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一流学科战略联盟
随着知识生产的快速发展,新的研究生长点不断出现,传统的学科知识和学术观点已不能满足学科建设的需求,高校需要更新和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来发展学科。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创新学科组织模式,鼓励组建学科联盟,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从2017年到2020年,我国已相继建立了财经一流学科建设联盟、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联盟、“双一流”农科联盟、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数学“双一流”建设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全国水利工程学科战略联盟、法学教育创新联盟等一流学科战略联盟。一流学科战略联盟的组建成为凝聚学科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和增加学科建设效益的必然趋势。
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依靠“一校一学科”以提高一流学科水平实属困难。不仅易加剧高校之间的竞争,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科建设合作氛围,同时也忽视了政府、企业、国际性组织等其他知识生产主体的科研力量。因此,为了凝聚各方知识生产主体的力量,提升一流学科核心竞争力和推动一流学科可持续发展,高校突破组织或地域界线建立了一流学科战略联盟。众多高校希冀一流学科战略联盟能成为一流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实现一流的科研创新,并支撑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前,我国一流学科战略联盟尚处于加速发力的阶段,而建设主体单一、跨(超)学科研究意识淡薄、社会服务导向不明显等问题却进一步凸显。立足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一流学科的长远发展,我国一流学科战略联盟的创新高效建设需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一流学科战略联盟的知识生产应顺应国家战略与社会实际需求。一流学科战略联盟作为一流学科建设的新兴载体,需肩负响应国家重大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的重大使命。一流学科战略联盟要及时跟进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汇集现有学科资源,努力开展以国家战略为导向的科研项目,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2019年7月成立的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将国家科技战略重点关注的学科——行星科学作为合作研究领域,旨在通过联盟成员的协同创新,共攀行星科学高峰,为空间探测作出卓越贡献。一流学科战略联盟在解决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学科发展现状与资源配置,制定合适的特色学科建设之路,避免出现“千盟一面”的现象,使一流学科战略联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进一步促进一流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
二是一流学科战略联盟的建设主体需由“单一”转向“多元”。众多大规模前沿学科科研合作项目,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员与机构合作,仅靠高校无法独立承担这种大型科研项目。迄今为止,我国还未建立拥有多元建设主体的一流学科战略联盟,而除高校以外,企业、社会组织、国际性组织等知识生产主体亦可作为一流学科战略联盟的建设主体。多元的知识生产力量在科学高度综合化的研究项目中担任着关键角色,它们能够促进异质性资源的流动,激发知识的创新,以更好地对接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需求,解决全球化和本土化的重大实际问题。将拥有一流学科的高校与从事新技术研发的企业实验室、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知识生产主体联合,是为了更好地提升一流学科的研发水平,带动战略性需求产业实现技术上的难点突破和产业上的瓶颈跨越,满足社会共同利益,以达到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目的。而国际性组织的加入一方面将使一流学科战略联盟承担更多的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跨国项目,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另一方面也将对我国一流学科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产生直接影响,以进一步增强联盟优质资源的获取能力。
三是重视一流学科战略联盟的交叉学科、跨(超)学科研究。随着科学研究复杂性和综合性的不断增加,不论是服务社会需求还是解决全球重大问题,传统的知识生产都无法满足和应对当前的挑战。因此亟须打破学科组织边界,促进学科间深度交叉融合,积极倡导开展交叉学科、跨(超)学科研究。面对环境污染、公共卫生等全球性问题,通过交叉学科进行综合研究逐渐成为科学研究创新的关键。但我国现成立的一流学科战略联盟大多由单类学科组成,而两种甚至多种一流学科的联合更加顺应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需求以及世界前沿科技发展态势。2020年8月27日,教育部正式公布高校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名单,共包含549个学科。譬如,清华大学的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学科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流学科。清华大学即可通过联合多所高校以及其他知识生产主体在此交叉学科的基础上开展新能源开发、低碳经济、智能交通等跨(超)学科研究,建立跨(超)一流学科战略联盟,以努力解决全球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为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此外,一流学科战略联盟在开展交叉学科、跨(超)学科研究时,应平衡好三组关系。一是一流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要善于挖掘有潜力的学科,寻找交叉发展点,与其展开学科合作,发挥一流学科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学科整体水平。二是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关系。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应协调发展,两者之间搭建资源互通共享平台,共同突破核心技术,推进科研攻关。三是人文社科类学科与理工类学科的关系。一流学科战略联盟中人文社科类学科占比偏小,在跨(超)学科研究中也多以理工类学科为主。但是一流学科建设不仅要有理工类学科的技术支持,也离不开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文化底蕴。开展跨(超)学科研究应注重人文社科类学科与理工类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尊重学科间的差异,以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四是形成多维的一流学科战略联盟评价体系。知识生产主体多元性和组织多样性的趋势将使知识生产参与者的不同质量标准都进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学科的关注不再局限于知识增长,还需要关注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一流学科建设的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需同行评议与多维的质量标准并重。构建多维的一流学科战略联盟评价体系主要是评估联盟成员的日常工作,基于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式三个角度对联盟的评价体系进行全方位设计,以多元化、科学化促进一流学科内涵式发展。
从评价主体的角度来说,联盟的评估小组应由执行委员会、企业、社会等利益群体的代表组成,共同对联盟成员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评议,而多方评价的结果将会作为衡量联盟成员工作质量的有力依据。从评价标准的角度来说,评价体系将主要围绕一流学科战略联盟的制度建设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国际交流合作能力等考核项目对联盟成员展开横向考核与纵向考核。从评价方式的角度来说,评价体系需做到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双管齐下,辅之定期总结评价与动态评价。量化评价能够科学直观地分析出一流学科战略联盟某一时间段的绩效,运用量化评价找出联盟中可能存在的障碍,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质性评价则侧重于对一流学科战略联盟运行过程的评价。动态监测联盟成员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发展变化,深入了解联盟的管理机制、科研活动等,进而归纳出联盟的特色,为联盟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加细致的建议。随着一流学科战略联盟的评价体系愈来愈系统化、动态化、多元化,联盟成员也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发展方向,加强管理,保障联盟主体之间高效稳定的合作,形成良性运作的一流学科战略联盟。
纵观我国一流学科战略联盟的发展进程,要做好一流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积极引入政府、企业、国际性组织等建设主体参与一流学科战略联盟的建设,打破学科的组织壁垒,以更好地促进一流学科的建设,调和学术科研与社会需求间的矛盾,提升一流学科科研创新的水平。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潮泽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