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博导:以笨功夫做科研,才可能出卓越成果

一提到曾国藩,大家就会想到一句话:“结硬寨,打呆仗。”这句话的意思是:曾国藩领军打败太平天国的诀窍靠的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取巧,不投机,始终掌握战略主动权

国学大师钱穆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胡适也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虽然科研人员是智商较高的一类人,但仅靠高智商而不肯下笨功夫也难以做出卓越成果。

纵观科技史,做出卓越科研成果的科研人员,不管智商高低,但几乎都是下了“十年磨一剑”的笨功夫。

例如,爱迪生为了选择合适耐用的灯丝研制灯泡,先后试验了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这种不厌其烦的笨劲,终于使他获得成功,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居里夫人苦其一生潜心研究镭,以平静的心态、一丝不苟的精神,两获诺奖;袁隆平带领团队培育出亩产超1000公斤的超级杂交稻,背后是数十年深入田间、不怕重复的基础实验;陈景润之所以能证明 “1+2”,靠的是长年累月一点一滴地演算,仅演算纸就用了几麻袋。

即使某科研人员有了新想法,但要把其落地提出坚实的新原理/新理论并加以证实,没有长期的打磨和实践不行,稍有一点投机取巧的心理就可能功败垂成

在科研中,不肯下笨功夫,就容易形成浮躁之风急躁之气——急于发文章、急于拿项目、急于抢“帽子”、急于拼奖项。

如此,虽能多快好省地出所谓的成果,但最终势必沦为鸡肋。

在工程地质领域,不少大哥大姐级的教授夸我是怪才,即不按常规套路出牌,想法别出心裁,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现象背后找到支配其演化的本质规律

我知道这是一种鼓励,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要论智商,自我感一般一般,但要论勤奋,估计没几个人能超过我,因为我知道“勤能补拙”的道理。

自2009年以来,我除春节外几乎没有休闲,脑细胞兴奋起来通宵夜战是常事,平均每天工作时间约14个小时,不时思考如何找到某难题的突破口,理论细节与框架之间的桥梁是否牢固,证据链是否强壮,如何改文章才能做到科学性和故事性俱佳;有时想的脑瓜子生疼仍一筹莫展而食不甘味,有时为逻辑链的中断而夜不能寐,有时为某个奇想妙想而流连忘返。

是啊,虽然科研虐我千百遍,但我待科研如初恋

昨晚,和某地学期刊的副主编通过微信聊天时,我说:近些年,我团队成员写文章比较慢,一般写初稿得1年多,修改不低于20遍后(约半年)感觉满意才投稿。因此,我团队一年最多能发几篇文章。

反观有些团队一年能发十几篇乃至几十篇文章,不知道人家是怎么搞出来的?

或许,人家是“天才”,我们是“笨蛋”。

嗯,即使科研中有了实质性进展,但要实现严谨且完美地表述,依赖于反复的锤炼,除此无他。

确实,科研突破需要苦干、实干加巧干,但若没有前两者“垫底”,仅靠后者只能是投机取巧。大家知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引起质变,这亦再次说明下“笨功夫”坐“冷板凳”是成就卓越成果的基础。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愿以此与致力于攻坚克难的科研人员共勉。

来源:科学网博客 ,作者:秦四清。已获作者授权。

— END—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xxxx在xxx的研究中取得进展》这样的文章很少有人转发?

    当一个人开始在乎什么,就进入了快乐与忧愁的分水岭.文章.基金.帽子等等,人生要奋斗的东西,其实是没有尽头的. 忽然想起一年多以来某研究所公众号文章的写法问题.该公众号主要发文介绍研究所内各研究团队的研 ...

  • 少林寺走上了博士培养之路,过去科研团队的强大让你想象不到

    前几天得知我的研究生同学出家了,加入到了嵩山少林寺这个团队,拜师在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门下,现在取名为延个,他蛰伏在少林寺藏经阁学习已经4年,听到这个消息着实让人意外.    延个法师本硕均毕业重点2 ...

  • 文章可以随便挂课题吗

    文章可以随便挂课题吗?不可以.文章可以挂课题,因为研究课题要出科研成果,而文章是常见的科研成果展现形式.但文章只能挂内容相关的课题,且挂课题的数量往往也有界定. 文章挂课题,是如今很常见的现象.同时我 ...

  • 原始创新,想的要比做的多

    [创新者说] 对宁德时代21世纪创新实验室的研发团队来说,根本任务是在新能源领域开展原始创新.我们要破解的,是面向未来的前沿基础问题.这往往是别人很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甚至是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解决这 ...

  • 原来,笨功夫才是最大的捷径

    原来,笨功夫才是最大的捷径

  • 下最笨的功夫,做更有价值的事

    文/田志刚 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 如何系统性的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 2019年8月30日,华为心声社区披露了<任总在干部管理工作汇报会议上的讲话>. 任正非表 ...

  • 捷径才是最远的路:聪明人下笨功夫,愚蠢人却总想走捷径

    这篇文章其实我在之前就写完了,可是奈何自己的一番操作,让这期内容丢失了. 但是,我们面对生活就得这样,要积极面对,丢了大不了重写.正好我在开头给大家普及一下丢了如何重写? 首先,一旦自己写的文章或者内 ...

  • 为什么读完博士反而逃离科研?中科院博导:因为我们的科研让人乏味!

    为什么年轻人不选择科研,为什么年轻人觉得科研很累,很烦. >>>> 社会的因素,历史的因素,似乎都可以解释一些,仍然不能真正解释为何曾经让人很羡慕的科研职业变得如此没有吸引力. ...

  • 中科院博导:我们的科研为什么让年轻人乏味!

    学术派 1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我们过去十多年的科研模式让我们(我们已经人在江湖,不能选择了)后面的年轻人失去了兴趣.那我们的科研模式有哪些让人乏味呢? 作者:彭思龙,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为 ...

  • 212.第四十五章 “笨功夫”才是真功夫

    大巧如拙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道德经>,来听听老子老先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发.今天讲的这话很有意思,昨天说的是"大直如屈",今天讲的是"大巧 ...

  • 科研方法 | 中科院博导:导师心目中理想的学位论文长啥样?

    征稿:二语写作 题目 学位论文题目要简明.确切,不罗唆,不冗长.评委或读者一看题目就知道你的主要工作.有些同学是在博士期间做了几个不同的内容,这样题目就很难表达准确题意.可以突出一点,但不要将不是很密 ...

  • 下笨功夫,做真学问

    学人小传 刘学锴,1933年生,浙江松阳人.1952-1963年,就读并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顾问.曾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李商隐研究会会长.著有 ...

  • 刘学锴:下笨功夫,做真学问

    中州古籍出版社二〇一九年版<唐诗选注评鉴> 学人小传 刘学锴,1933年生,浙江松阳人.1952-1963年,就读并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