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洪昇是《红楼梦》原创者?
作者:姬健康
《红楼梦》曹雪芹著作权,由于经所谓权威人士的考证认定,上百年的推广、宣传、灌输,思维定势的习惯导向,几成定局,想改也难。但大家都知道,“曹雪芹”之名不是考证得来的,是原本书上的一个化名,被认定成真名后,强加给曹寅家族的。因为曹家从无此人任何记载,是曹学家们臆测、推演的产物,本不足信,但经过权威部门的推广,其威力大家心知肚明。
民间红学界,对曹学将信将疑者始终大有人在,以致产生了上百个著作权人。由于自身的先天不足,给了曹学揶揄和不屑的空间。但是,是非曲直终有时,土默热红学脱颖而出,它有足够的底气和自信向学界宣示,土默热红学的研究方法和方向是唯一正确的方法和方向,经过土默热先生长达三、四十年的潜心研究和团队十多年的努力钻研,已经形成了富有生命力的学术体系。本小文从十个方面,向大家简要介绍土红体系中的一部分,足可证明洪昇是《红楼梦》原创者:
一,研究方法
大家知道,《红楼梦》从诞生起,人们一直视其为史书来研读,百多年来,出现了诸多派别和说法,熟悉红学状况的读者应都知晓,这里不一一列举。派别论争、千奇百怪的著作权人推演上百年来从没停息,其结果是争论不休,成果为零,红学之谜一个也没解开。
《红楼梦》归根结底是虚构的现实题材小说,不是史书,也不是《三国演义》式历史小说。土默热红学一枝独秀,完全抛开红学界习惯性的史学研读方法,回归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视《红楼梦》为普通社会世情小说,从文学/文化对比入手,层层递进,逐次揭开红学的神秘面纱。实践证明,按照文学创作基本规律,运用文学/文化比较方法,是研究红学的唯一正确方法。
二,时代背景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红学界一直将红楼故事背景置于清初,这是不争的事实。不管是索隐派,还是诸多家族背景说,如顺治董小宛说、明珠家事说、张侯家事说、康熙诸皇子争储说以及曹学的“听奶奶讲故事”说,无不是顺康背景。如果说红楼故事发生在乾隆盛世,恐怕主流红学也难以驳倒众口。就说贾府大肆采办戏班,从雍正起即已明令禁止朝廷外官蓄养优伶,贾家岂会顶风而上?可证此事完全是雍乾之前风气。土默热红学根据书中故事演绎和历史事实,提出“晚明气脉”学说,是完全符合小说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真相的。洪昇生于明末清初,是伴随着晚明气脉、情本文化思潮成长起来的,当时人写当时事,是现实题材小说的基本法则,谁也不能肆意歪曲。
三,创作动机
有人说,曹雪芹是经历了家族大起大落才有冲动写出了《红楼梦》,仔细推敲,是完全说不通的。首先,即便有曹雪芹这么个人,他出生时曹寅已死,家道中落,10来岁就回京过上落泊生活,何来锦衣玉食体验?其次,史料、传说中并无曹雪芹落第、下狱、流离失所等不堪记载,也就谈不上“大落”。再者,象曹氏家族后人这样的平民生活大有人在,是清朝大多数人民的生活常态,曹雪芹有什么冲动要写出一部揭示清王朝摇摇欲坠、末日来临(曹学人语)的警世小说?反观洪昇,祖上洪皓曾封公爵,世代庇荫,直到晚明,洪家还是朝臣,百年望族。清朝立国后,洪昇作为长子,一心取仕“补天”,以续门第,在京国子监读书、盘桓二十余年,谁承想国恤张乐,以演《长生殿》召祸,沦为阶下囚,革去国子监生,削掉侯补县丞,永久失掉了当官进取的资格。遣返原籍后,只能以招徒授业为生。从文坛新星(洪在当时诗名、曲名已在京师颇盛)、国子监生、侯补县丞到阶下囚,正应了当时名句“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其落差可想而知。洪的朋友、师长对其一生有个著名评语,称“备极坎壈”,正因为有了这样苦难遭遇,才会点燃起洪昇的创作激情。洪本无意于仕途,耽情花笺戏曲,但作为家族长子,又要担负起责任来,才会求取功名。现在功名没了,成了家族罪人,处处遭人白眼,这才有了创作冲动,他想把他对戏曲的热爱、对社会的不公、对“情”的歌颂用文字留下来。这就是创作缘起和冲动。书中用浓墨重彩的“秦氏大出殡”描写来影射“演《长生殿》召祸案”(脂批称“史笔”)就是最好的注脚。
