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三)

2015-3-3 晴

今天,我和校正日记的朋友交流了一下,他:“最近的日记理论少了,故事多了,读起来更顺畅了。”

我:“我做了一下统计,凡理论性强的日记浏览量都不高,但故事性强的日记浏览量都偏高,现在的人都很浮躁,能静下心来看理论的已寥寥无几了,要适应变化。”

他:“不过,理论也很重要!”

我:“其实,大部分人忽视了理论的重要性,理论来自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刘备在没遇到诸葛亮之前,处处吃败仗,连个落脚的地都没有,诸葛亮出山后,夺荆州、取西川、进汉中、三分天下,诸葛亮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理论水平相当高,类似的还有刘伯温和张良。有理论就是正规军,没理论其实就是土匪。”

他:“倾听有理论吗?”

我:“倾听分三个境界:第一,被动的听别人讲;第二,激发对方的分享欲望;第三,给别人重要人物的感觉。”

他:“第一境界不用讲都会,不过这样听没什么效果,什么是激发对方的分享欲望?”

我:“人一生不可能什么事都去经历,有些事听别人讲也是一种经历,虽不及个人体验那么深,但无形中也会增加阅历,这时听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其实,倾听不是一个被动的活动,一个优秀的听众很容易能激发谈话者的热情和创造力。”

他:“怎么激发?”

我:“很简单,只要学会问就可以了,问就是引导,你想要什么结果就问什么问题,你有什么困惑就问什么问题,要多准备几个问题,对方说完就继续问,比如与X总交流:X总好,你今天这么成功,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也想有一天能成为你这样的人,我想知道您当初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还是挫折?”

他:“这样问,对方会分享吗?”

我:“不一定,但我问过的基本都分享了,问后听也极为重要,听的核心在于回应,绝大部分人也有回应,不过回应错了。”

他:“错了?”

我:“一般你听完怎么回应?”

他:“先说听明白了、听懂了,再说谢谢。”

我:“问题就出在这,在我倾听的字典里,从未有'明白’和'懂’两个字,这两个字完全是倾听'杀手’。”

他:“有点不明白?”

我:“'明白’和'懂’的潜台词是什么?我已经明白、懂了,你不要再说了,说'明白’和'懂’其实就是告诉对方闭嘴的意思。如果是这样,你觉得对方还会敞开心扉给你分享吗?”

他:“肯定不会,那要怎么回应?”

我:“回应是有技巧的,首先要观察对方的表情、肢体语言,再用自己的语言配上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给予对方积极的回应。”

他:“这么复杂?”

我:“很多事看似简单,要做好都需要专业训练的,听的时候真诚的看着对方,不要看对方的眼光,要看对方的眉心,这样就不会尴尬,对方一开口你就眉头微皱,略显沉思,他边说你边点头,代表你在用心听和认同,他说完后,你眉头舒展,微微露出笑容,再微微点点头,此时千万别说'我明白或我懂了’,要说'你话的很有道理,太重要了,我怎么没想到!’”

他:“这样会不会显得有些机械和虚伪?”

我:“机械是因为不熟练,这些动作训练多了就会如行云流水一般流畅,让人感觉很舒服,对方可能不知道为什么,但就是喜欢和你说话。至于虚伪,只要你内心真诚和用心,对方一定会收到,不存在虚伪的问题。”

他:“能做到这个就很了不起了,倾听还有第三境界?”

我:“有的,这是倾听的最高境界——给别人重要人物的感觉。李嘉诚和松下幸之助都说:'如果你有本事让身边的人觉得他自己很重要,你必成大业。’从这个角度来说,倾听是需要学习的,真正的高手倾听不是用耳朵,而是用纸和笔,当对方分享的时候,你拿出纸和笔记录说明什么?”

他:“对方说的很重要!”

我:“他说话很重要,是不是可以进一步说明他人很重要?”

他:“是的,估计很多人没看明白你前两天的日记,你日记中写到每次别人说话时你都拿出纸和笔记录,原来这才是关键。”

我:“倾听到一定境界后,你不会在意别人说什么,而是让别人时刻有重要人物的感觉。普通人都是觉得自己很重要,高手都是让别人觉得他自己很重要。高手倾听后的认同,不是敷衍,也不是附和,而是真正进入说话者的世界,以说话者的立场来思考、来感受,从而对说话者产生强列的认同和欣赏。”

他:“这个有点难做到!”

我:“就是因为难,很多人不愿意做或不坚持做,我们才有机会。”

他:“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训练倾听?”

我:“从当下做起,随时随地实践,久而久之就成习惯了。做到这些后,说话的人应该是这样一种感受:最吸引我的是他那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清澈,像海一样蓝,仿佛可以洞悉人性,却又洋溢着无限的关怀。他非常专心地听我道来,仿佛这世上再也没有其他的事比我说话更重要了。他的态度让我感到备受尊重。他很擅长解读情况,总能拨开重重迷雾,直指问题核心。他很有亲和力,很容易让人放下戒心。他的笑容温暖、隽永……”

他:“我怎么觉得有点像你啊?”(这也是我一直追求的境界)

你真的会倾听吗?

2006年,我读大二,认识了一个50多岁的朋友,他是卖书的,给了我不少指点,我的《毛泽东选集》就是他送的。

每次回学校办事,我都去看他,每隔一两月都会电话问候他,每次通话将近1小时,从09年一直持续到12年初。

最近三年,我都是半年联系一次,甚至一年一次,表面原因是因为我比较忙,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每次打电话,除了开头几句有我说的份,后面我都是那个“听话”的小伙伴。

他比我年长很多,听长辈教诲也无可厚非,不过每次通话都是聊他年轻时的光辉岁月,偶尔夹杂对我现状的问询。

这种经历听第一次很新鲜,听第二次算是重温回味,听第三次、第四次?

呵呵~~~

如果他的经历有林徽因《人间四月天》那么浪漫、唯美、神秘,估计我还能持续久一点……

不过很可惜,去年我们的联系中断了……

好的,今天我们就交流到这里,明天继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