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当年如果没走错路,而是杀入中国,结局会怎样?

在历史上,中国第一次与西方国家交战,便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由于清朝闭关锁国,国力衰退,导致在鸦片战争中惨败。中国也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很多人对此感到不甘,幻想如果西方国家侵略时正值中国盛世王朝,那又会发生什么呢?爆史君就来给大家推演一下当年亚历山大东征时,倘若进入中国后面临的局面。

亚历山大是谁?

亚历山大大帝是马其顿国王,也是西方历史上四大军事统帅之首(另外三人是汉尼拔、凯撒、拿破仑)。他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儿子,在16岁便代替父亲统治马其顿。18岁时,他在喀罗尼亚战役中,带领联军左翼全歼底比斯圣队,使马其顿获得了极为关键的胜利。所以亚历山大帝可以算是杰出的军事天才。

亚历山大

父亲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后,亚历山大被推举为马其顿新国王。他迅速平定宫廷内部叛乱,击败各种反对势力,在公元前335年统一了希腊全境。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以“父亲被波斯人刺杀”,以及“解放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的口号,发起了东征。

亚历山大东征

而他也不愧是西方历史上四大军事统帅之首,他带领马其顿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大破波斯帝国军,横扫小亚细亚、中东、以及伊朗高原。他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埃及全境,于公元前330年吞并了波斯帝国。随后,他又一路向东,打到了中亚。公元前327年,马其顿军队侵入印度,击败了印度国王波拉斯的军队,迅速占领了印度西北部的广大地区。

亚历山大进入中国会遇到谁?

按照亚历山大的想法,他原本打算继续深入印度的心脏地带。但马其顿士兵因为常年作战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厌战情绪,加上对印度气候的不适应以及军中瘟疫横行,士兵们拒绝前进,要求回家。亚历山大没办法,只好将马其顿军队分两部分撤回。

亚历山大帝国与中国疆界

而在西撤之前,亚历山大已经打到了印度的恒河流域,与中国仅仅隔着一座帕米尔高原。如果亚历山大的军队当年翻过帕米尔高原,穿越后来的阳关地界,就会进入中国的地界。那进入中国后,亚历山大的军队还会像之前一样势不可挡么?咱们接着往下看。

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25年征服了印度的恒河流域,按照他的行军路线,如果继续向前,将会在公元前324年抵达秦国的西部边境。那公元前324年中国是什么情况呢?

秦惠文王

当时正值中国的战国时期,而秦国的君主则是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的秦惠文王嬴驷。秦国国内当时文有张仪连横六国,武有公孙衍、樗里子、司马错等百战之将开疆拓土。当时秦国已经将魏国黄河以西的地盘全部吞并,而且在黄河的东岸建立了东进的前进基地。嬴驷也效仿山东六国的君主正式称王。如果亚历山大打到秦国边境,嬴驷将会教他如何好好学做人。

马其顿方阵的优劣势

亚历山大之所以能横扫波斯帝国、伊朗高原,降服印度,主要靠的就是他麾下的马其顿方阵。马其顿方阵是早期步兵作战时的战术,荷马时代以前,西方步兵打仗杂乱无章,一窝蜂地乱冲。而马其顿方阵却进退有序,方阵中各兵种有机结合。所以即便方阵的人数少于敌军,但也能打败秩序混乱的他们。

马其顿方阵

马其顿方阵的基本队形是手持6米长枪的16人纵队,士兵与士兵之间有着较大的间隔。方阵前4-6排的士兵矛头对准前方,后面各排士兵握矛的姿势各不相同,有的倾斜,有的垂直地面。每个纵列的排头3人和末尾1人属于关键位置,通常挑选骁勇和技术高强的士兵。除了步兵之外,方阵还配有骑兵和排成松散队形的轻步兵掩护配合。作战时,整个方阵常常以坚固的密集队形跑步向前推进,就像一把攻城锤,猛烈冲击敌人的队伍。

马其顿方阵

当然,任何一个阵法都有不完美之处,马其顿方阵也同样如此。首先,马其顿方阵的防御能力很差。士兵们生存的关键,是让任何敌人都无法突破他们巨大的矛阵。一旦被敌人持剑突入方阵内部,那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血腥屠杀。其次,马其顿方阵由于人数众多,所以行动缓慢,机动能力很差。一旦后方和侧翼遭到袭击,将会有覆灭的危险。步兵方阵士兵的性命,全赖骑兵的保护。最后,方阵受地形限制。一旦进入山林、峡谷地带,方阵的效果将会急剧缩小。

秦军当时的情况

说了亚历山大的马其顿方阵,咱们再来说说秦军的情况。春秋时期,是车战的鼎盛时期,以车为主,车、步合编。进入战国后,步兵成为独立的兵种,并取代车兵居于主导地位,车、步、骑逐渐按兵种分别编制。也就是说,秦国当时有“车、步、骑”三大兵种。

秦军车兵

而在武器装备上,秦军还拥有当时令天下诸侯闻风丧胆的秦弩。秦弩手一般分两种,分别是轻装弩手和重装弩手。由于轻装弩手身上没有甲衣防护,所以他们通常用三段连射的方式摧其前锋,灭其锐气。

而重装弩手都是坐在地上上弦,一排排弩手不断分批拉弦、上箭,然后射出漫天箭雨。每一位弩手都可携带百支箭,持续作战能力非常强。据出土的秦兵马俑中的秦弩显示,秦弩重量可以达到45公斤,100磅拉力左右,射程能达到120-150米左右。

可能的结局

当马其顿方阵缓缓走来时,迎接他们的,先是一波又一波的箭雨。还未接触到秦国军队,他们至少要折损三分之一的精锐。在方阵先头部队受挫后,接下来将是秦军战车兵出场。虽然战国时期车兵已经渐渐退出战场,但以秦军保留下来的车兵数量,对马其顿方阵进行有效的冲击,将不是大问题。

秦军箭雨

很多人可能会考虑到马其顿方阵长矛的问题,但不要忘了,秦国车兵手上也是有长戟的。以当时秦军掌握的铸造技术,秦戟的锋利和坚固程度将远远超过马其顿长矛。一旦将方阵冲散,秦国的虎狼之师便会对这群西方疲兵进行收割。而且秦国还有闻名天下的铁骑,这些骑兵个个都是身高1米8,膀大腰圆,能征善战之辈。几轮冲锋下来,马其顿方阵士兵便会死伤无数。

马其顿方阵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军队数量问题。亚历山大在离开希腊时,只带走了3-4万的步兵,骑兵有四五千人,还有160艘战舰。马其顿方阵如果要翻越帕米尔高原,战舰肯定用不上了。他们征战多年,从印度过来时,全部兵力顶多只有3万多人。但在中国的战国时期,随便一场战争,动辄就是几十万人。秦军不要说出动全部兵力,就是来10万人就将马其顿方阵给包了饺子。

秦军

而且这还是明面上的实力对比,秦军将领皆是熟读兵法之辈。不可能与马其顿方阵面对面的死磕,随便从古代兵法中挑几招,就会把亚历山大揍得找不着北。毕竟兵法这玩意,当时西方人还没有概念,他们之前一直崇尚单挑。所以如果亚历山大当年如果进入中国,迎接他的将是团灭,沦为秦国的阶下囚。而西方历史上也会少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

本文由Boss爆史原创,关注我,带你一起长知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