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38章《上德不德》悟读述杂【38】
01
—
原文
上德(具有上乘之德的人)不德(不知自己有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自以为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顺其自然)而无以为(刻意表现自己的德),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伸出)臂而仍(拽,迫使别人服从)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不足)而乱之首。
前识者(所谓有先见之明),道之华(虚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立身敦厚)不居其薄,处其实(朴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去浮华之礼,求朴素之道)。
02
—
诗解
上德不德德无盈,
可道非道道无名。
最美莫如处其实,
至极还是象无形。
03
—
悟读
满襟和气春如海,
万丈文澜月在天。
本章为《德经》之开篇。如果说《道经》主讲宇宙本源万物运行之天道,《德经》主讲则是人德。道为德之本,德为道之象。天道与人德,老子之两大核心观念。
道有三个层面:修行修炼、天地之道和自然之道。通过修行、修炼的技巧可以认识天地之法则,进而体悟宇宙人生的自然之道,达到超脱的目的。这三个层面是递进关系。唯有自然之道,才具备被人信仰的高度和深度;唯有天地之道,才具备被人奉行、被人传播的价值;而修行只是一个过程与方法。
本章阐述了道德仁义礼的关系。道者,无为无不为;德者,无为且不刻意而为;仁者,有为但不刻意;义者,有为且刻意;礼者,有为且迫使人为。
在老子看来,仁、义、礼都是虚伪的,甚至连刻版的德都是浮华的。人们应当知此,敦本务实,去杂存精,道法自然。不被世俗的分别心,虚伪的人生观所扰,做真实的自己。
谩道诗名出,何曾着苦吟;
忽来还有意,已过即无心。
此唐朝诗人齐己之《山中答人》。莫说我已享诗名,我何曾为诗费神。诗句忽来算它有意,诗兴已过我即无心。
齐己该诗,表现了他对诗之禅意。齐己作诗,不同贾岛之反复推敲,他漫不经心不为诗名,凭的只是诗兴。诗兴乃身心之外物。诗兴来了,将诗写下;诗兴已去,不追不寻。
我欣赏的是他这种无心恬淡之境界。
这个世界,俗人俗物太多,真正得道之人永远不会因为这些伤了自己的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