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正:永远的故乡——商都
我出生在桑干河边,但真正的故乡却是商都。在那里,我整整生活了四十个年头,几乎把所有的生命光华都交给了她,而她也蕴涵着我多彩的人生。所有这些,都已经被时光制作成美好的图象,珍藏在我的心底。曾经的老熟人,老街坊,老院子,那怕是一棵树,一眼井,一个店铺……经常在我记忆的海洋里徘徊,让我由不得不用心去触摸它——
一
我是八岁来到商都县城的。严格地说,这是我人生的真正开端。那一刻,站在陌生的街道上,我不知道哪里是我的家。曾经的那个家消失了,往日所熟悉的一点一滴,一丝一缕都失去了踪迹。依次走进眼里的,是一条条街巷,一排排房屋,还有密密麻麻的行人……而这里却是我们一家要落脚的地方。哦,这里有河吗?有青纱帐吗?有葡萄树、杏树吗?目光惶惶地移动着,宛若一只迷路的小兔。这时,眼前出现了一位老太太。这是你姑姥姥,家就住在这里。母亲说。我当即收回目光,在姑姥姥的身上浏览着。姑姥姥中等身材,穿着一身黑衣服,用带子打着裹腿,脑后梳着一个黑得发亮的髻。就在我端详她的时候,她已经踮着小脚,走上前来,牵住我的手,领着我和母亲朝她家走去。
姑姥姥的家在七台南面的一条小巷子里,单独一个小院,格局很像桑干河边的四合院,只是不太规正,房舍也矮,因为缺少砖瓦,所以少了河北农舍那种古色、典雅,但这却是我们一家人初到七台安身的地方。
开始,我们与姑姥姥一家人挤在一条炕上,很快地,姑姥姥便把一间柴房腾出来,打扫干净,盘了炕,垒了锅台,母亲把房子里里外外粉刷了一遍,我们就住了进去。至此,一家人才算彻底安顿下来。
我们的“新房”空间很小,可利用面积最多不过八、九平米。刚刚粉刷过的墙壁,与屋顶上被烟熏火燎过的黑溜溜的椽子、栈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屋顶没有天花板,用柳笆做成的栈子裸露着,缝隙里不时有虫子或别的什么掉下来。但不管怎样,我们总算有了自己的家。
与姑姥姥家这些房子排列在一起的,是同样用黄泥巴筑就的院子,按着房主的姓氏,各有各的名称。每个院子里,大约都住着七、八户人家,典型的大杂院,独门独院的在这里找不见。这些院子挨挨挤挤的排列在一起,连缀成一条不足五百米长的巷子。窄窄的路面,豁了牙的土墙,将它装饰得如同一位涉世很深的老者。显然,这是一条老街了。
我们住的姑姥姥家的院子,也是一个大杂院。住在这个院里的人家,户主有食品公司卖肉的,木业社做工的,在税务局工作的,西房住着一个男戏子,东房住着抗美援朝的老革命,我父亲是华纱公司的一个小职员。而作为房东的姑姥爷,却是一个正二八经的城郊农民。
我家的位置,是正房最西边的一间。屋前有块巴掌大的空地,每天都洒上水,打扫得干干净净、光光溜溜的。到了晚上,一家五口人便挤在一条小炕上睡觉。后来,我又有了弟弟妹妹,小炕再也容纳不下了,父亲便在锅台上为我们搭铺,几块木板拼凑在一起,算是一张床,晚上搭,白天拆,很像走村串乡的社戏台子,人躺上去,稍微动一动就“嘎吱”“嘎吱”地响,我就和妹妹们睡在木板床上面,有时一合眼,恶梦便扑到了身上。本来用作消除疲劳的时光,却成了我们的负担。那时,渴望能在炕上睡个安稳觉竟然成了我和妹妹们的奢望。
