痛喜温喜按,身体虚弱。

注意事项:感冒发热期间不宜服用。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用法与用量:空腹姜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2.附子理中丸

药物组成:附子(制)、干姜、党参、炒白术、甘草。

临床应用:

冐痛 中焦虛寒,脾失运化所致,脘腹冷痛,畏寒肢凉,喜热饮食,舌淡苔白,脉细弦;急、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泄泻 脾胃虛弱,塞邪困脾所致,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清水,或大便稀溏,手足不温;急、慢性肠炎、肠道功能紊乱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大肠湿热泄泻者慎用。孕妇禁用。

用法与用量:空腹温水送服(嚼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3.温胃舒颗粒

药物组成:党参、附子(制)、黄芪(制)、白术(炒)、山药、肉桂、肉苁蓉(制)、补骨脂、砂仁、乌梅、山楂(炒)、陈皮。

临床应用:胃痛过食寒凉,损伤胃阳或塞邪直中所致,症见:胃凉隐痛,口淡纳差,喜热饮食,大便希溏,畏寒肢凉,神疲乏力;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湿热中阻胃痛者慎用。孕妇忌用。胃大出血时忌用。

用法与用量:空腹开水沖服。一次1~2袋,一日2次。

(0)

相关推荐

  • 治疗肝胃不和的效方

    左金丸(<丹溪心法>) [组成]黄连(姜汁炒)80g  吴茱萸(盐水泡)30g [用法]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服3g,开水送下,若作汤剂,用量酌减. [主治]肝经火郁,肝胃不和,胁痛胃痛 ...

  • 【内科名医方系列(197)张鸿谋内科方4首】

    张鸿谋,男,1939年出生.1966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医疗系(现兰州大学医学部),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甘肃省著名中医,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擅长肝内胆管结石.胆囊胆管结石 ...

  • 这5种治疗胃痛的药,到底怎么吃才最有效?

    导 语 胃病是一种常见病,一般包括消化性溃疡和急慢性胃炎.治疗胃病的药物种类较多,服用胃药的时间有讲究.由于每个药品的作用机制不同,掌握正确的服药时间与联合用药方法对药物疗效影响较大. 服用胃药必须弄 ...

  • 一种治疗牙痛的外用药.pdf

    <一种治疗牙痛的外用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牙痛的外用药.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210 ...

  • 一种治疗腰痛、颈椎痛的中药.pdf

    <一种治疗腰痛.颈椎痛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腰痛.颈椎痛的中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

  • 一种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pdf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腰痛治疗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腰痛是十分常见的疾病,据统计大约有2/3的人患过下腰痛,仅次于感冒,是患者求医的第二位原因.腰痛的症状表现为一侧 ...

  • 一种治疗腰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治疗腰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腰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

  • 一种治疗颈椎痛和椎间盘突出痛的中药.pdf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颈椎痛和椎间盘突出痛的中药,具体地说它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煎煮制成的汤剂,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颈椎痛和椎间盘突出痛是不易治疗的顽疾.目前,病人一旦患有颈椎痛和椎间盘突出痛, ...

  • 一种治疗筋骨痛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组合物.pdf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筋骨痛及腰椎间盘突 出症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祖国医学"腰腿痛"范畴,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有 内外的双重作 ...

  • 30种治疗牙痛的民间偏方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但是痛起来也是要人命的,足见牙痛的痛苦,今天偏方网小博根据民间偏方大全为您推荐整理了30个治疗牙痛的民间偏方的前十个偏方,希望对您的牙痛的治疗有所帮助.下面的就是偏方网小博为您整理的 ...

  • 一种治疗牙痛的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牙痛的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牙痛的药. 牙痛,特别是由齿髓炎.牙周膜炎引起的牙痛跳痛.叩痛.咀嚼碰痛,甚至,夜间难眠.俗话讲"牙痛不是病,痛起来就要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