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脱口而出的“等一等”,未必延迟了孩子的满足,却可能使他一生不安

文 | 第一阅读

来源 | 第一阅读(ID:diyiyuedu)

“妈妈,快来看我搭的积木城堡!”

“好,等一等哦宝贝!”

“爸爸,来帮我看看这道题。”

“等一会儿吧,你没看到我在忙吗?”

这样的对话,熟悉吧?很多时候,大人因为工作忙或者有其他事情,会习惯性地对孩子的要求说“等一等”。但是等着等着,就没有结果了……

1

硬币的正反面:“拖延”和“延迟满足”

对于孩子的要求,家长一般有及时满足和延迟满足两种反应。及时满足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在精神上有足够的安全感。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很重要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对孩子所有的要求都要及时满足,不能说出“等一等”这样的话。难道家长手头有很重要的事情,或者很重要的工作时,也必须要即刻放下,陪孩子去看蚂蚁搬家吗?

当然不是。

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基地内进行了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实验人员准备了好吃的软糖,然后告诉孩子们可以吃糖,但是马上吃掉的话,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之后再吃的话,就能幸运地吃到两颗。

毋庸置疑,谁都想吃到两颗糖,那么就看谁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强了。

实验人员通过单面镜进行了观察,发现:有些孩子只等了一会儿就不耐烦了,迫不及待地吃掉了软糖;有些孩子很有耐心,他们想出各种办法拖延时间,比如闭上眼睛不看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讲故事等等,成功地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顺利地等待了20分钟,心满意足地吃到了两颗糖。

等参加实验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调查发现,“不等者”在个性方面更多地显示出孤僻、易固执、易受挫、优柔寡断的倾向;“延迟者”大多成为适应性强、具有冒险精神、受人欢迎、自信、独立的少年。在学习能力上,“延迟者”比“不等者”在数学和语文成绩上各高出20分。

于是,儿童教育中就有了一个词语叫作“延迟满足”

所以,“等一等”这句话就好像是一枚硬币,它的一面是“拖延”,一面是“延迟满足”。当我们在不同的情景中、用不同的方式说出这句话时,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让我们看看下面两个例子吧:

场景一:

小萌六七岁的时候,看着身边有小朋友在学游泳,她非常感兴趣,吵着让爸妈也带她去学。当时她刚上小学一年级,妈妈提了个要求,说期末考试考到班里前三名就带她去学游泳。因为有了目标,小萌学习上格外努力,结果期末考试考了班里的第一名。

出成绩的那天,小萌几乎是全程跑着回了家。见她考了好成绩,妈妈也格外高兴。她问妈妈什么时候带她去学游泳,妈妈说这段时间比较忙,过段时间就带她去。她有点失落,就一直等着。

过了一个月,她又问妈妈什么时候能去学游泳。妈妈说让她再等等,等有空了就带她去。

事情就这么拖着,后来又过了两个月,她再一次问妈妈,妈妈有点不耐烦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烦人,不是说让你等等嘛!”

小萌说,当时她感到特别伤心和委屈,觉得妈妈说话不算数,欺骗了自己。她说,从那以后,她再也没跟妈妈提过学游泳的事。

后来,大概又过了大半年,妈妈好像突然想起来似的,说带她去学游泳。但已经失望透顶的她跟妈妈说不想学游泳了,就没有去。

场景二:

在综艺节目《不可思议的妈妈》中,在吃饭时,胡可的儿子小鱼儿一心想着自己的新玩具,他要求妈妈“现在、立刻、马上”把新玩具组装成“机器人”。

遭到妈妈的反对后,小鱼儿不愿意等,马上就发脾气了。

看着发脾气的儿子,胡可温和而坚定地说:

“我知道你很想让玩具变身,你很想让它变成拿着武器的机器人,但是要等到吃完饭以后,这是规则,你要遵守规则。”

在这个时候,胡可不是简单地跟儿子说“等一等”,而是耐心和儿子沟通,告诉儿子理解他想玩的心情,可是他需要等待。

在这样的劝说下,儿子理解了妈妈的意思,愿意等到吃完饭再玩玩具。

生活中,对孩子的要求只脱口而出一句“等一等”而不加解释,很容易给孩子带来伤害。

“等一等”这句话不是不能说,如果用好了,会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但如果用不好,带给孩子的伤害,也许比你想象中还要严重。

2

一味“等一等”,孩子很受伤

过年回家时,亲戚们总会问一句:“什么时候回来的?”这句话往往只是随口问问,并不是真正关心你回来的日期。同样地,如果家长口中的“等一等”也只是随口说说,看起来孩子是得到回应了,其实是种敷衍。敷衍的次数多了,就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伤害:

这种伤害是满腔欣喜被泼冷水后的挫败感;

是感觉自己不重要、被忽视的自我怀疑,甚至是自卑;

