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选择的这座城,成为你的归宿了吗?

少年时,你大概也有这样的梦: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

小张是安徽人,来苏州那年还是个刚从学校毕业没多久的青葱小伙。

苏州当然算不得天涯,事实上,它只是一个距离老家300多公里的发达城市而已。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出门闯荡,大多数都会奔着有亲戚或熟人的城市去,这是一个相对牢固的保障。城市可以是陌生的,但人至少要有熟识的。

苏州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富的底蕴,也拥有多元包容的天地。当然最关键的,还要有亲戚,可供你投奔,这会省去很多初来乍到时要面对的窘迫与麻烦。

(图片来自网络)

那时候,小张对苏州的印象,还只限于那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话。

若再有别的什么印象,大概就是这里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吧。这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毕竟寻常人看到它强势的GDP数字,也只能笼统的赞一句:哇!很厉害的样子!

苏州经济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工业发达。苏州地理位置优越,西抱太湖,北依长江,东临长三角经济龙头的上海。随着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必然向周边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经济的发展,上海去工业化的措施首先给苏州带来了机遇。苏州继承了上海的“衣钵”,重点发展工业,昆山经济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等产业园便应运而生。

但这些优越性落实到普通人身上,还是在于在苏州,你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小张很顺利在园区找到了工作,一晃眼已经在这个公司待了十年。

决定买房是在2014年,那时候园区的房子均价大约在13000左右,对小张这种初出社会的工薪阶层来说,是只能仰望数字。当时吴中的均价在10000左右,而吴江太湖新城的房价最低,基本维持在7500-8000多,所以小张最后在吴江安了家。

(图片来自网络)

没有什么战略眼光的考虑,也不懂城市规划的方向,唯一的理由不过是,钱包的厚度决定了购房的位置。

可不就印证了那句话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太湖新城那时候还是四下荒凉,放眼望去都是大片空地和芦苇荡。如今这些空地基本都已经盖成了小区和商场,成了一方繁华之地。这两年小区入住率日渐提高,隔三差五来一场喷泉演出的东太湖生态园,也成了吴江人遛弯散步的好去处。

当然,市政市容的跟进,以及周边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还有各大小区的接连建成,让吴江的房价也跟着水涨船高。现在吴江太湖新城的房价也迈过25000大关了,当年一套房的钱,如今恐怕只够房款的零头。但你去售楼处问问,空余的房子依然不多,仍有随后而来的年轻一代人,排着队,领着生活的号码牌,加入购房的大军中。

这种购房热度,并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人骨子里购房才算安居的认知。成家有了孩子,现实问题随之而来,孩子上学就是头等大事。十年时间,已经让你从青葱时代转入被现实问题缠绕的中年阶段。

(图片来自网络)

十年,听着很长,过起来却很快。

十年之后,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也开始拖家带口,上有老下有小。然后你会发现,年轻时仗剑天涯的梦想,好像并没有实现,也不太可能再实现。每天脑子里充斥的,是早末班地铁的时间,孩子兴趣班的费用,父母体检的结果,物业水电煤的催缴账单。

每天带着一身疲惫睡去,一觉醒来,再重新做好汉。日子过得不算好,可也不坏。若说还有什么值得庆幸的,大概就是房子买得早。虽然还背着房贷,但对比如今翻了几倍的房价,那一点房贷几乎微不足道。

十年后,已是“难寻少年时”,却还“总有少年来”。

我们在那些后继而来的少年身上,望见了自己曾经的样子。然后日子还在向前,我们继续努力着,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可生活嘛,不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奔忙,柴米油盐裹夹着一地鸡毛的琐碎。但生活的意义,也正是在这一日三餐的平淡中,有一屋遮风,一榻可眠,一家人可相伴,便也是最好的归宿了。

(摄影:梁夏)

小时候的我们总想长大,离开熟悉的家乡,去到遥远的他乡,见识大千世界的繁华。等长大后才发现,原来自那年离开之后,他乡就已经变成了家乡,而家乡,则成了遥远的故乡。

你还记得十年前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吗?

你又为什么会来到现在的城市?

你对这个地方满意吗?

它,成为你的归宿了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