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低效”教学吗?【一点资讯】
如何界定什么是“好教学”?
教学也分“有效”和“低效”?
什么是“有效教师”?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如何界定什么是“好教学”发生了一场革命。按照社会的理想标准来定义好教师被证明是不现实的,而且与教师在课堂上的实际行为也不太相关。“好教学”这个术语逐渐转变为“有效教学”,研究的焦点也从仅仅关注教师转为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也涵盖进来。
很多发展因素正不断改变课堂教学的面貌,如共同核心课程标准、差异化教学、新的教育技术、普通教育课堂中的特殊群体、认知和学术语言能力,以及一些新法案的提出,如“力争上游”和“反应干预法”等,这些发展都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撰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你为迎接这些挑战做好准备,并发现其中可供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机遇。
《有效教学方法(第9版)》(上下册)一书强调四个目标,如下所示:
呈现一些有效的教学实践。
这些实践选自于最新的课堂研究,其结果从实证上明显基于研究的现代教学实践对学习者产生了积极的成效,因此可以取代那些年代久远的关于好教学的流传建议。本书的主要目标是描述这些教学实践,并介绍它们如何在课堂中使用!从而使你成为一名有效的教师。
采用友好对话的形式
来描述这些有效的教学实践。
课堂上的用语是非正式的,那么没理由用很正式的语言写一本关于课堂的教师用书。因此,本书在表述上比较直接,避免进行复杂的铺陈、不切题的讨论,或使用生涩难懂的语言。其目的就是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快速讲清要点,以便你可以立即应用这些课堂实践。
实践应用性。
本书对课堂教学的正面建议向你展示出如何使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如何管理课堂,以及如何在现今多样化的课堂中提高学生成绩。而通过课堂视频、书面的课堂对话和个案研究等大量实例,本书还以简洁、有序的方式告诉你如何实现这些结果。
现实可行性。
有些有效教学的文献过于理论化并带有臆测性,本书则描述了教师在真实课堂中的有效做法,以及他们认为什么是有效的教学实践。书中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绝不是空谈,因为大部分呈现的内容都直接来自多年的研究和对实际课堂的观察。
这就是本书的四个目标:以对话的形式来呈现和说明,如何应用有效、基于研究以及在现今多样化课堂具有应用性和可行性的教学实践。
什么是有效教师?
如果你生在1个世纪以前,那么回答“什么是有效教师”这个问题可能会很简单:好教师就是一个好人,是一个符合社会理想中好公民、好家长和好员工形象的榜样人物。那个年代里,人们评价教师首先看其品性,然后才看他在课堂中的表现。人们期待教师为人诚实,工作努力,对人慷慨、友善,对学生体贴周到,在课堂上能够条理清楚、纪律严明富有洞察力并事事尽职尽责。这实际上意味着,成为一名有效教师需要具备所罗门王的智慧、西蒙·弗洛伊德的领悟力、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学识、还要如弗罗伦斯·南丁格尔般富有奉献精神!
