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若/云横秦岭
云横秦岭
阿 若
小编寄语
秦岭,分为狭义上的秦岭和广义上的秦岭。
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 而广义上的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 长约1600多公里,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
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主峰太白山高3771.2米,在陕西省宝鸡市境内。秦岭为陕西省内关中平原与陕南地区的界山。
千崖竞秀。一座一座的山在眼前错列着,群峰环绕的秦岭站台显得宽阔平坦。天不高,就像山柱顶起的帐蓬,似乎触手可及。
山欲显还羞,全在飘渺云雾间。白色的山岚或雾气在空中飘荡,聚集,形成一堆一堆的云团,在峰峦间徜徉,山峰隐逸其中,让人看不清,也看不透,颇有一种神秘感。
火车“呜”地一声歌唱,一切补给停当就赶路了。车在山间旋转,在一个恰当的角度,我看见山脚下有一条小河,蜿蜒流淌。还有一条柏油公路,与河流缠绕着,不知是通向山里,还是通向山外。也可能既通山里,也通山外。山脚下、河流边有一些建筑物,一些是工厂,更多的是山里人家。远看就像小孩子玩耍的积木造型,比火柴盒稍大些,却没有火柴盒方正有形。远望的一切,就像一个童话世界。
这是一段下坡的路程,却也柳暗花明又一村.火车刚从一个隧道出来,便又低头钻进下一个隧道。一个隧道接着一个隧道,光线不断地明暗交替,眼有些应接不暇。我盯着隧道的进口,看见洞口右边的石壁上刻着一些数字,好像标识的是修建年月,隧道长度、编号等等。出隧道再回头望,石壁上大多写着“鸣笛”两个字。一个一个地观察,竟然数出了二十多个隧道。想着当年人工修建是何等的不易,内心的崇敬感油然而生。
下了青石崖,再过观音山,火车旋转着下到山脚,山势逐渐低了下来。铁路与公路并排而列,汽车与火车并头而进。一辆大货车疯狂奔驰,一会儿抬头看看身旁稍高一些的铁路上奔跑的火车,想要追赶与超越。火车没有搭理它,自顾自前行,轻轻松松地把它甩在身后。小河跑过来亲近,状如白练,像飘动的纱巾。一会儿与公路嬉戏,一会儿与铁路缠绵,一会儿又不见了踪影。这是水性。正因为如此,水才无往不能,曲折万里终归大海。
天空中有只黑色的鸟,它的体形比乌鸦稍大。它在练习滞空。健硕的身体固定在某一个高度上,不上也不下,仿佛停留然那儿,一动不动。两只翅膀在不停的扇动,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鸟为什么要练习滞空?它是在表演给路过的抬头望天的有心人看的,还是在肆意地玩耍。在它右上方的高空,还有一只鸟,浅灰色,有一些发黄,如鸽子一般大小。应该不是那种珍贵的稀有动物——朱鹮。朱鹮头部有红色,羽毛呈淡淡地粉红色。它在练习冲浪匍匐的动作。两只翅膀按固定地节拍向前上方伸展,头部也随着节拍向前上方伸展,循环往复, 很执着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这种流泻的风景,不知其他山区有没有。秦岭的天空让我看到鸟如人类的一面。
此刻,秦岭给我的是一种风景和愉悦。却不想在一千多年前的唐宪宗年间,“文章巨公”韩愈被贬潮州,过秦岭时那种家山何处、雪拥马不前的心情。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月,唐宪宗命人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些,结合当时的信佛狂潮,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想要劝谏阻止唐宪宗,结果触怒了皇帝。几乎被处死的韩愈,经裴度等大臣向皇上说情,最后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的韩愈,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曲、愤慨、哀痛。他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韩湘跟了上来。此刻,茫茫苍苍的秦岭就似韩愈心中的“大阻”, 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他,哪有心情观赏秦岭的风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斯时的心境太过悲戚了,似乎比写“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的亡国之君宋徽宗赵佶更甚。“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他想死的心都有了。但短短一年多以后,他就再次入朝任国子祭酒,于冬季回到长安,上天赋予“韩吏部”的政治使命还得继续延伸。回头再看他当时的两篇文章,《论佛骨表》无疑是一篇正气凛然的名文,与之相得益彰的这篇《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也成为诗中翘楚,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明亮的痕迹。秦岭,这条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没有成为韩愈生命的“大阻”,却成了众多诗人作品的“大阻”,鲜有出其右者。在此之前的公元815年,有“诗魔”之称的白居易被贬江州,取道商州,登高情郁,远望长安,也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望秦岭上回头时,无限秋风吹白须。”画面感是有,文字的韵味却淡如白水。与韩诗相比,高下立见。
一股清亮的泉水从近处的一个山腰飞奔下来,打湿了我的思绪。抚今追昔。我没有韩愈、白居易被贬的悲情,当然,也没有韩白二人的才情,有的只是世事沧桑的缅怀。抬头望天,天空高远。再望险峰,云遮雾幛,恍如仙境。或许,生命的奥秘就在其中。
作者简介
阿若,河南省散文学会理事,“河南散文”微信公众号主编,《西南作家》杂志编委。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等发表各类文章数百篇。个人作品被收入《中国散文大系》、《中国散文精选100家》、《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世界华文作家》、《2012全国散文精选》、《2013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等。主编《中国散文选粹》一书,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著有长篇小说《难以忘却的空战》,新闻作品集《鞍马尘》,出版个人散文集《屐痕处处》、《秋水长天》,多次获奖。
出品/河南省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编辑部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苏小蒙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