大杂院里,一吃过晚饭,从各家溜出来的孩子,大大小小的,就在院子里汇合起来,在四角的天空下玩得昏天黑地,哭闹声,嘻笑声把整个院子都快要吵翻了。忙昏了头的母亲们,听见孩子们的哭闹声也懒得去管。因为她们早已习惯了这种闹混混的阵势,该做什么依旧做着什么。夜深了,玩累了的孩子们,各回各家安静上一夜,第二天,照旧昏天黑地。我从小胆小、腼腆,不愿和孩子们扎堆儿。想玩的时候,就把母亲的围裙一扎,长袄一披,独自在院子某个僻静的角落里,甩长袖,走碎步,表演着一场无伴奏的“独脚戏”。可只玩上一会儿,就匆匆地卸了装,向屋里走去,因为母亲身边还有许多活儿等着我做呢。洗衣服,做饭,挑水,买米买菜,或者到地里楼柴禾,挖野菜,刨山药,只要是力所能及的活儿,没有一样不做。因此,不能玩得太久。我后来所具有的责任性,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
陌生的街巷,新家,大杂院,无伴奏的“独脚戏”;第二故乡的最初,就这样牢牢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二
在故乡,最难忘的是那段充满艰难和欢乐的学习生活。在我九岁那年,父亲把我送到一个当年叫“二初小”的学校,起名“素珍”,交给了一个叫王玉莲的女老师,这便是我学习生涯的开端。二初小座北朝南,校园不算大,东墙紧挨着我家西墙,一出家门,用不了几分钟就走进了校门。王老师皮肤白皙,温柔和蔼,一笑,洁白的牙齿就露了出来。她教学很认真,尤其是教汉语拼音,有一套独特的方法。直到现在,我查字典,打电脑,发信息,汉语拼音用得很熟练,与这位启蒙老师有很大的关系。在我读三年级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语文老师,叫林淑梅,林老师文静、大方,带着一副眼镜,课讲得特别清楚、明白,同学们都爱听。至今,她那又脆又甜的声音还清晰地保存在我的脑海里。我后来所以喜欢文科,并最终走上了文学路,与林淑梅老师不无关系,因此对她的记忆特别深刻。不久,因为要上高年级了,二初小没有高年级,我便到了平安小学。这个学校在老街的西边,距离我家大约有半里多路,班主任是翟新民,翟老师除了担任我的班主任以外,还教我们语文课。有一天自习课,翟老师让我们默写白居易的《卖炭翁》,老师布置了不一会儿,我就写出来了,而且字迹工整、清晰,一字不落,连标点也不错一个。翟老师看着我的作业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为了这件事,他在不同的场合下多次表扬过我,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正赶上全国闹饥荒。每天母亲得去收割完的田地里捡拾可以用来充饥的东西,我们才有饭吃。但多数情况下,母亲带回来的都是灰菜、苦菜、沙蓬、蒲公英、车前子、扁珠珠、河蓖梳等等这些人可以食用的野菜。所以,我经常饿着肚子去上学。当时,除了母亲以外,我和二妹素梅也是家里挖野菜的主力队员。每天一放学,俩人就挎上筐子,拿着铲子,相随着出了城。等到了地里以后,猫着腰,东瞅瞅,西看看,极力捕捉着那些野菜。挖回来的野菜,好的,人吃;剩下的,喂猪。当时,母亲在院子的西南角上搭起一间猪舍,每年养一头猪。等猪长大以后,就卖掉,一头猪能卖几十元钱,母亲就用这几十元钱来贴补一家人的生活。父亲则在城外的一条沟里种上了黍子。秋天,黍子收获了,我们都很高兴。我和父亲拔起黍子捆好了,准备第二天用木板车拉回家去。谁知,等我和父亲到了地里,黍子早让别人拿走了。“唉,不管谁拿了都好,这年月!”父亲说。这样,一家人就只能吃粮菜参半的饭了,所谓的菜,主要就是野菜,真正的蔬菜很少。但是由于母亲做得精细,我们吃起来还是很香的;除了自家人吃以外,还常常给邻居们送一些品尝。逢到这时,我便东家进去,西家出来,完成母亲交给的任务,虽然跑得腿酸,心里却也快活;而母亲与邻居们的友谊也就通过这些苦菜团子、灰菜饺子牢牢地确定下来。