四,《红楼梦》与《长生殿》的因袭关系
通过文学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红楼梦》的构思、人物设定、故事脉络、自撰神话演绎等诸多写作手法是从《长生殿》转化而来的,试举几例:主人公宝黛命运或称“三生缘”与李杨完全一致,“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两句判词充分证明黛玉遭遇与杨贵妃埋玉马嵬坡是同样的结局,一头一尾两字正是《长生殿》第二十五出的戏目名“埋玉”,并用黛玉的替身晴雯的诔词“委金钿于草莽,拾翠盒于尘埃”来进一步说明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因为“金钗钿盒”正是《长生殿》里李杨爱情的信物。贾宝玉生来含玉,古今只有从一处学来,即从杨贵妃左臂生有玉环和喜“含玉生津”典故中学来。再来看《红楼梦》里的神话因子,如“灌愁海”“离恨天”“风月司”等等,曹学大师周汝昌先生也不得不承认都从《长生殿》借来。还有《红楼梦》的回目,直接引用李杨典故的就有“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憨湘云醉眠芍药茵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及“潇湘子雅谑补余香”“风雨夕闷制风雨词”“脂粉香娃割腥啖膻”等等,都可以从其中找到《长生殿》的影子,其实通过这些回目名,基本都可以在《长生殿》五十出戏中找到与它们相对应的元素,也就是说洪昇是通过改造《长生殿》旧瓶来重装《红楼梦》的新酒,从回目上可以理出清晰的脉络。
五,戏曲元素
如果说《红楼梦》作者不懂戏曲恐怕红学界无人答应。作者不是不懂,而是行家里手。赵景深先生首席弟子、著名古典戏曲研究专家徐扶明撰有《红楼梦与戏曲比较研究》一书,基本可以说明问题。辽大教授孟庆丽的《红楼梦食膳与戏曲》也有涉猎。贵州师大朱光荣教授的中国古代戏曲艺术论著多有《红楼梦》戏曲专文。土默热先生出版《红楼梦与经典戏剧》一书,论述更为详尽。“宝黛读西厢”桥段脍灸人口。书中无论是正文引用戏曲之多还是脂批,都说明作者曾经“ 领略过乃事,迷陷过乃情”, 是个地地道道的戏曲中人。书中人物出场、对话、穿戴、陈设处处借用戏曲表演手法,脂批还直接点出:“看此一曲,试思作者当日发愿不作此书,却立意要作传奇,则又不知有如何词曲矣。”此话明确指出作者本意要作长篇戏曲(传奇),如无戏曲功力,如何谋划?如何开笔?《红楼梦十二支曲》下有批语:“不负自创北曲”,充分证明作者还是一名戏曲作者,不然如何谈得上“自创北曲”?曹雪芹的戏曲因子为零,吴梅村、顾景星等人去世太早,书中提及的《弹词》《乞巧》皆为《长生殿》戏目,如何入了他们的法眼提前写进书中?学术研究要实事求是,客观求真。洪昇是不是戏曲高手,《长生殿》曲史地位及其几十部戏曲著作还不能证明吗?将自己创作的《长生殿》折子戏及当时的表演境况随手写入反映现实生活的书中不是顺理成章吗?《长生殿》推出后,各地梨园行竞相争演,盛况空前。当年“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这“不提防”正是《弹词》的唱词。这是有确切的史料记载的。《红楼梦》与戏曲的紧密联系实实在在,无人否定。
六,素材来源
除了从《长生殿》来展开线索、设定人物,红楼故事素材大多数都是从洪昇家族和杭州地域采来的,这里可指出几条重要题材来源:宝黛的表兄妹关系,正是洪昇与其妻黄蕙的表兄妹关系,这一点任何人也抢不走吧?贾家祖上授爵地位,曹家及其他著作权人只能望尘莫及,而洪家祖上封爵公侯及洪澄、洪涛与贾演、贾源的对应关系不是一目了然吗?红楼四大家族贾史王薛与钱塘洪顾黄钱四大家族也是相互印证,翻版而已。大观园的两期诗社,人们从曹氏及任何人的生活关系中都找不到踪影,唯独清初杭州的两期蕉园女子诗社可以与其媲美,因为洪妻就是诗社中人,诗社中坚林以宁还是洪昇的表妹。大观园与西溪的关系自不待言,土默热红学有大量文章考证,单说秋天“棹雪而来”,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西溪美景,没去过的人无法体验其中无穷韵味,是洪昇著作权的强有力证据。素材来源是土红研究中比较多的课题,难以尽述。