不过显而易见,这种关于理想教师的定义缺乏清晰、客观的行为标准,不能推以致用,也不能用于培养未来教师。
一个新方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如何界定什么是“好教学”发生了一场革命。我们已看到,按照社会的理想标准来定义好教师被证明是不现实的,而且与教师在课堂上的实际行为也不太相关。这使研究者转而研究特定的教师活动对学生特定的认知行为和情感行为的影响。“好教学”这个术语变为“有效教学”,研究的焦点也从仅仅关注教师转为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也涵盖进来。这些研究课堂行为的新方法使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成为有效教学现代定义下的核心关注点。
连接教师行为与学生表现。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者开发了一些新方法来研究师生的课堂互动模式,其目标是要发现哪些教师行为模式能促成期望的学生表现。但在揭示这些研究发现以及对教学的启示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些研究是如何展开的。
课堂互动模式。
为了收集师生课堂互动模式方面的数据,研究者经常使用一些研究工具,如图 1.1、1.2和1.3所示。这些特别的工具由古德和布罗菲为研究有效教学而设计,它们可以记录师生互动的模式。借助图 1.1的编码指南和图1.2的回应形式,观察者可以对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答复与反馈进行编码。例如,在图1.2记录的第十次互动中,一名男生没有答出问题(在“学生回答”下编码为“0”)因没回答而被老师批评(“——”)然后老师给出答案(“给出答案”)。随着互动的展开,分别进行编码,那么整节课乃至不同课堂中提问-回答-反馈的模式就被记录下来了。
至于衡量个体表扬的编码表(图1.3)观察者可以借此对教师表扬的学生正面行为进行编码(如坚持,进步,成功和好想法等),并为具体学生配以一个可以识别的数字,如14、23、6等。这张表不仅记录教师针对学生个别行为的表扬行为,还可记录行为的整体模式或序列。如23 号学生被连续表扬了两次,第一次因“成功”被表扬,第二次则被赞有“好想法”。
借助这些工具,可以在研究过程中捕捉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图景,还可把这些信息用于与学校成就相关的各种措施中。很显然,对单个班级的单次观察只能提供少量数据,难以揭示连贯的互动模式。然而,如果在不同时段对多个不同教师或学校进行多重观察,就可揭示出师生互动的连贯模式了。我们再把这些课堂行为模式与学生的成果联系起来,如随堂测试、学生项目、口头表现、档案袋评估和标准化测试,从而确定它们对学生表现的影响。
有效教学模式正是以这种方式开始进入不同研究者的视域中。如同所有研究一样,有效教学研究也出现过截然相反的结果,或者发现课堂互动的某些类型与学生成果不存在什么相关性。但很多研究发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模式持续促成了期望的学生成果,表现为学生学习动机更高、学习成绩更好、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学习技能不断提升。
现在你已经了解这些研究是怎么进行的了,那让我们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整体预览一下研究者所公认的促成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促成有效教学的关键行为
在这些研究中,按照课堂评估和标准化测试的结果,大约有10种教师行为被确定可以促成期望的学生行为。其中,有5种行为得到了研究的一致证实。另外5种行为也获得一些数据支持,而且似乎在逻辑上与有效教学有着合理的联系。我们称前五种行为为关键行为,因为它们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备因素;称后五种行为为辅助行为,它们可以结合关键行为共同发挥作用。以下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五种关键行为:
1.授课清晰;
2.教学多样化;
3.教师任务导向;
4.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5.学生成功率。
授课清晰
授课清晰主要指教师向全班授课的清晰程度如何,如下例所示:
有效教师
明确提出观点,使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易于理解。
清晰解释概念,帮助学生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
表述直接,使学生能听清楚,并避免分散其注意力。
低效教师
使用含糊、模棱两可或不明确的语言,例如“也许是”、“似乎表明”、“可能会发生”。
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子,如“有很多原因促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但其中有些原因比另一些原因更重要,让我们先来谈谈那些被认为重要的原因,但实际并非如此” 。
指令不清晰,学生常常不能理解,需要教师进一步澄清。
在对授课清晰的相关研究中,有一个结论是教师在授课的清晰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异。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清楚,直接地与学生交流,相反,他们经常不知道说什么,或讲话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或表达方式影响了其讲话内容的清晰度。
