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窑洞的代价很高,为啥有人还在“箍”?原来能“箍”出财富
近些年来,在某些地区重新掀起了一股“箍”窑洞的风潮。按理说,楼板房已经流行了多年,况且,楼板房的建造成本要低于“箍”窑洞的成本,有些人干嘛还要去“箍”窑洞呢?难道是有钱没地方花了吗?
“箍”窑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窑洞是中国北部地区居民最古老的一种居住形式。据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北方部分地区的人们已经开始在人工开挖的土窑洞中居住了。不过,由于当时的人工挖掘技术还十分落后,人们所挖出的窑洞不但低矮,而且还很浅。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人工开挖土窑洞的技术得到了提高,于是,挖出的土窑洞不但越来越高,而且,也越来越深。
越来越高和越来越深的土窑洞虽然具有一定的好处,但也存在诸多缺陷,比如,采光性能差,空气流通不畅等,而最主要的缺陷则是容易垮塌,容易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便想到了“箍”窑洞的方法,人们会在开挖好的土窑洞里采用砖块或石块再“箍”出一个窑洞,从而去消除土窑洞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据有关数据统计,在解放初期的时候,我国有一亿一千万人还居住在“箍”出来的窑洞中,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到了2008年的时候,仅仅只有3000多万人还仍然以“箍”出来的窑洞为家,而其他人则搬出了“箍”出来的窑洞,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板房或瓦房。
不过,就在最近几年,一部分已经住上楼板房或瓦房的人们又开始“箍”窑洞居住了,着实令许多人大惑不解。
“箍”窑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在有些地区,人们会先在黄土崖上开挖出一个土窑洞,然后再利用砖块或石块“箍”出来一个窑洞;在有些地区,人们会先将黄土崖人工削掉,待“箍”出来一个窑洞后再在窑洞上覆盖黄土。但不管怎么做,“箍”窑洞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但费力,而且费钱。
在“箍”窑洞既费力又费钱的情况下,有人居然又热衷于“箍”窑洞,这怎么会不令人费解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特意向一部分“箍”窑洞的人们进行了探寻,经过探寻之后,我才知道“箍”窑洞居然能够“箍”出财富来。
一、冬暖夏凉,能够节省电费和燃料费用
据称,窑洞里的温度与外界的温度正好相反。在夏天的时候,外界的温度很高,但窑洞里的温度却很低,从而能够省掉开空调的电费;而在冬天的时候,外界的温度很低,但窑洞里的温度却很高,从而能够省掉燃料费用。按照经济学理论来讲,省钱也等于变相“赚钱”。因此,这是“箍”窑洞“箍”出来的第一个财富。
二、温度适宜,非常适合贮藏农产品
由于窑洞里的温度近乎恒温,因此,可以当作天然的贮藏室使用。现在的许多农民都会种植一些水果、蔬菜之类的农产品,如果采用冷库贮藏,需要负担一定的费用,如果将农产品放在自己“箍”出来的窑洞里存放十天八天,不但不容易坏掉,而且,还能够节省一笔冷库的贮藏费用,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因此,这是“箍”窑洞“箍”出来的第二个财富。
当然,“箍”窑洞还能够“箍”出来许多财富。比如,有些养殖户会专门将“箍”出来的窑洞当畜禽设施使用,用近乎恒定的温度去保证畜禽的健康;再比如,有些食用菌种植户会专门利用“箍”出来的窑洞种植食用菌,用近乎恒定的温度去保证食用菌健康的生长等。
总之,有些人之所以愿意花大价钱去“箍”窑洞,他们也是算过经济账的。在这些人看来,“箍”出来的窑洞里能够创造财富,于是,便不惜一切代价去重新“箍”窑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