秋雪庵观芦图
七,批语
关于红楼批语,遭人诟病最多。找不准作者原型,当然会认为伪批,无需多辩。绝大多数批语与最早的版本同时存在,这是不争的事实。找准了作者,批语的真伪也就明晰可辨。我们发现,批语中凡论及作者个人言行的,必与洪昇有关,这里也可举几例:批语:“盖云学海文林也”,视全清,称“学海”者唯洪家,毛先舒有云:“子家素号学海”。批语:“《女仙外史》中论魔道已奇”,看清初,评批《女仙外史》者唯洪昇耳。批语:“南汉先生句也”,南汉者谁?洪昇学生沈用济也,有沈诗为证:“埋香传南汉”。批语:“盖因作者实因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闺阁庭帏之传”,这里“鹡鸰”“棠棣”皆为兄弟遭难之意,而洪昇兄弟“家难”是史实记载,并有洪诗为凭:“空桑城外鹡鸰飞,.......并肩他日拜庭闱”。批语:“三十年前向余作此语之人在侧,观其形已皓首驼腰矣”,曹雪芹三十来岁已“皓首驼腰”未免未老先衰,不符常情,而洪昇此时年近六十,孰真孰假,读者自鉴。批语:“怪道今时以收纳门生为幸”,曹氏从无收徒之说,洪昇回杭定居后正是以收徒讲课为生,沈用济、汪熷、王百朋、伊洄、吴梅等数十位有史料记载的清人皆为其门生。还可以列举十条、八条,这些批语所记作者言行,与洪昇史料记载互为引证,充分说明了问题。
红楼批语
八,习惯用语,相同文字
《红楼梦》里众多独特文字和用典都可以在洪昇《长生殿》及其著作里找到相同的踪迹,如:也未可知(此语“百度”称首出之《红楼梦》,实乃《长生殿》)、何以克当、告了消乏、奇缘、情根、卿卿、乘除、撺掇、绳床、潦倒、无稽、黼黻、白玉床、名利场、眉黛颦、槁木、参商、玉带、阆苑、韶华、清芬、蘅芜、三径、造化、齐纨、金貂、槛外、喧阗、冰弦、私祭、樗栎、罘罳、弄玉、回风舞雪、秦人旧舍、蕉叶覆鹿、等等等等,不胜枚举,就是许多诗词,也几乎一模一样:丰年好大雪/果然好大雪,一夜北风紧/忽然一夜北风起,湘江水逝楚云飞/楚雨湘云塞雁飞。有兴趣者可两相比较。
九,创作实践
众所周知,《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世界名著,其知识储备、艺术造诣皆到了古典文学的顶峰,是不可能由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完成的。洪昇因世代家风,从小好学,名师授业。十五岁诗鸣钱塘,二十岁已出诗稿,如《诗骚韵注》等,一生多产,著作等身。其老师皆为清初诗坛名家、领袖,如陆繁弨、毛先舒、朱之京、王士祯等,其友人更是大家,如朱彝尊、施闰章、梁清标、李天馥、毛奇龄、毛际可、赵执信等,也有同时代顶尖画家、数学家、郎中、僧道等杂家。其诗、词集大多散佚,只留下《啸月楼集》等三种,剧作三、四十种,唯留《长生殿》、《四婵娟》两种。但《长生殿》的成就可以说达到世界戏曲史高峰,至今难以超越。这样的艺术造诣、创作实践,符合撰写《红楼梦》的必要条件,决不是曹雪芹之类无一文字可对比的天才神仙式的推测,是有章可依、有迹可循的科学论断。洪昇四十五岁左右回杭,至六十岁去世,约有十五年左右的时间为空窗期,只出了一个短剧《四婵娟》,这与洪昇的高产创作境况相悖的,况且,这个年龄段正是一个作家世界观日臻成熟、艺术创造力更趋完善的时期。所以说,洪昇有充分的原因、充分的时间、充分的能力历时十年创作《红楼梦》,是符合客观事实的。
洪昇
十,生活轨迹
