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王莽是如何统一中国度量衡的?
春秋战国时的容量单位,全部建立在手上。用双手捧水或者捧粮食,往容器里装,1捧是1升,4捧是1豆,10捧是1斗,16捧是1区,64捧是1釜,640捧是1锺……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并没有把容量和重量结合起来,仅仅是在商鞅铜方升的基础上,重铸了一批标准量器。在容量与重量之间消除壁垒, 真正从理论高度上统一度量衡,那是汉朝著名外戚大臣、后来篡汉自立、新朝皇帝王莽所完成的工作。
▲ 王莽
《汉书·律历志》记载:
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 用度数审其容。以子谷矩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概。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
汉朝的容量单位,包括龠、合、升、斗、斛。如图5-14所示的这件汉代铜钫,是用来储存酒水的容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长宽各22厘米,高36.2厘米,铭文显示可容4斗5升。
汉代铜钫
龠,本来是一根管子,长度和直径都有标准,敲击能发出黄钟的音调。王莽经过实验发现,往这根管子里装黍米(又叫糜子,俗称黄米),刚好能装1200颗。再把这1200颗黍米放在天平一端的托盘上,往另一端托盘里注入井水,当两端平衡时,将托盘里的井水倒进容器,容器里的水容量,就是1龠的容量。
推而论之,所谓1龠,就是与1200颗黍米等重的水的容量。
1合等于2龠,所以1合是与2400颗黍米等重的水的容量。
再将合的容量乘以10倍,得到升;将升乘以10,得到斗;斗再乘以10,得到斛。通过反复地称量黍米和清水,王莽成功地将龠、合、升、斗、斛等五种容量单位与重量全部结合起来了。
但是,通过一粒一粒数黍米的方式来测定量器,不仅麻烦,而且容易有误差。于是王莽又进一步实验,直接让水的重量与升联系起来。王莽发现:“水一升,冬重十三两。”冬至那天,将1升清水倒在天平上称量,重量是13两。按照这个标准,就能用水和天平来测定量器了:1升水重13两,1 斗水重130两,1斛水重1300两。比如说,在一只木斗里装满清水,再称水重,如果达不到130两,或者超过了130两,那就表明这只木斗不够标准。
为了统一全国范围内的所有量器,王莽用数黍米和称水重的方法, 在当时工艺允许的条件下,成功制定了一系列最精确的铜方升、铜方斗(该铜方斗全长23.92厘米,高 11 厘米,口长14.75 厘米,宽 14.77 厘米,容积1940 毫升。)、铜合、铜斛,作为测定民间量器的权威标准。
王莽改革度量衡时的标准量器:铜方斗
王莽是儒家信徒当中最忠实、最天真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还铸造了一件能将龠、合、升、斗、斛等五种容量合为一体的“嘉量”。该铜嘉量可以测定龠、合、升、斗、斛五种容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王莽铸造的“五合一”标准量器:新莽铜嘉量
这件嘉量,整体呈圆筒状,两端开口,中有隔挡,隔挡以上可容1 斛,隔挡以下可容1斗。两侧各有一只耳朵,左耳容量为1升,右耳是两端开口、中有隔挡的小圆筒,隔挡以上可容1合,隔挡以下可容1龠。器身用小篆铸刻铭文如下图所示。
新莽铜嘉量铭文拓片
新莽铜嘉量铭文拓片(局部)
这段铭文文字典雅,平仄押韵(按中古音韵,新、辰、民、真、崇、人、沉、遵、年,尾音相同,押同一个韵),翻译成大白话,意思是这样的:
实际测量王莽铸造的铜方斗和铜嘉量,1龠为10毫升,1合为20毫升,1升为2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1斛为20000毫升。其中“升”的大小与商鞅铜方升以及秦始皇铜方升都非常接近,所谓“合乎上古圣贤的标准”,其实是指商鞅和秦始皇的标准。如下图所示,这是一件西汉的量器——铜犁斛。
西汉量器:铜犁斛
该铜犁斛现藏天津博物馆,高6.5厘米,内口径18.59厘米,器重707克,容量645毫升。器外一侧铭文:“元年十月甲午,平都戌、丞纠、仓亥、佐葵,犁斛。”旁刻小字:“容三升少半升,重二斤十五两。”三升少半升即容量为三又三分之一升,相当于一斗的三分之一。
经王莽考订和颁布的容量,在东汉和魏晋继续使用。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容量就乱了,北朝如北齐、北周的升,突然增大到原来的两倍甚至三倍。
春秋战国时期,1升在200毫升左右;商鞅变法和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时期,1升为200毫升多一点;王莽审定度量衡,1升为200毫升;而北齐和北周的升,已经膨胀为400毫升、500毫升、600毫升了。如下图所示,为一组古代中国的青铜量器。
古代中国的一组青铜量器(现藏法国国立工艺与科技博物馆)
王莽想让自己建立的新朝江山永固、社稷长存,实际上新朝只存续了十几年,他这个理想破灭了。
王莽想让自己颁布的度量衡被子孙万世永远使用,可是单看容量在南北朝时的暴增就知道,他这个理想也破灭了。
度量衡是人造的工具,一定会因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变化,怎么可能恒久不变呢?用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的话说:“变化总是在发生,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变的,除了变化本身。”
可惜的是,王莽不懂得这个道理。
-END-
文:李开周
图:《度量衡简史:世界的尺度》插图、PIXABAY
推荐阅读
《度量衡简史:世界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