那时,日子虽然苦,但我在学习上却很认真,因此一直是班里的好学生。除了学习,就是童心的快活和烂漫。因此,对它的记忆特别深刻。但是很快地这种快活和烂漫就过去了,代之而来的是紧张而艰苦的中学生活。我就读的学校是商都中学,这个学校1952年建校,是当时全县唯一的一所中学,坐落在县城的东北角上,全校设六个高中班,十二个初中班,学生、教师、后勤人员将近一千人。校园很大,有好多排教室,我所在的初中四十一班的教室在第二排。教室东面是学校的菜园子,供应住校生和老师们吃的蔬菜,就是这个菜园子里生产的,同时它也是我们上劳动课的课堂。各个年级的学生轮流着到园子里浇园,除草,施肥,割菜。虽然累,但也不乏收获和情趣。学校的最北面是一个操场。我入校时,操场正在扩建。用作修建操场的土地是一片刚刚收割过的庄稼地。旁边高高的土墙上,筑着一排窑洞,那是学校养猪的地方。每天课外活动的时间,我们就集中在这片松软的土地上,把带着茬子的土挖起来,一筐一筐地运出去,再把地铲平、压实。新扩建的操场很像一个圆形打谷场。因为它在校园的后面,我们叫它后操场。操场由三部分组成:刚刚修好的活动平台、跑道和原先就有的篮球场。其中圆形平台是田径活动的场所,周围是一圈四百米长的环形跑道,用作径赛。篮球场则有两用,打篮球,做广播体操。课余时间,我们就在后操场活动。届时,操场上便人影绰绰,在有节奏的旋律中,抬头挺胸,弯腰踢腿,一如雄鹰展翅。操场的东北角上,长着一片杏树。一到春天,杏花便白茫茫的一片,像浮云似的在眼底弥漫着,浓郁的花香,不断地招引着四面八方的蜂儿们、蝶儿们;杏花间,蜂嘤蝶舞,鸟雀啾啾,喜鹊喳喳,宛如一幅闹春图。少男倩女在花朵织成的云霞里时隐时现,孩子们则缱绻在林间嬉戏。常常有人手捧书本,在杏树下背诵课文,念俄语单词,看小说。花团锦簇中,浮动着《荔枝蜜》的馨香,《荷塘月色》的凄美,还有《背影》的温馨以及《海燕》箭一般的穿越。美好的文字伴着青春的律动,引导我们准备着未来。
白天,校园里充满了欢乐,晚上却是另一番景象。一间宿舍,南北两条大炕,凹进去的炕洞里塞满了麦秸,上面铺着的毡子、皮褥子或者棉褥子,分别昭示着主人的家庭状况:殷实、富裕或者贫穷。一条炕上睡十几个或二十多个人,连翻身都困难。最难耐的是冬天,偌大的宿舍里只有一个火炉,墙上镀着一层厚厚的冰,一脱衣服,寒气即刻便裹住了全身。起床时,褥子和墙皮粘在一起,费很大的劲才能撕扯开,两条腿冰凉而麻木。有人在吃干炒面,突然“噗”地一下,喷了老远,满宿舍的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欢乐,被赋予了另一种含义。但是这种欢乐不久就随着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而结束。至此,我在商都中学整整生活了三年,聆听了十几位老师的教诲,结识了四十多名同窗学友,可现在就要离开它了。作别,是一种留恋和痛苦,更多的是无奈与迷茫。这是七月里的一个黄昏,旖旎的晚霞,一抹一抹地堆积着,仿佛艺术大师的经典之作,悬挂在西天上。瑰丽笼罩下的校园,宁静而安详。站在用红字写成的“初中四十一班”的教室门前,我的脑海里呈现着一个由许多往事组成的完整的过程。现在我要与它作别,透过窗户上的玻璃,可以清楚地看见我的课桌洁净光亮,昨天,临离开教室时,我给它作了最后一次整容,现在它正干净整洁地立在那里,仿佛在思考着什么。忽然,一股香味儿钻进鼻孔。哦,那是徐徐的夏风送来菜园子里的清香。抬眼望去,后操场空寂、旷远,以往翻飞着人影的平衡木、跳马、单双杠,现在都静静地歇在那里了。耳边忽然响起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跟着,眼角便有东西热热地流了下来。
是的,在我的脑海里,永远都镌刻着那个美丽的黄昏,那绯云笼罩下的一排排教室,宽阔的操场,翡翠般的菜地……它留下了我太多的记忆,太多的承载,在我的母校:一所普通的县城中学。
