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欺少年穷,莫笑中年败?—“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二百二十

莫欺少年穷,莫笑中年败?

隗嚣下面人才济济,其中有一个叫马援的将军、就是后来著名的东汉开国将军—伏波将军。马援是战国名将、马服君赵奢的后裔,本姓马服氏,后简化单姓马。

马援十二岁时,父亲马仲去世。马援年少而有大志,几个哥哥感到奇怪,曾教他学《齐诗》,但马援却不愿拘泥于章句之间,他的长兄马况对马援非常器重,曾说他必将大器晚成。

后来马援辞别兄长马况,想到边郡去耕作放牧。谁知没等马援起身,马况便去世了。马援只得留在家中,为哥哥守孝一年。在此期间,他没有离开过马况的墓地,对守寡的嫂嫂非常敬重,不整肃衣冠,从不踏进家门。

后来马援当了郡督邮。一次,他奉命押送囚犯到司命府。囚犯身有重罪,马援可怜他,私自将他放掉,自己则逃往北地郡。后天下大赦,马援就在当地畜养起牛羊来。时日一久,不断有人从四方赶来依附他,于是他手下就有了几百户人家,供他指挥役使,他带着这些人游牧于陇汉之间,但胸中之志并未稍减。他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马援种田放牧,能够因地制宜,多有良法,因而收获颇丰。当时,共有马、牛、羊几千头,谷物数万斛。对着这田牧所得,马援慨然长叹,说:“凡是从农牧商业中所获得的财产,贵在能施救济于人,否则就不过是守财奴罢了!”于是,把所有的财产都分给兄弟朋友,自己则只穿着羊裘皮裤,过着清简的生活。

像马援这样的英雄人到中年仍然一事无成。俗话说“莫欺少年穷,莫笑中年败,莫嘲梦想狂”。但现在确实有很多人到了30岁仍是月光族,人到中年一事无成。你怎么看待“少年穷、中年败”?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没有永恒不变的,穷和败、富和贵也不例外,没有永远的穷败,也没有永远的富贵。一切都会发生转化,就像《易经》中所说的“亢龙有悔”,说的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人都是追求好的东西,每个人都想成功,享有荣华富贵。因此确实不能因为一时的穷与败就轻视任何人,尤其是有机会的人。“莫欺少年穷”是因为少年在未来有机会成就事业,他们有奋斗成就富贵的资本;“莫笑中年败”,因为中年曾经拼搏过,失败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只要肯努力,失败同样是可以换来成功。

因此人想要保持好的状态,必须养成好的心态,好的习惯,其次是找寻好的方法。

首先是好的心态。我认为清华大学的校训,源于《易经》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这样的心态,在什么时候不能忘记唯有不断进步才能不退步。同时保持对周边谦虚包容的态度,才能与人长远良好相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