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晗老先生,请接受我们的挑战
文:钟泳昊 聂传安
准备讲议论文单元。本单元几篇文章为演讲稿,如《最后一次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选择》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等。不知别人感觉如何,我觉得我的学生学习这几篇文章还是有些障碍。为了更好地入门,我将与《最后一次演讲》有点关系的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的《谈骨气》一文印发给大家,想借此文为道具,给众娃普及一下议论文知识。
于是,针对题目《谈骨气》,我讲了“论题”与“论点”;针对第1段“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我讲了议论文中心论点及其位置;针对文天祥、穷人、闻一多等三个事例,我讲了议论文中记叙的概括方法、论据与分论点的关系、论据的代表性,以及事例之后必要的议论。
等等等等。
此文作为议论文的入门教材有其明显的优势,也因此在中学教材里待了很多年。后来终被拿下,我猜被拿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此文存在的硬伤。
针对此文硬伤,我开始讲议论文的另一种形式:驳论。讲“破”,讲“靶子”,讲“有的放矢”,讲反驳的一种方法——驳论据。
吴晗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他列举了三个有骨气的中国人的事例,其中第二个是“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原文如下: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我们在学《礼记二则》时,书后补充材料有一段恰好是这个故事的原文: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上段选自《礼记·檀弓》下,大致意思是: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提供食物给路过饥饿的人。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拿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接受那种呼喝的施舍,才落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终于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该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
可恶的是,教材编者居然把“曾子闻之”及以后的内容隐去,实在不明所以。
即便如此,我依然给孩子们布置作业:结合“齐大饥”原文,再看吴晗相关段落,写一篇反驳吴晗文章的文章,开篇第一句就可以说“吴晗,你说的不对”。
我就是那个煽风点火之人。我不仅要引导孩子有质疑之心,还要告诉他们如何质疑。
于是,第二天便有许多反驳文章出现。
10班钟泳昊的文章就是其中条理清晰、针对性强的一篇。
他是这么写的:
我认为吴晗说得不对。(观点简明)
首先,吴晗文中的第二个例子说穷人因不接受嗟来之食而死。其实,根据例子我们知道,当黔敖感觉到自己的语言可能伤到那个穷人时,便“从而谢焉”,意思是说他追上穷人并对他为之前的言行做的不好而道歉。此时那食物已不再是所谓的“嗟来之食”了。人家都向你道歉了,而你却还在为他的话“喂,来吃吧”而耿耿于怀直到死去,这不是傻吗?(一般说“嗟来之食”为没有尊重的施舍。但原文说黔敖因说这句而追着向穷人道歉,已经很不容易了。泳昊这段告诉我们黔敖施舍时心是很虔诚的)
我觉得当救济者向穷人道歉后,穷人是因为那句“予唯不食嗟来之食”(我就是因为不吃侮辱我的尊严的食物,才饿成这个样子的)已说出口,为面子过不去,就这样一直到死,而不是骨气不骨气的问题了。(泳昊此段并猜测了那个穷了听了道歉而仍不食的原因:死要面子)
第二,吴晗说“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说黔敖的施舍是别有用心的。果真如此吗?原文是这么说的:“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意思是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边摆上食物,等待饥饿的人来给他吃,并能“左奉食,右执饮”(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这说明黔敖的施舍是善意的,没有任何要穷人为他办事的意思。(估计吴晗先生看了泳昊的这一段,也只能说“你说得对”)
第三,吴晗以穷人“不食嗟来之食”来论证孟子的“贫贱不能移”这一句话,这句话意思是无论贫穷贵贱都不能改变志向。难道说,穷人的志向就是“不食嗟来之食”吗?这种志向在那时那刻,只是为他定了一个毫无意义的死法。(泳昊之意是:骨气应该体现在大节上,而不是小事上,否则就失去意义了)
综上所述,吴晗的文章举例不当,曲解典故。既然是议论文,更应该严谨,而不是被人找出这么多毛病,否则怎么让人信服?!(总结有力)
黔敖墓位于今山东临淄齐陵街道办事处前李官庄东约60米处。墓高7米,东西52米,南北46米。
这般驳论文字两班娃也是初次接触,很多人写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是泳昊此文,不少细节处还值得推敲、斟酌。但假以时日,他们的思虑与文字会更加的严谨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