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螺顶简介
黛螺顶五方文殊殿黛螺顶原本是台怀镇东面一座小山峰的名称,寺庙建在山顶,人们便将寺庙也称作黛螺顶了。黛螺顶最早叫青峰,因遍山青松,满目苍翠而得名。后改称大罗顶,罗本指质地轻软、经纬组织显椒眼纹的丝织品,用大罗做山名,以形容山峰的锦绣。再后来,又改称大螺顶。螺,主要取意于佛教,有两种说法,其一是佛教殿堂中有一种乐器叫法螺,是用海螺壳做成的,青峰山的形状就像一个大海螺。其二是佛陀的塑像发髻为海螺形,称为螺髻,青峰山的形状也好像螺髻。大螺顶后又改成黛螺顶。黛指山色,螺喻峰形,更为贴切。黛螺一词,在五台山有人传说是清朝康熙皇帝改的。康熙皇帝礼五台山,纳民女梅枝为妃(后面会专门开篇讲一讲梅妃的故事),宿黛螺顶寺庙,也是康熙一时高兴,请用螺黛为梅子画眉(螺黛是古时画眉用的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梅枝为纪念此事,请旨将山名改为螺黛,康熙皇帝把这个两个字的次序颠倒了一下,遂定为黛螺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