三
离开商都中学以后,我正式步入社会生活。首先接纳我的是一个偏僻的乡村——商都县大黑沙土乡杨柳湾。我的身份是:知识青年。在那里,我脱下身上的学生服,换上了农民的服装;以往握钢笔、三角板的手,现在握起了锄头、镰刀;以往孜孜不倦地从书本里探索、汲取知识,现在开始与土地切磋、商量。我们在春天播下籽种,便盼望着秋天的成熟。当麦浪滚滚的时候,我和乡亲们淹没在麦田里,双脚踏着滚烫的土地,汗水一滴一滴地掉在泥土里。这时,只有这时,才真正体会到唐朝诗人李绅的《锄禾》所蕴含着的意义,“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起早贪黑,播种、除草、收割、脱粒,从种到收,投入的都是辛劳和汗水。久而久之,那里的一切——花草、树木、蝈蝈、乡间小路、打谷场、碾房……都存放着我的情感。直到今天,只要一听到那熟悉的乡音,心头便马上一热,跟着,记忆便汹涌起来:那片黑黝黝的土地,那些肩上永远扛着农具、赤着脚的农民,那雨后的水洼边一声声蛙鸣,那簌簌的秋风送来的打谷场上的麦香,那一派沉浸在黄昏里影影绰绰的和谐,夜空中,闪亮的星星……虽然时光已经过去了几十年,杨柳湾却永远驻守在我的心里。于是便有了散文《镌刻在心底的岁月》、《杨柳唤我回故乡》、《红豆情》。我把对第二故乡的思念变成了美丽的文字。
在艰苦的岁月里,我有了自己的家。这一年,我结婚了。我穿着母亲为我做的兰花衬衫和一条藏蓝色人造棉裤子,与爱人一起从县城出发,向我自己的家走去。一路上,没有鲜花,没有红地毯,也没有喜车……只有天然、朴实和大方。二十里乡路,平常、自然,连缀着新奇、温馨、甜蜜。这个家,坐落在乡下一个只有十九户人家的小村子里。离村子不远处,有一座山,形状很像一个元宝,所以叫元宝山。院子里是几间土房子,角落里是黄泥抹的鸡舍、猪圈,从墙角伸出来的一朵朵粉红色的牵牛花,茅厕边一墩子翠绿的马莲,房顶上的蒿草蓬蓬勃勃的,摇晃着,显示着乡间的生机和活力,再就是半院子的柴禾了,它让人很自然地和温暖联系在一起。面对困难,贫穷,我用柔弱的双肩,与丈夫一起撑起了这个家。我把新婚的脚步落在元宝山下,把爱情的浪花泼洒在不冻河畔;在艰苦的日子里,扛着艰难,一路走去,最终赢得了辉煌。期间,上帝送给我一件最好的礼物:一个聪明、漂亮、白嫩如雪的女儿。从此,元宝山下便留下了我不老的情结,当年,这些是苦涩的;现在,它已经带着温馨和美好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四
人到中年,丈夫在故乡走上了县里的主要领导岗位。期间,他的足迹踏遍了家乡的每一寸土地,领导乡亲们发展了十万亩水浇地,给偏远山村通了电,让许多荒山荒坡披上了绿装。在城郊建起了规模可观的蔬菜大棚、温室,商都由此而成为闻名遐迩的蔬菜市场。曾经一直遭受山洪威胁的西山流域,现在已是绿茵丛丛,从根本上消除了水患。许多企业都与全国大型企业实现了横向联合,从城镇到乡村都建起了集贸市场。许多贫困家庭子弟、孤儿,都有了工作。可他却什么荣誉也不要,应该得到的利益,也让给了别人。孜孜以求的只是永不衰退的乡情。
丈夫回到县城的第五个年头,我也从乡下调回县城的一所小学任教。自此,才结束了整整十年的乡村生活。我在故乡做了十八年教师,期间,我把爱心都倾注在孩子们身上,十八年究竟培育了多少学生,我没有计算过,可我的学生离开我后,许多人考上了大学,有的还读了研,这使我倍感欣慰。也使我深深地感觉到当教师的岁月是我人生长河中,最芬芳、最自豪、也是最充实、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在故乡的那段日子,最让我怀恋不己的是我的故居,这是三间一般的砖瓦结构,只有九十多平米的平房。