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雍也篇(二十五)
01
原 文
雍也第六
06. 25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02
释 解
孔老师说:“践行仁德之道的君子,应当广博地获取人文知识和'仁之为人’的仁德修养,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吸取营养,参悟学理,贯穿礼的精神,使其转化成自己的才智,提升自己的仁德境界。从而在践履到仁德实践中,可以不偏离仁德中道!”
03
释 字
博
《说文》:博:大,通也。从十从尃。尃,布也。补各切。段注:凡取于人,易为力曰博。
《广韵》:博:广也,大也,通也。从十尃。
汉字“博”从古文字材料来看,“博”字所从之“十”实际上是盾牌的象形,是“盾”字之象形初文,“博”字乃是“搏斗”之搏的本字,后来“博”字被借用来表示“博大”等义,又另造“搏”字表示其本义。周的文明气象中少了人和人搏斗的血腥,多了一种博具,人们通过博弈游戏,进行切磋学习,段注“凡取于人,易为力曰博”中表明“博”含有从他人那里取得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才智之义。
畔
《说文》:畔:田界也。从田半声。薄半切。
《说文解字约注》:畔:段玉裁曰:“田界者,田之竟处也。《左传》:'子产曰: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一夫百亩,则畔为百亩之界也。引申为凡界之称。”舜徽按:畔之言判也,谓田亩彼此相连,以是为判分之际也。畔、判皆半之后增体,半者,物中分也。
汉字“畔”从田从半,是分开田地的边界。引申为边、旁边。本章是偏离界限之义。“弗畔“指合乎仁德中道,不偏离道义。
04
素 说
前一章通过宰我的设譬之问,老师的谆谆教导,让弟子把握仁者“可逝、可欺”的忠厚善良,“不可陷、不可罔”的通达智慧,让弟子体悟“仁者之智” 的“静而不伤其身,动而不害其仁”。本章继续对宰我之问进行教导,让弟子把握达成“不陷、不罔”仁者之智的路径,须从“博文致知、约礼修身”做起。老师说:“践行仁德之道的君子,应当广博地获取人文知识和'仁之为人’的仁德修养,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吸取营养,参悟学理,贯穿礼的精神,使其转化成自己的才智,提升自己的仁德境界。从而在践履到仁德实践中,可以不偏离仁德中道!”本章教导弟子君子功夫有浅深之不同,唯有着力“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充实自己的内在,才能够做到“不陷、不罔”,才能避免偏离仁德大道。
本章需要注意对“博”、“约”解读。本章中“博”、“约”对举,“约”不是“约束”之意,而是由“博”返“约”的驾驭和统领。注意“博学于文”的“文”不单单指诗、书、礼、乐的文化知识,还包括“仁之为人”的仁德修养彰显之“文”;“约之以礼”的“礼”并非繁文缛节的礼仪,而是指修身、齐家、治国之实践伦理。赵宗乙在《论语解读》中解读道:“从一般学习的角度讲,'博’和'约’是学习的两个层次。博可以是广博地获取各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广博地获取专业方面的知识,这是基础:约则是能对广博的知识融会贯通,并从中抽绎出要点,把握其精髓。苏轼尝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章学诚《文史通义·博约》中说:'学贵博而能约,未有不博而能约者也。’所以,学当先'博’而后'约’,所谓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做到去芜存精、去伪存真,最终达到'亦足以发’的境界。……自汉郑玄以来,皆训'畔’为背叛、违畔,是说不足为训。因为我们不能证明'博学于文’而不'约之以礼’,就一定会离经叛道。但仅'博学于文’则一定芜而不精,而不'约之以礼’则一定不得'中道’,这是肯定的。所以'畔’字当如韩愈所释为优,'弗畔’谓不偏于正道。”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