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里的名山大川
天颖 《 人民周刊 》(2021年第3期)
中国山水画意境悠远、博大精深。无论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寄寓,还是“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沉醉,抑或“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感怀,在古人的世界观里,山水是自然崇拜和隐逸哲学的一部分,也是审美对象和生命体验。中国文人所追求的精神格局、品格情致、胸怀抱负,都浓缩在这咫尺之间。
雄伟厚重的泰山,自古文人豪客多咏之,关于赞美泰山的诗文画作更是不胜枚举。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夏侯瞻与陆探微就有《泰山图》问世;隋唐五代时期则有阎立本的《封禅图》、王维的《泰岱秦松》、关仝的《侧作泰山图》等;至元代有赵孟頫、柯九思之作,尤其王蒙与陈汝言的《岱宗密雪图》更是久负盛名;明中叶以后,“吴门派”文人画崛起于画坛,在泰山有较多创作活动,沈周、文徵明、董其昌等均绘有多幅泰山图;而清代王翚(huī)、王原祁、黄易等也画过泰山;近现代徐悲鸿、钱松喦(yán)、潘天寿、刘海粟、赵望云等艺术大师也都有描绘泰山题材的作品。
清代黄易所绘《岱麓访碑图》册,图名里的“岱”即指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岱麓访碑图》册共24开,以左文右图的形式描绘了画家在清嘉庆二年(1797年)由济宁到泰山访碑的种种情形。纵观整套册页,作者采用了水墨与浅绛两种中国画表现技法,但呈现出的艺术风格却是统一的。具体而言,他注重线条的断续与转折,多用粗笔短线描写碑刻所在地周围的景色,使得画面景致简明,意境幽僻清寂,有平淡天真的艺术趣味。
江河意象一直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重要元素之一。高山长河、碧溪澄湖、朗月清风、飞流瀑布……画家或气象恢宏、或娴静明澈的笔触意象,既承载着他们无尽的情感和寄托,也带领观者走进意态万千的名胜佳境之中。
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的《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1350年为其师弟郑樗(chū)所绘。此幅画作的内容约80%为浙江桐庐境内的富春江景色,20%为富阳景色。《富春山居图》的画面整体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作者在创作这幅作品时,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7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黄公望终日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
《两江名胜图》是明代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沈周描绘长江淮河两岸名胜风景的册页,包括《苏州范仲淹祠堂》《杭州下天竺寺图》《高邮甓社湖图轴》等共10幅,该册页画面撷取富有特征的景物,用笔质朴、凝重,虽剪裁简明,却构成诗意盎然的境界。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相传北宋名臣寇准7岁时所作的五言绝句《咏华山》,虽然通俗,却直白地说明了华山的特殊之处。西岳华山古称太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山势险峻,主峰高耸,周围众山拱立,远望像花朵一样灿烂,因此世人称之为“华山”。
唐代诗人杜甫形容华山“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概括了华山高峻奇险。华山雄奇宏丽的景色成为历代诗人、画家赞咏的题材。
明初画家王履的《华山图册》作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作者时年53岁。王履游览陕西华山后,感物动情,潜心构思半年多时间才画成此作。全册各开意境或险峻,或幽深,或苍茫,或清旷,将华山万秀千奇的佳景胜迹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图以水墨表现为主,略加赭石、花青等淡彩晕染。构图多采用近景和中景,突出主体又注意空间进深。用笔挺拔峭劲,山石多以劲利的笔触作小斧劈皴,表现华山坚实的石质,树木则以瘦硬如屈铣铁的简洁笔道显示挺秀之姿。
王履所作《华山图册》不仅是他传世唯一画迹,也是其艺术观念的集中体现,对后世影响颇深。明代画家陆治专门创作有《临王履华山图册》。
“清初四王”之王原祁有游历华山之后追写华山景色而成的《华山秋色图》,在画中,空灵的浮云和厚实的山岩构成虚与实、明与暗的强烈对比。
自古以来,西湖的“景”为西湖绘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西湖绘画又为西湖“景”的营造提供了可以参照的样本。西湖景的营造追求“如画”和“入画”的意境,而西湖绘画“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深深影响了西湖风景的形成。“画”与“景”这种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成为西湖文化的一大特色。
享有盛誉的《西湖图卷》系南宋画家李嵩所作,画家从鸟瞰的视角,以轻松活泼的笔调,描绘了阔远朦胧的西湖之色。画面由近及远,将断桥、孤山、苏堤、雷峰塔等名胜尽收眼底。清代时《西湖图卷》入内府,成为皇家收藏。
除此之外,宋代刘松年的《四季山水图》,明代李流芳的《西湖采莼图》、蓝瑛的《西湖十景图》,清代董诰的《西湖十景图》等,都是描绘西湖风景的佳作。
20世纪以来,以西湖为题材的艺术创作依然为数众多,且名家名作层出不穷,如黄宾虹的《栖霞岭下晓望》、李可染的《雨亦奇》、顾坤伯的《三潭印月》、傅抱石的《春雨西湖》、陆俨少的《西湖晓色》、周思聪的《西湖》、曾宓的《断桥下》、童中焘的《曲院风荷》等,皆尽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