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

传统教育带来的心灵迟滞

如果一个人环游世界,他将注意到,不论在印度、美洲、欧洲或是澳洲,人的本性是多么地相似。在学院、大学里,情形尤其如此。我们好像在用模型制造一种人的典型——以寻求安全感、成为重要人物,或尽可能少思考而过着舒服的日子,为其主要关心的目标。

传统的教育,使独立思考变得极端困难。附和随从导致了平庸。如果我们崇尚成功,那么要异于众人,或是反抗环境便非易事,而且可能是危险的。

想要成功的动力——追求物质或所谓精神上的报偿,寻求内在或外在的安全感、寻求享乐的欲望——这整个过程都阻碍了“不满之情”,遏止了自发创造,滋生了恐惧,而恐惧,则阻碍了我们对生活加以明智地了解。随着年龄的增加,心灵便冷漠迟滞了。

当我们寻求舒适时,通常会在生活里找出一处最没有冲突的安静角落,于是,我们便惧于跨出这块隐蔽的地方。这种对生活、对奋斗、对新经验的恐惧,扼杀了我们心中的冒险精神。我们一切的环境教养与教育都促使我们不要异于他人,惟恐自己的思想与社会上的模式相左,使我们对权威和传统给予错误的尊敬。

但什么是生活的意义?我们为何生存,为何奋斗?

如果我们受教育仅是为了出名,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变得更能支配他人,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是肤浅而空洞的。如果我们受教育只是为了成为科学家,成为死守书本的学者,或成为沉迷于某种知识的专家,那么,我们将助长世界上的毁灭与不幸。

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完整的人

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当一个有学问的人依赖书本、知识和权威,借着它们以获取了解,那么他便是愚蠢的。了解是由自我认识而来,而自我认识,乃是一个人明白他自己的整个心理过程。因此,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因为整个生活汇聚于我们每个人的身心。

目前我们所谓的教育,只是由书本聚集见闻、知识,这是任何懂得阅读的人都办得到的。这种教育提供了一条巧妙的逃避自我之途,如同其他所有的逃避方式一样,它无可避免地制造出有增无减的苦难。

这些冲突和混乱,是由于我们和他人、事物、概念之间差错的关系而产生,除非我们了解这些关系而改变它们,否则,仅仅知识的学习和堆砌,各种技能的获取,都只会将我们导向更深的混乱和毁灭。

人的生活,绝对不能附和于某种学说,不能强行纳置于框架之中——不论这框架构想得多么高贵。因为一颗仅仅被训练来接受知识的心,无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与奥妙,以及生活中的深渊与峻岭。

当我们依照一套思想学说,或依照某种特定的规律,来训练我们的子女:我们教他们限制在种种不同的领域内思考,便是阻止他们发展成为完整的男女,使他们没有能力做明智的思考——也就是把生活当做一个整体来面对。

因此,教育并非只是获取知识,聚集事实,将之编集汇合;教育是把生活当作一个整体而明白其中的意义。教育的功用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具有智慧的人,而智慧是对于根本事物、现在存在的事物的了解能力。所谓教育,便是在自己以及别人身上唤醒这项能力。

教育是了解孩子的原本如是,而非按照理想的模式塑造孩子

正确的教育,在于了解真实的儿童(the child as he is)而不将我们认为的他“应该如何”加诸他的身上。将他围困于“理论”的框架里,是鼓励他的顺从附和。如此会滋生恐惧,在儿童的心中产生了“他的真面目”和“他应该具有的面目”之间的不断冲突;而一切内心冲突,都会向外表露于社会。理论,是我们了解孩子,以及孩子自我了解的实际障碍。

一个真正希望了解孩子的父母,并不通过某种理想的幕布去看孩子。假如他爱孩子,他便会观察孩子,研究孩子的倾向、性情和他的特性。惟有当一个人不爱孩子的时候,才会把某种理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因为如此一来,由于要求孩子成为这样的一种人或是那样的一种人,一个人的野心便借着孩子而获得实现。如果一个人爱的不是理论,而是孩子,这时才有帮助孩子了解他真正自己的可能。