屋里,水泥与小石子搅合在一起磨平的地面,暗灰的底色夹杂着白色的斑点,犹如雪花洒在地上面。木头格子窗户上面挂着一层素花布窗帘。请木匠打的几件漆成桔黄色的家具,有一种自然的暖色调。两个卧室,一个比一个小。老式的暖气片上,覆了一层白色的布罩子,显得整洁而美观。院子里,南面有几间小房子,里面存放着一些杂七杂八的生活离不开的东西。东面,栽了两棵果树,一棵叫“一二三”,一棵叫“黄太平”。果树边上有几棵大丽花,花期能从夏天延续到深秋。西面,后来又补栽了丁香、刺梅,还有朋友送来的几棵山丹花。夏天,菜绿了,花开了,树上果子熟了,院子里便姹紫嫣红,香味四溢。最是那个月亮门,月牙儿似的弯在那里,每次经过它的时候,都会感到一种温馨和熨帖。那时,丈夫是县里的最高长官,在故居接待过许多的人,工人、农民、干部、学生,还有刑满释放人员,慕名而来的普通百姓。他和干部们触膝谈心,教给他们怎样做好工作;帮助贫困子女入学,让他们走进大学校门;为农民设计致富蓝图,想方设法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故居的面积,远远不及它的胸怀;它普通,可有过许多感人的事情;它简朴,却充满大方、关心和爱护。它没有一点奢侈,更不见一丝豪华,但典雅的底色上,随时都会酝酿出浓烈的气氛。与此同时,它也是我情感的寄托。在故居,我的两个女儿,先后走出去,飞向了远方。它蕴藏着两个女儿的故事,是她们成长的摇篮。如果说故乡对我的影响像山一样高,海一样阔,天地一样长久。那么,故居便是一棵常青藤,柔韧的枝蔓从庭院的角角落落伸出来,与故乡的丝丝缕缕,扭结着,缠绕着,渐渐地伸向远方。因此在离开它的日子里,经常能听到它深情的呼唤,那一声声呼唤里,饱含着浓浓的乡情。于是,我便有了散文《故居情思》,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浸透着我对它的思念。
五
离开故乡以后,每年的清明节,我和丈夫都要回故乡去祭奠故去的长辈们。其时,元宝山下,纸钱、纸衣服,便化作一片片黑色的思念,在坟地的上空盘旋着,萦绕着。随着纸钱的飞舞,被艰难压弯了腰的婆婆便披着满头的银发出现在我的眼前。婆婆生前一直过着苦日子,但却教育孩子们无论多么困难,都要好好读书,好好生活。儿女们没有辜负母亲的希望,经过一番艰难的拼搏,一个个都过上了好日子。而公公是啥模样,却说不上来。我未见过公公。只是听丈夫说,公公不大爱说话,但识字,诚实又明理,喜欢看古典小说。每当老人坐在炕头上盘着腿看书时,儿子便坐在旁边和父亲同读一本书。因此,丈夫在很小的时候,就阅读了《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西游记》,这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站在公婆的坟墓前,可以清晰地看到远处的元宝山和眼前的那条不冻河,把目光再拉回一点,就可以看到类似废墟一样的故居。哦,聪明的祖宗,竟然为自己选了这么一块坟地:头枕元宝山,脚踏不冻河,登高望远,极目四方,眼前身后,尽收眼底。不灭的灵魂,守望着曾经耕耘过的土地。几十年来,家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了干部、作家、研究生;有在皇城根儿工作的,有的走出了国门。恍惚间,似乎听到了祖宗于九泉之下发出的笑声。他们活着的时候,没有温饱,没有享受,只知道勤劳、节俭。但却给儿孙们留下一笔不菲的财富,这财富便是闪光的品德。父母生前的梦,在儿子的手里变成了现实。我们这辈子就这样了,以后看你们光宗耀祖吧。婆婆曾经这样说。现在不就光宗耀祖了吗?
