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醉乡土』王树淼丨一元 理 发 师
一元理发师
王树淼
博野县王庄村有个1元理发师,那就是十里八村都知晓的王黑慈。
小时候,他家里贫困,有一次他去集上理发,人家嫌他给的钱少,不让他回家。后来大人去了交足了钱才回了家。
王黑慈闷了一肚子气,决心要学理发。
十六七岁时,他借钱买了一把推子,先在自己头上试着练习,再给本村和亲戚家的小孩子们练,慢慢地技术提高了。他东借西借买了剃头刀、梳子、脸盆、烧水的火罐、凳子、手巾、围布单等。经过几年的坚持,还清了所借的钱,更重要的是理发手艺大有提高,从单纯用推子推头到剃头、刮脸、刮胡子、掏耳朵、剪鼻毛,还学了一套清目的技术,和头、面、颈、肩等地方的按摩技术。
王黑慈不仅剃头技术高,还认真细致,说话和气。
有一次有个老头有趣地说,剃头发可以,别削了脑瓜皮或是把耳朵削了!
放心吧,保证让你高兴!只见他,唰,像是镰刀割草,不一会工夫,干净利索地剃完了。围观的群众纷纷叫好。临走时,老人说,很好很好,爽快极了,从来没这么痛快过,以后该剃了还找你!
生产队时,公社派他上水库为人们理发,不收钱,按整劳力记工分。他放下剃头挑子,包装好使用工具与劳动大军来到工地。修堤坝人员很多,人们大都集中到中午或晚上来。中午他顾不上吃饭,晚上顾不上睡觉。大小领导也去理发,常常赞扬他,修水库大坝也有你的贡献。
王黑慈的理发剃头手艺有名气了,收入也多了,于是说媒的来敲门。历经几次说合,与北两合王小西结婚。有时王黑慈赶北两合集,妻子也随着回娘家。一天,他在集上推头忙来忙去,妻子见顾客很多,就帮忙烧水填柴递手巾。一个等待理发的老人风趣地说,常说剃头挑子一头热,你们这是两头热呀!王小西不晓得是什么意思,就说,不光是两头热还是三头热呢!他端热水为你洗头,我加柴禾烧热水,回家还有一个热,就是吃热饭莱!大家一听都笑了。
近十几年来,王黑慈推头剃头还是老规定,只收1元,对儿童和年老体弱者免费。有的人觉得不好意思,就再丟下一盒烟或偷偷多放些钱。
有一次赶庄火头集,一个老妇告诉他,散集了到我家给卧床的老头子理理发吧,并告知什么村什么名字。那天正赶上顾客特别多,他一直干到下午4点才收工。他拾掇起挑子来赶到那人家里。老人不能动转,家里人扶着老人,洗头剃头费劲不小。老妇赶紧端上热面条让黑慈吃。他说家里人等急了,抽腿便走。老妇拿出钱来追上去要给,他说,老人理发不收钱,他是卧床不起的老人,更不能收钱了,这是我的规定。
如今,王黑慈87岁,不去赶集理发了,但对于上门来理发的仍有求必应。
本作品经过作者授权,其它媒体刊物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技术编辑:庞里地 郭瑞霞
文字编辑:王淑英 郭瑞霞
深入挖掘博野历史,传播乡土文化。博野数千年往事钩沉、无数古今名人、妖娆的民间传奇、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尽在“我醉乡土”逐一展现。
投稿须知:
1. 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来投。作品要求原创,不存在抄袭或者盗用他人作品情况,杜绝任何侵权行为。
2.作品严禁内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有抵触之处。要求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质量上乘。对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将不予采用,来稿不退。
3.来稿请注明以真实姓名或笔名发表,如实名发表,作者可提供120字内个人简介及生活照一张。来稿如一周内未收到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4.邮箱投稿请在主题处采用“我醉乡土”加“作品名称”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