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 | 15种抗抑郁药的消化道副作用!以及,做噩梦有好处!
01
行业资讯:卫健委正起草心理健康服务相关伦理和技术规范!
自2017年9月人社部取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后,国内的心理健康行业正式划归卫健委主管。
近日,卫健委公布了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提案》答复的公开函。
通过答复内容可以得知,本次提案针对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提出了以下建议:
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活动;
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专业队伍建设;
加强医学院校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培养;
规范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培训与督导;
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纳入医保范畴。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02
15种常用抗抑郁药的消化道副作用:meta分析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Vincenzo Oliva及其合作者开展了一项针对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
本项meta分析共纳入了304项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并间接比较了15种临床常用抗抑郁药的8类消化道副作用的风险。
比较了15种目前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如阿戈美拉汀、安非他酮、西酞普兰等短期内的消化道副作用发生率。
各类消化道副作用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
便秘、腹痛、消化不良、厌食、食欲增加、口干等。
总体而言,目前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或多或少地存在消化道副作用,但不同药物具体副作用的风险存在差异,可能与其作用机制有关。
一些具体发现包括:艾司西酞普兰及舍曲林的消化道耐受性总体较差;米氮平的消化道副作用主要为增加食欲,且可能有助于改善恶心;
氟西汀与较低的消化不良风险显著相关;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导致恶心的效应及伏硫西汀的便秘副作用似乎存在量效关系。
但本项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仅关注了抑郁症急性期患者,而同样经常使用抗抑郁药的焦虑障碍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消化道症状。
该研究2月4日在线发表于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
来源:医脉通精神科
03
找一个信任的人,向TA倾诉可以预防抑郁症
长期以来,参加运动、睡个好觉、限制饮酒都被认为是减少抑郁症发作的预防策略。
现在,AJP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做的最有效的预防抑郁的活动是向他人吐露心事。
资深研究作者、麻省总医院精神病学教授Jordan Smoller博士说到:
“在治疗方面,我们知道,一个信赖的联系是有效心理治疗的关键组成部分,现在我们看到它在预防中的作用可能同样重要。”
在预防抑郁症方面,向他人倾诉的好处可能比简单地拥有一个大的社交圈或花时间与他人相处更有效。
重要的是找到一个你可以信任的人。之前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军人对自己的部队有很强的社会凝聚力——也就是说,他们信任身边的人,他们在压力下患抑郁症的风险就会降低。
考虑到在COVID-19期间需要保持身体距离,以及许多传统社交渠道的丧失,倾诉的价值是意义深远的。
虽然目前的社交网络较小,但如果你能以任何形式安全地保持联系,它可能会对你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
来源:大话精神
04
不规律的睡眠时间表与心情不好和抑郁症有关
美国密歇根Michigan 大学于2021年2月18日发表的文章中指出: 不规律的睡眠时间表与心情不好和抑郁症有关!
