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国家项目利与弊

第380天

国家视角这本书也算是宏观巨制,他看问题的角度是真正意义上的宏观。看这本书让我感觉上升了好几个档次,开篇作者在讲国家治理简化带来的问题,它的角度大部分都在描述的是不好的失败的案例,但是我的观点还是比较支持简化的治理理念,不过我们在失败中寻找经验是正确的思路。

首先从种树的故事开始,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态环境应该复杂多样才会更健康。规模化的种植经济树木带来的直接收益是远远大于原始自然的生长,把树木种植规模化简化为一排一排的单一树种有利于管理统计,而且成长的也很快。但是拉长时间线,百年之后,这里的树木成长变得缓慢,疾病增多,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弱。本质原因就是单一的生态减少了树木的抗病能力。

这种故事在我们现在的城市中也很常见,记得小时候在山东老家,每年都要为杨树去打药。作者以这个故事来透视国家的治理统治。统治者依赖于规模化的治理,采用统一战略,没有实施精准施策,导致的问题就是人民生活变差,把复杂的关系体系试图用单一工具价值的做法十分危险,很多历史上的国家也得到了教训。

其实还是缺少微调的能力,但是人有千面,即使当政者有微调的意识,向下传播的时候信息经过层层递减,往往到了基层就是另一个意思了。不过现代社会得益于互联网,让基层的普通民众也有对国家政策以及大方向治理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而不用古代社会那样层层递减,最后是各地的执行风格迥异。

国家机构对计量单位的定制也是十分艰难,土地、粮食产量、财富、商品流通量等等是多少,每一项活动都需要大规模的、昂贵的、长时间的努力,来消除各种反抗。这种反抗是来自于各阶层利益相关者的反抗,不仅限于底层的人民。

每个地区都有历史的沉淀,都有墨守成规的生活方式,对长度、重量、面积的规定都带有当地的历史特色,而当政者要进行统计的话是十分困难的,不同地区之间的单位换算十分复杂,而且还会遭到利益相关者的阻挠。比如交税人们都在极力的去避税,在计量上越少越好,而正是这样就需要国家制定统一的单位保证公平。

要改变这种习惯要通过一代人的过渡,这个过程是缓慢的,这里关于古代交税用一筐来计量粮食,有一个很很有趣的案例,农民把粮食从高处倒满这种这样的粮食会使粮食之间的缝隙增大,那么它的重量就会减少,也可以改变框里的体积等等各种小手段,总之社会各阶层都在合理的避税。

所以统一化的计量对社会的融合带来了便利,特别现在高度流通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必须要有一些统一的标准,人们之间的交流才会更便利,比如说全国普通话的推广,统一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经路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