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若智者,行若常人

原创 勺布斯啊 勺布斯 2019-09-23
什么是智者?
就是一个懂得思考的人。
或者更严格来说,是一个懂得如何哲学的,深刻思考的人。
可什么又是哲学呢?
在这篇文章真正开始之前,我想引述我在七月那篇《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写到的一段关于哲学的文字:
“哲学听起来似乎是很高深的学问。
但真实情况并不是那个样子的。
哲学恰恰是最普遍,与每个人最息息相关的学问。
比如在古希腊,人们是需要依靠哲学为生的。因为他们的生活太苦了。
哲学要解决的,是人类的普遍问题。
是你如何度过你的一分一秒,如何衣食住行,以至于如何思考。
虽然所有的哲学书,并不会写下这些。但这就是它要解决的问题。
它要解决的,是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问题。”
换个角度来讲,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或者一本书,讲述的是一个人,如何度过他一生里所有的时间,那么其在讲述的,就是哲学。
如此你就能够知道,《金刚经》是哲学,《道德经》是哲学,《易经》、《大学》、《中庸》,亦都是哲学。
以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马克思的一些思想,都可以称之为哲学。
虽然这些哲学思想,有些是互相对立冲突的。
比如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
可《金刚经》的论述恰恰与之相反,思维可以决定存在,意识可以决定物质,整个世界是人心的“梦幻泡影”。
不过,这两种思想,也都是辩证的。
辩证,就意味着能够发展,能够接纳。
如果深入的学习,你会发现事实上,这些思想并没有执著于“有”,亦没有执著于“无”。
比如马克斯的哲学虽然是从实践出发,但也没有否认,思维也是实践的一部分。
而《金刚经》虽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认知,但也认为“真空不空”。
只不过文字,或语言,有其局限性。必须要有先后的顺序,否则就无法进行表达。
可真实的世界,是“并发”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道德经》开篇,直接就写了这样一句话:
“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假如那个“万世常行之道”,可以用语言准确讲述,也就不能够被称之为“万世常行之道”了。
可是,这种“并发”,却可以在你思维的世界闪现。
那就是智慧。
它可以让你在一个瞬间,同时去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当然,还有一些宗教,也有哲学的部分。不过宗教带有强制性,并没有哲学如此纯粹地直指人心。
在此,我没有办法告诉你,到底怎样的哲学,才是“真理”。
可能,没有任何人有办法给出明确的答案。
因为真理,总是意味着一种妙不可言的状态:当你认为你已经掌握的时候,你恰恰已然失去。
对我来说,整个世界在文字上去确认到底是“唯物”,还是“唯心”并不重要。
因为它们是如此辩证存在着:
一朵花开,你心中未想时,它亦在开。
你心中想时,它的颜色才在你的世界里一时明白可爱起来。
可花若不存在,你的心亦无可想象。毕竟,人类无法想象他从未见过的事物。
可若你的心不在这花上,即使你就在花前,亦是视若无睹。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去学习任何一种哲学。
不过,我仍旧会给你一些我的建议。
就是,如果你想要学习一个人的哲学,不妨去观察他的一生。
因为哲学就是要“以身载道”的。
如果他所讲述的哲学,能够与他的人生达到完美的一致性,那么总是值得你去了解一番。
假如你问我,我在践行的哲学是什么。
我会告诉你,是“格物以致良知”
那是中国传承了数千年的哲学,是“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的哲学。
它没有看上去那么复杂,当你理解之后,你会发觉,原来它如此简单。
我在《什么是不动心》这篇文章里,有十分详细的讲述。
而在《我是如何顿悟的》这篇文章中,你也可以观察到我这些年经历的求学之路。
这篇文章就不讲了。
因为我在这里想要讲述的,是有关哲学意义的部分。
也就是说,学习哲学是为了什么
既然哲学是和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也就意味着,学习哲学并不是为了让你成为某种特别的人。
恰恰相反。
哲学是为了让你能够成为一个生活里的人。
成为一个正常人,做一件正常事。
正常的吃饭,睡觉,穿衣,工作,游玩,恋爱,以及老去和死亡。
只不过,虽然事情本身没有改变。
可却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改变了。
那就是你人生里经历的一切,都会各归其时。
你会变成天空。
坦然接受着一切的发生。
云来云去,雨落雨停。
接着,你会自然而然生出你的反应。
如同土地,对于天空的顺承。
春来万物生长,秋至风高叶落。
人人的心中自有天地,只是有时总也不能自觉。
这也就是我最近常常在评论区中提到的那句:
“终日有为而心常无为,情顺万事而无情”的含义。
你会与天地融为一体。
然后成为一个真的人。
学习哲学,并不意味着你不会经历失去。
你必然会失去。
它所改变的,只是你看待失去的方式。
如同佛家讲述的“作观”之意。
什么是“作观”?
就是改变想法,改变你的内心。
当你改变了你的内心,你就有了智慧。
你就能够以你的心转动这个世界,而不会再让世界转动你的心。
任何人都是他自己那个世界的圆点。
哲学,可以让你重新回到那里,而不再游走于内心世界的边缘。
然而,你看上去并没有任何改变。
如同天地,你生活在其中,也并不会感到它有什么特别。
除非你开始向着天地学习。
胸怀天地的人,难免会有傲气在。
可天地并未知觉它们是天地。
思若智者,行若常人。
当一个人,胸中天地亦无,他便是天地本身。

<END>

文/勺布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