从坟墓上回来以后,我们坐在村里一位嫂子的热炕头上,把带去的食品摆在一张非常熟悉的炕桌上,与乡亲们围在一起,吃着,喝着,聊着。随后,丈夫便从衣兜里掏出一叠钱来,给孤寡老人们每人一百元,表示我们的心意。我们回来一趟不容易,老人们见我们一面更不容易。他们看着丈夫说,比原来魁梧了,真像个大官,不管什么时候也对人总是那么好,还是爱吃莜面,没有忘本啊!从小就是好样的,到底成气候了,连种地的事也比咱们知道得多,这书没白念啊!丈夫则大声笑着,一个劲地给人们碗里夹肉夹菜。故土热,故乡情啊!
是的,太多的情结,让我无论走到哪里,身在何方,都记着故乡的山,故乡的水,带着故乡淳朴、厚重的美德,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
六
因为我是很小的时候来到商都的,所以对旧时的七台镇记忆很模糊。印象中,它城廓很小,但厚厚的城墙仿佛有述说不完的故事。那时,我常常穿过城墙,在南门外的水滩里捉蝌蚪,采水草,到西门外的杨家地割马莲、摘马兰花,到东门外的田里挖野菜,回家的路上,心头溢满了光彩。从古老的戏园子里传出的山西梆子唱腔、神秘的大庙里青面獠牙的神,诱惑着我好奇的眼睛,让我流连忘返。沿街,冠大如轮的杨树根深蒂固,每一片树叶上都托出一片美丽。穿越隆盛街时,可以确切地感受到小镇的繁华,这里商家云集,店铺如林,棉布、百货、五金、副食,样样齐全;刻字社、修表店、钉鞋铺、修车摊、笼箩铺,五花八门。不时有货郎挑子清脆的拨浪鼓声掠过,牵动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有时我会去干货铺,用凑起来的几张一分钱的纸币买一个香酥的锅盔,然后躲在一个僻静的地方,香甜地吃着。在故乡的几十年里,莜面和山药改变了我先前吃玉米甜瓜的肌体;朔北的风力变换了我桑干河边软软的语音;不冻河的水为我的血脉注入了新鲜的浆液,我就是在这种熏陶下,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商都人的。后来,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城墙渐渐消失,城区不断扩大。现在,一个新型的七台镇正在掘地而起。日渐增加的楼房,汇成了楼群,除了供居住以外,还承载着各种经济开发项目。一条条大街平展、通畅,街市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新城、旧城,统一、和谐,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新城为人们送来亮丽,旧城让人们浮想联翩。在乡下,山沟旮旯架起了电缆,许多村子通了汽车、火车。“自走式喷灌圈”开发着万亩马铃薯,一到秋天,八角瓜、洋葱、甜椒、香瓜、小苹果堆满了场院,然后便源源不断地走向外地。一曲《可爱的商都》唱出了人们的心声,也将故乡永远定位在商都人的心中!
绿绿的元宝山几多传说
清清的不冻河一路欢歌
可爱的商都富饶美丽
大地流淌多彩的收获
蔬菜青青万亩翡翠
丰收原野千里金波
瓜果飘香红霞朵朵
洁白的牛奶汇成银河
你是塞北明珠一颗
绿绿的元宝山几多传说
清清的不冻河一路欢歌
昔日的商贸繁华之地
改革潮起红日喷薄
风机旋转像玉兰绽放
高空焊接像夜空焰火
工业园区一幅巨画
城乡繁荣天地人和
啊商都可爱的商都
你未来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这就是商都,一片养我成人的热土,我永远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