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史湘云就是哲悯皇贵妃,溺死在圆明园的湖泊里,而非病逝

其实,《红楼梦》是一部用密码写成的大清宫闱秘史。

在前面,笔者破解了大量的《红楼梦》人物原型和绝密的清宫秘史。然而对史湘云这个人却一直无从下手,只因这些都是清廷最核心的机密,非内幕知情人不能知晓也。要想揭开其幕后的真相,无异于像破案。

今天笔者就重点对史湘云做一番试解,仅供大家茶余饭后的聊资。

第76回,一个中秋之夜,林黛玉和史湘云相邀去大观园的凹晶馆即景联句。二人坐在两个湘妃竹墩上,开始了“十三元”联句大战。

我们知道林黛玉有“潇湘妃”之称,而在史湘云的判词里,实际上同样暗藏着“湘江”和“女英”二词。但细细研究“潇湘妃”和“女英”的由来就会发现,它绝不是一件好事情。

“潇湘妃”典出娥皇和女英投湘江殉夫一事。相传舜帝南巡病故,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帝后)和女英(妃子)双双跳入湘江,殉情而死。二妃死后化为湘水之神。后人称她们为湘妃、湘君或湘夫人。

意味着史湘云就是“女英”,并且她的身份是妃子,林黛玉则是一代帝后“娥皇”!而上文出现的“湘妃竹墩”也绝非偶然,更是强化了林黛玉和史湘云二人的“湘妃”身份。

显然,作者用“潇湘妃”和“湘江”这样的典故,非常隐晦地向我们暗示林黛玉和史湘云二人,最后都会像娥皇和女英一样跳江自尽罢了……

林黛玉的真实身份,笔者在前面已经解读过,她就是乾隆朝的孝贤纯皇后(1712年—1748年)。1748年,孝贤纯皇后在山东德州的运河上跳河自尽,成了名副其实的“潇湘妃”。

那么史湘云又是谁?她又是怎么死的?请大家接着看笔者往下分析。

当时,林黛玉和史湘云正联句间,从池塘中恰恰飞出一只白鹤。史湘云即兴说:“寒塘渡鹤影”,林黛玉则对曰:“冷月葬花魂”。

笔者认为这两句话是密码。

“冷月葬花魂”暗示林黛玉的死。

1748年三月十一日,乾隆帝的东巡队伍弃车登舟,沿运河从水路回京,当晚亥时,孝贤纯皇后“崩于德州舟次”,年仅37岁。众所周知,每月十五日是月亮最圆的时刻。亥时,即晚上21点—23点。在这个冷冷的月夜里,孝贤纯皇后溺死在山东德州的运河里。这就是“冷月葬花魂”。

而“寒塘渡鹤影”则暗示史湘云的死。她是溺死在池塘里的!

1748年,乾隆在悼念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写的《敩潘岳悼亡诗体,即用其韵》中有这么一句:“湘江愧交甫,曾逢帝子车”。这就是“潇湘妃”和“湘江”的出处,意味着史湘云实际上也是乾隆的妃子!而第四十九回,史湘云身穿着“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衣裳,表明她最少是皇贵妃级别的人物。

两人联句的地方就是史湘云的死亡之地。由于林黛玉和史湘云是在大观园的凹晶馆即景联句的,而大观园就是圆明园。那么,这个池塘就是圆明园里的某一个湖泊。至于凹晶馆是指哪座建筑,目前不得而知,不过冯宁先生认为,应该是“廓然大公”。

笔者翻看了乾隆朝皇贵妃级别的妃子名册,发现有一个非常可疑、符合《红楼梦》创作时间的人浮出了水面,她就是哲悯皇贵妃富察氏(?—1735年8月20日)!

哲悯皇贵妃恰恰和孝贤纯皇后同姓富察氏,这或许在《红楼梦》里,两人很亲热的原因。也就是说林黛玉、薛宝钗和史湘云,三人实际上都是乾隆的妃子。才会和惜春、迎春、探春等人形成两个非常明显的群体。

另外,《红楼梦》贾璜这个人物的名字,实际上来源于哲悯皇贵妃在1728年所生的儿子——永璜(乾隆帝皇长子)。从侧面表明存在哲悯皇贵妃被载入《红楼梦》的极大可能,“一部红楼梦,半部乾隆史”绝非浪名。

史载,哲悯皇贵妃是病死的,她不幸死在乾隆登基前两个月。哲悯皇贵妃虽然出生年月不详,但笔者认为她的年龄应该和孝贤纯皇后差不多,也在1712年左右,不会相差太大。那么她死的时候不过23岁左右,正值壮年,病死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由于康雍乾三朝的历史被篡改得太厉害,或许哲悯皇贵妃溺死在圆明园的湖泊里,才是终极真相……

当然,以上仅仅是笔者的推测,并无确凿证据。如果你有更独特的见解,不妨一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