如果你的教学足够清晰,就可以少花一些时间翻阅资料,学生第一次听到你的问题就能正确地回答,你也可以有更多时间进行教学指导。授课清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为,它与很多其他行为密切相关,比如你对内容的组织、课程的熟悉度和讲课的策略(如是否使用讨论、背诵、问答或小组形式等)。研究表明,教师在认知和口头表达的清晰度上都存在差异,进而造成了学生在认知成就测试中的差异表现。下面的表格总结了一些授课清晰的具体表现和教学策略:
授课清晰的表现
授课清晰(有效教师) |
教学策略示例 |
1.告知学生课程目标(比如,描述哪些行为将作为课程结果被测试或被布置为作业) |
按照期望的复杂度水平准备本课时的行为目标(如知识、理解等)上课开始就暗示学生未来如何运用这些行为 |
2.为学生提供先行组织者(比如把当前课程放在过去和/或未来课程内容的框架中) |
参考或准备一个单元计划,明确本课需要哪些与任务相关的先前学习内容,以及体现了哪些未来课时所需的先前内容。开始上课时就告诉学生,要学习的内容是大知识背景中的一部分 |
3.上课一开始就检查与任务相关的先前学习内容(比如确定学生对一些必备事实、概念的理解程度,如有必要重新教授) |
上课开始时提问学生或定期检查作业,以明确学生是否掌握了与本课任务相关的先前内容 |
4.缓慢而清晰地发出指令(比如必要时重复指令或将其分解为小指令) |
布置较长的作业任务时,按照逐步进行的顺序来组织完成,既要发放讲义又要口头介绍 |
5.知道学生的能力水平,基于学生现有理解水平或略高于其当前水平来教学(比如,了解学生的注意力时长) |
根据标准化测试、先前作业和兴趣等确定学生的能力水平,并相应地重新制定教学目标 |
6.用案例、图示和示范来解释和澄清(比如,借助视觉手段来解释和强化要点) |
至少用一种不同于最初教学时所用的形式重述要点(比如,视觉对听觉) |
7.在每节课结束时,进行回顾或总结 |
使用关键短语、重复或易于记忆的符号来帮助学生有效存储和日后回忆所学内容 |
推荐阅读
《有效教学方法(第9版)》(上下册)
总主编 王定华
[美]加里·D.鲍里奇 著
杨鲁新 译
张宁 译校
978-7-5760-0926-2
158.00元
《有效教学方法(第9版)》(上下册)是一线教师掌握有效教学方法、上一堂好课的经典著作,虽几经再版更新,依旧风靡世界。作者基于几十年的课堂观察与教学研究,通过生动、翔实、典型的教学案例,多角度、广领域、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有效教师的深刻内涵和具体可行的有效教学方法。书中附带的讨论问题、实践体验活动和自评工具等也为职前和在职教师反思、应用和改进教学方法创设机会,是教师提升教学水平的有益参考。
本书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思维审视教学方法,通过具体案例诠释教育理论,深化了教师自身对教学方法的认识,其注重对话与案列的编排方式有助于教师更快掌握有效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有效教学方法
作者
简介
加里·D.鲍里奇,博士,就职于美国奥斯汀市的得克萨斯大学教育学院,曾任专门对教师教育认证的国家检验局委员会委员,尼古拉斯·J.阿纳斯塔修斯主管的儿童研究中心任评价主任。出版的著作有《旷世超群:让你的课堂每天都有价值》、《成为一名教师——同初登讲台的教师探讨》、《有效教学的观察技能》(第3版)、《课堂中的真实评价》、《教育测试和评价》、《教育心理学:一种现代的方法》。
有效教学方法
译者
简介
杨鲁新,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写作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2006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第二语言教育专业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外语教育、外语教师发展、外语写作教学及学术读写能力发展。目前担任《基础外语教育》期刊主编、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编委、TESOL Quarterly、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s等知名国际期刊审稿专家。
教育治理与领导力丛书
总主编简介
王定华,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督学、国家教师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领事。
丛书简介
《教育治理与领导力丛书》是一套融合国际教育治理最新理论成果和创新实践的精品图书。内容涵盖校长如何引领学校领导力建设、成功学校教育督导体系的构建、教育科学评价改革和评价标准的制定、有效课堂教学实践方法、数字技术的应用等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教育体制机制深化改革遇到的重要方面。
丛书由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等国内高校相关领域的学者历经3年共同翻译而成。整套书共14册,约700万字,所精选的教育学原著均是从全球知名的培生教育集团引进的最新版次,在国际教育领域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被世界多所知名大学广泛使用。
丛书力求以现代化的教育思维、前瞻性的学术理念、创新性的研究视角以及前沿的学术研究方法,通过体系化的教育治理理论和可操作模式,助推我国教育工作者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我国教育现代化、教育治理和学校改革的深化提供借鉴意义,为推进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充分的理论根基和实践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