譬如说,如果一个孩子撒谎,那么把“诚实”的理论摆在他的面前又有何用呢?我们必须找出他为何撒谎的原因。要帮助孩子,我们必须花费时间去研究他,观察他——这就需要耐心、爱与关怀。然而,一旦我们没有爱,没有了解,那么,便会把孩子强迫纳入我们称之为理想的某种行为模式中。

理论是一种方便的逃避方式,遵循理论的教师无法了解他的学生,无法明智地处理他们的问题。对这种教师来说,未来的理论,“应该如何”是比眼前的孩子更为重要。理论的追求,排斥了爱,而缺乏了爱,任何有关人的问题,都无法获得解决。

正确的教师不会依赖某种教育方法,他会对每一个个别的学生加以研究。我们与孩子、少年的关系,处理的并非是那种可以迅速加以修补的机械,而是易受影响、变幻不定、敏感的、恐惧的、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

要处理他们的问题,我们必须具有深入的了解,以及忍耐与爱的力量。缺乏这些东西时,我们便求助于迅速而简易的补救方法,希望由此获得神奇而必然的效果。如果我们没有觉察力,如果我们的态度和行动都是机械化的,便会在使人为难,且无法以机械式的回答来解决的问题之前退缩,而这就是我们教育上的一项主要问题。

如果我们想要帮助孩子,使他们从自我的种种存在方式——它们引起太多的痛苦中解脱的话,那么我们每一个人便要开始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以及与他之间的关系。父母和教育者,借着他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可以帮助孩子自由,使他如花一般地绽放于爱与善良之中。

(0)

相关推荐

  • 克里希那穆提:​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任务是培养完整的人

    △克里希那穆提  引言  "华德福的课程设计,其本质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以健康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成为自己:人文类(文史地哲)帮助他们向内看自己:自然科学类(数理化生)帮助他们向外看 ...

  • 2021上海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题解析:教育化,不是把作业“电子化”

    [热点梗概]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很多学校利用微信.QQ建设家长群,初衷是为了使家校沟通更"便捷化"."现代化".现实中,有老师没有利用好这个家 ...

  • 教育的真正目的

    夏老师寄语: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人堂堂正正的人格,培养孩子具备民族的精神.品质和道德境界!有为天下众生造福的理想和抱负!而不是把孩子都培养成考试的机器,学些毫无意义的东西.

  • 克里希那穆提:​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是印度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其著作<一生的学习>从哲学和智慧的角度对教育做出了一种深入的根本性的阐释,带领人们从智慧和心灵的高度来理 ...

  •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取向

    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深入探讨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路径,对于合理配置资源,提升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 ...

  • 教育的真正意义——唤醒灵魂

    天下读经 「回归心灵家园  走向清明人生 」 国学经典 | 儿童读经| 教育理念| 家长园地 教育的本质 一棵树摇动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 卢梭在其名著< ...

  •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永不放弃自我成长!

    阅读,应当是人最早的本能动作之一,它始于识字之初,甚至是识字之前,绘本对于幼儿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绘本的内容图片符合幼儿的心里,可以慢慢让幼儿爱上阅读,上幼儿园的儿子在认真的读绘本,做老师布置的任务. ...

  • 想教育好孩子,先从自我的觉醒出发吧!

    4月清明,细雨蒙蒙,跟随三三少儿阅读蓝山分社的步子,正好读<父母的觉醒>这样一本书.初看起来,这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指引之书,但读着读着,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一本揭示家庭教育背后,父母与子女 ...

  • 教育博客:教师自我教育的好帮手

    顾桂花 时下丰富多彩的网上资源中,我个人认为,教育博客对教师专业成长最有帮助.现在有许多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案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课件.教学心得等上传发布,记录个人成长轨迹,并与他人分享讨 ...

  • 潘书朋:经典语录—— 成功的教育是教会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261.当学校.教师和家长都盯着考试分数,教育也就意味着彻底失败了. 262.如果家长会变成了考试总结批斗会,那么我们的学校就办成了角斗场,教学也就变成了教考. 263.学校不是角斗场,教师和学生也不 ...

  • 走出体制,专心教育孩子的意义:1.证明优...

    走出体制,专心教育孩子的意义: 1.证明优质的教育是人生幸福的主导因素: 2.证明人生是可以规划的,人是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 3.证明人是能够找到自己价值并在其中得到幸福的: 4.证明只有知行合一,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