是兴趣被冷落之后减退甚至丧失的沮丧感;

是因为大人的行为而有样学样的自暴自弃……

日本作家谷口雅春说:

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家庭和父母的精神,所以希望孩子好,首先自己要起模范作用。父母或教育者的日常言行,对培养孩子的人格有最强的说服力。

我们说的每一句“等一等”,都是给孩子的示范。希望孩子守信用、不拖沓、不自卑,就不要总是让孩子“等一等”。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回应,他会感觉不到爱,这是父母最不希望看到的。

3

正确表达“等一等”,教会孩子延迟满足

迟满足是一种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主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属于人格中自我控制的一个部分,是心理成熟的体现。所以,如果我们能适时让孩子等待,增强孩子自控力的同时,“等一等”也就成了一句好话。

但是,延迟满足不是故意拖延,我们在表达“等一等”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对3岁前的孩子,请尽量别说“等一等”

一般来说,饿了想吃、渴了想喝是本能,得不到满足就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而超出规则之外的东西,就属于欲望了,是可以拒绝的。

但是面对3岁前的宝宝,如果对其要求不假思索地“延迟满足”,或干脆置之不理,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我们都知道,3岁前是宝宝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故意延迟,宝宝可能会觉得父母不爱他。

著名心理学家阿达丽说:“宝宝1岁以前,是建立对身边养育者的信任和亲密感的关键时期,延迟的感觉对这个阶段的宝宝而言,几乎等同于心灵的创伤。延迟满足应该是3岁以上的宝宝进行训练的内容。”

孩子长到3岁后,慢慢地有了自主意识,这时孩子会逐渐在生活中学会等待。

比如他要喝奶,而妈妈正巧在忙,他可以耐心地等待一会儿再喝;他要出去玩,也可以让他等10分钟,妈妈把手头上的事做了再出门。因为这时的他知道自己的需求迟一点就能被满足。

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当孩子想要拥有某种玩具、零食时,也是一样。妈妈先充分地满足他,当他被满足过,他就会知道,自己的需求是可以被满足的。

那么,如果有一天你对他说“今天妈妈买不了,我们明天再来买”的时候,他就能够忍耐多等一天。

2

“等一等”,请加上期限和承诺

“延迟满足”的秘诀,不在于延迟而在于满足。

如果不给期限,你的“等一会儿”可能就会变成无限期的等待,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的希望落空。

所以,家长要说话算话,如果对孩子说“等10分钟”,那么请10分钟后履行诺言;对孩子说“明天去动物园”,那么到了第二天就要带着孩子去。几次之后,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可以等待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3

说“等一等”,请让孩子感受到关注

有时候,孩子听到“等一等”感到难过,不是因为这个回答,而是父母说出这句话时敷衍的态度。

如果孩子因不能及时被满足而难过,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和倾听。例如,和孩子说“我知道你很难过,妈妈也很遗憾……”说话的同时可以抱抱、亲亲孩子。这样的举止和言语能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对自己情绪的理解。在这样“延迟”的过程中,虽然孩子可能还是不愉快,但内心不至于受到伤害。

4

无法满足孩子需要时,请用“抱歉”代替“等一等”

作为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最应该做的,不是控制孩子的需求,而是理解他们,然后决定是及时满足,还是延迟满足,或者不能满足。

无论要求是否合理,孩子都有知情权——他们有权利享受立刻得到满足的快乐,也有权利知道需要等待才能获得满足的原因,还有不能得到满足的原因。明白原因,他们才能成长,才能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

5

和孩子一起制订规则

很多时候,孩子不明白大人做事的逻辑:为什么有的事情要“等一下,不要着急”,而上学出门时却要一个劲儿地催促“快点,不要磨蹭”?一来二去,孩子被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其实,不必每次都说“等一等”,有些事情是可以制订规则的,比如吃饭的时候是不能玩玩具的、每天只能吃一颗糖。当孩子理解规则后,不用大人说,他自己就会懂得“等一等”。

还有一点,如果我们必须制订规则,那么就和孩子共同制订,制订好后不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必须遵守,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及时满足”是“延迟满足”的基础,孩子若没有获得过及时满足的体验,也学不会延迟满足。

“及时满足”满足的是孩子彼时想被关注的需求,而不是替代和包办;“延迟满足”的重点则在于让孩子在被关注中学会忍耐和坚持。“等一等”三个字说起来容易,说好了却很难。如果你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打算用“等一等”训练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请先做到以下几点:

  1. 有充足的耐心;
  2. 能够做到真正理解孩子;
  3. 孩子暂时做不到时不发火,并且愿意接受失败、继续尝试。

延迟满足需要的不仅是孩子的自控力,还有家长的执行力。陪孩子一起坚持,不久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和孩子一起升级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