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烦.古今医鉴

夫虚烦者,心胸烦扰而不宁也。多是体虚之人,摄养有乖,荣卫不调,使阴阳二气有所偏胜也。又或阴虚而阳盛,或阴盛而阳虚。《内经》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令之虚烦,多是阴虚生内热所致。虚劳之人,肾水有亏,心内火蒸,其烦必躁;吐泻之后,津液枯竭,烦而有渴。惟伤寒大病之后,虚烦之证,却无霍乱,临病宜审之。

巢氏《病源》曰∶心烦不得眠,心热也,但虚烦不得眠者,胆冷也。

温胆汤 治病后虚烦不得卧,及心胆虚怯,触事易惊,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并治。

半夏(七钱) 竹茹 枳实(各三钱) 陈皮(四钱半) 白茯苓(去皮) 甘草(炙,二钱二分半)

上锉作一剂,姜、枣煎服。

一方加酸枣仁、炒远志肉、五味子、熟地黄、人参。

竹叶石膏汤(方见伤寒) 治大病后,表里俱虚,内无津液,烦渴心躁,热与伤寒相似,但不恶寒,身不疼痛,不可汗下,宜服之。

(0)

相关推荐

  • 炙甘草汤不用芍药

    安少聪 中医畅谈 昨天 编辑整理   十方世界.解英 原文: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伤寒论>176) 讲解:这里就是脉浮滑,"伤寒"是统称,表无 ...

  • 辨证与论治  辨证篇  问诊  心悸

    心悸(怔仲) 心悸,包括怔忡,主要是心跳异常,心慌,或心烦不安,自觉心下筑筑跳动不宁,不能自主的症状.严格地说,心悸与怔仲是有所区分的.心悸是休作有时,怔忡是心胸跳动无有宁时. 心悸与怔仲的病因基本是 ...

  • 虚劳.古今医鉴

    脉 气虚脉细,或缓而无力,右脉常弱:血虚脉大,或数而无力,右脉常弱.阳虚脉迟:阴虚脉弦,真气虚脉紧.男子久病,气口脉强则生,弱则死:女人久病,人迎脉强则生,弱则死.经云∶脉来细而微者,气血俱虚:脉小者 ...

  • 《古今医鉴》虚烦

    病 夫虚烦者,心胸烦扰而不宁也.多是体虚之人,摄养有乖,荣卫不调,使阴阳二气有所偏胜也.又或阴虚而阳盛,或阴盛而阳虚.<内经>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令之虚烦, ...

  • 《古今医鉴》虚劳

    脉 虚劳之脉,或浮大,或弦数.大者劳也,弦者亦劳.大弦易治,血气未衰,可敛而正也.弦者难治,血气已耗而难补.双弦则贼邪侵脾,加数则殆矣.又曰∶骨蒸劳热,脉数而虚,热而涩少,必殒其躯,加汗加嗽,非药可除 ...

  • 《古今医鉴》

    痔漏 脉 沉小实者易治,浮洪而软弱者难治. 病 夫痔漏者,肛门边内外有疮也.若成 不破者,曰痔:破溃而出脓血.黄水,浸淫淋沥久不止者,曰漏也.由乎风.热.湿.燥合而致之.其状有五∶曰牡,曰牝,曰脉,曰 ...

  •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 新刊古今医鉴

    新刊古今医鉴

  • 【《药性\药性赋/古今医鉴》】三

    业医之道,药性为元.品味虽多,主治当审. 人参补元气,泻虚热而止渴,色苍肺实休凭. 黄芪补三焦,敛盗汗而抵疮,肥白卫虚宜准. 白术健脾强胃,主湿痞虚痰. 苍术发汗宽中,导窠囊积饮. 茯苓安惊利窍,益气 ...

  •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16卷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16卷

  • 新刊古今医鉴 八卷

    新刊古今医鉴 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