洪昇作为一个诗人、戏曲家,同时又是一名太学生,在京城求学、生活二十五年之久,其中多次往返于京、杭两地,还游览、避难多处胜地和异乡。他身处“家难”,一生漂泊。除了有“备极坎壇”之称,最多的是冠以“潦倒”符号,自谓“潦倒蓬门历岁华”、“潦倒谁承菽水欢”,身后友人郑景会总结道:“潦倒名场四十年,归途竟作水中仙”。这与《红楼梦》开首作者自喻“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是合情合契的。书中标示的真实地名,如姑苏、维扬、京口、胡州(湖州)、毗陵驿等地都曾留下洪昇的脚印,读读他的诗集便知此言不虚。“三生石畔”是他的出生地,大荒山无稽崖即盘山砂岭,洪昇曾专撰《驳<名胜志>》一文,批作者明人曹能始之“无稽”。洪在京城生活二十多年,是人的一生中最易吸收新鲜事物的青壮年时期,自然熟悉当地的语言、风俗,是《红楼梦》南北语言交融的必要条件。反观曹雪芹等人,却缺乏这些必然因素。有人为了让曹雪芹也能熟练掌握江南语言,竟然“考证”说曹是在京城做生意的苏杭人那里学来的口语,也有人声称其主张的著作权人娶了苏杭籍老婆而学会了江南方言,其荒唐可见一斑。洪昇削籍回杭后,除了收徒授业维持生计,就开始撰写《红楼梦》。这在他与友人交往和诗信中都有流露,这里可以三件史料为证:一,洪昇去世前两年,好友朱彝尊曾题赠洪诗一首,这诗非常有名,为朱诗集必选诗,诗名《题洪上舍传奇》,全诗曰:“十日黄梅雨未消,破窗残烛影芭蕉。 还君曲谱难终读,莫付尊前沈阿翘。”可以肯定地说,洪的这部书,决不是《长生殿》,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旧作了,天下大演,洪因此被贬。朱说难过得读不下去,劝洪不要让其演示于众。这只能是《红楼梦》。这里的“传奇”是双关语,即可以指戏曲,也可以是小说。二,康熙三十八年,洪四十五岁上,著名作家诸人获托其为《坚瓠补集》写序,洪欣然应允,其中有言:“余浪游十余年,以客座所闻,亦欲笔之成帙,而性懒善忘,忽忽暮年,迄无就绪。”这话充分说明洪欲将过去所见所闻写成书,只是尚未完成而已。三,洪去世那年,携“稗畦行卷”至友人曹寅处,曹题《读洪昉思稗畦行卷感赠一首兼寄赵秋谷赞善》一诗赠洪,其中有云:“称心岁月荒唐过,垂老文章恐惧成。”也可以肯定,“垂老文章”不可能是《长生殿》,那是洪青壮年时的成名作,也就是说“稗畦行卷”不是《长生殿》,那究竟是什么书呢?就是《红楼梦》原稿,是洪昇托好友择机刻印成书的,只不过洪尚未归家,途中溺水而亡。《红楼梦》原稿从此遗落于曹家。周汝昌《红海微澜录》曾言,如将此诗题目掩去,是曹寅写给曹雪芹的也会有人相信。以上三例,可证洪昇撰写《红楼梦》的运行轨迹, 是符合《红楼梦》产生的客观条件和真相的。
朱彝尊像
自《红楼梦》诞生以来,红楼之谜就伴随着红学研究始终存在着,从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答。曹学形成后,似乎解决了作者问题,一些红学权威时不时地会出来高呼一声:“曹雪芹著作权不容否定!”但底气从来不足,因为它没有解答“曹雪芹究为谁子”的问题。曹雪芹如果笼统地作为一个作者名,是可以成立的,因为曹可以代指任何一个著作权人。但曹雪芹作为一个独立的、真实存在的《红楼梦》著作权人是难以成立的,因为曹家在所有史料中并无此人记载,曹也没有留下任何文字可以作为《红楼梦》著作权的佐证。现在的曹雪芹独立人资料形成是推演、臆测的产物,不能作为著作权人的法定证据。曹学还有一个致命问题,它所有的考证范围是脱离《红楼梦》本身的,无论是时代背景、创作动机、素材来源都没有围绕《红楼梦》展开,因为没有曹雪芹的任何生平资料,不是将曹寅拉来说事,就是猜测,围绕红外学转圈圈,产生了一大堆曹雪芹家世考证,但没有任何材料与《红楼梦》有关。而土默热红学恰恰相反,以上的每个主题都紧扣《红楼梦》文本,将《红楼梦》作为普通的世情小说来阅读,按照小说创作的一般规律展开研究。《红楼梦》是通俗易读的社会小说,不是历史书。书中人物是虚构的,又有现实中真实人物的影子,这是社会小说创作特点,就按小说创作规律来解析。土默热红学导向正确,解析合理,体系科学,一切皆能自圆其说。在此基础上,洪昇著作权人应运而生,坚如磐石,经得起时间检验,历史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