研究人员发现不规律的睡眠模式和不一致的入睡-醒来的次数,增加了坏情绪和进展成抑郁症的危险性。
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不规则的睡眠时间表,全部的睡眠时间不够,或者大多数晚上晚睡,这些都能增加一个人在长时间后患上抑郁症的危险性。
来源:脑科学与生命科学
05
被我们嫌弃的噩梦其实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有好处
噩梦可以是我们的“情绪清道夫”
之所以频繁做噩梦,可能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压抑了太多的负面情绪(Malinowski et al., 2019)。
很多时候,身为社畜的我们不得不咽下生活中的委屈和焦虑,表现出一副积极向上的样子处事待人。
而这些生活里说不出的苦,很可能在梦境中得到了释放。
一份研究发现,梦见平日压抑的负面情绪,能够帮助我们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对负面情绪有所释怀(Malinowski et al., 2019)。
噩梦可帮助模拟和训练应对负面情绪
Sterpenich等人(2019)的研究发现,噩梦能够减少人们面对现实情况时产生的恐惧和焦虑。
对此,研究人员解释道,噩梦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演习负面情绪的机会,于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令人恐惧和焦虑的情境时,我们便像是提前打过了“预防针”,可以更好地应对。
但是,如果你频繁做噩梦,也要留意自己的心理健康。
噩梦本身不是病,但频繁的噩梦可能是对于自身心理健康的警示。焦虑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都可能是造成频繁噩梦的原因(Love, 2020)。
因此,如果发现噩梦频繁并且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这时候的噩梦便已经不再只是帮助我们进行情绪调节了。
而是在警示我们应当多多关注自己的健康状态,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来源:KnowYourself
06
科技实时观察:社交媒体发言可提前三个月预测分手
一项新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情侣双方意识到他们关系的未来走向之前的几个月,他们在日常交流中使用的词汇就透露出即将分手的迹象。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的研究人员分析了 6800 名 Reddit 用户在分手前一年和分手后一年在分手版块(r/BreakUps)发布的 100 万条帖子。
研究人员发现,在分手前三个月,情侣双方的语言开始发生变化,直到分手后六个月左右才恢复常态。
这项研究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是首次使用自然语言数据对分手及其分手前后语言变化的持续时间进行研究。
“这个项目之所以如此吸引人,是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通过科技实时观察人们经历分手的过程,这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心理学研究员,也是这项研究的合作者 Kate Blackburn 说到。
在最基本的层面,它让你、我和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好地了解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相爱的两个人在结束一段恋爱关系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来源:科研圈
关于泊恩
泊恩心理PsyBene是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以及循证心理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 EBP)为基础的临床精神心理专科门诊,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临床证据、高度负责的精神为根本,致力于为每一个来访者提供“科学循证”的心理卫生服务。
泊恩心理竭力帮助更多人正确认识精神心理问题,纠正对精神心理问题人群所抱有的偏见,了解精神卫生常识并预防心理问题。
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或困扰,可直接通过下方二维码与我们联系,泊恩心理全力为您服务。
〓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阅览 〓
[1]http://www.nhc.gov.cn/wjw/tia/202101/f4b7163f85174309902a5f84aa5b621c.shtml.
[2]V. Oliva, M. Lippi, R. Paci, et al., Gastrointestinal sid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s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 Biological Psychiatry (2019), https://doi.org/10.1016/j.pnpbp.2021.110266.
[3]Choi KW, Stein MB, Nishimi KM, Ge T, Coleman JRI, Chen CY, Ratanatharathorn A, Zheutlin AB, Dunn EC; 23andMe Research Team;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Working Group of the 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 Breen G, Koenen KC, Smoller JW. An Exposure-Wide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pproach to Identifying Modifiable Factors for the Prevention of Depression. Am J Psychiatry. 2020 Oct 1;177(10):944-954. doi: 10.1176/appi.ajp.2020.19111158.
[4]https://neurosciencenews.com/irregular-sleep-depression-17808/
[5]Love, T. (2020). Nightmares are good for you, according to scientists. Medium.
[6]Malinowski, J., Carr, M., Edwards, C., Ingarfill, A., & Pinto, A. (2019). The effects of dream rebound: Evidence for emotion‐processing theories of dreaming.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28(5), e12827–n/a.
[7]Merritt, J. M., Stickgold, R., Pace-Schott, E., Williams, J., & Hobson, J. (1994). Emotion profiles in the dreams of men and women.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3(1), 46-60.
[8]Sterpenich, V., Perogamvros, L., Tononi, G., & Schwartz, S. (2019). Fear in dreams and in wakefulness: Evidence for day/night affective homeostasis. Human Brain Mapping, 41(3), 840–850.
[9]https://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1-02/uota-uop012721.php.
〓 泊恩声明 〓
深圳泊恩临床心理专科门诊部对于该文章拥有著作权及其他相关权利,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改编、转载,该文章由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
医疗建议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人士或前往医疗机构。对这篇文章有任何的疑问或者建议,欢迎通过公众号联系在线客服提交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