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到密州|肩有责,脚有根,苏东坡在密州一心为民,政声颇佳
苏轼,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祖籍四川眉山。一生经历了北宋时期的仁、英、神、哲、徽宗五朝,官至正三品,授翰林学士、端明殿侍读学士,还做过兵部和礼部尚书,是名副其实的朝廷中枢要员。
苏轼,备受后人景仰的文学巨匠,但是在从政为官方面确实步履维艰,三次遭到朝廷贬谪,行遍荆棘崎岖,尝尽酸甜苦辣,受尽了排挤、打击和屈辱。命运对待这位大文豪,不可谓不残酷,但是苏轼却能够笑看名利得失,容世间哲理于一身,在旷达中成就了千古英名。
何人劝我此间来?弦管生衣甑有埃
为了一个私人的愿望,苏轼从杭州通判,主动提出到山东密州工作,朝廷满足他的要求,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他被任命为密州知州,踏上了北方那片寂寥的土地。
密州所在,就是今天山东省潍坊市的诸城一带,当然所辖范围要大得多。时任密州知州,则是北宋时期鼎鼎大名的东坡居士苏轼。他到密州担任知州,纯粹是个人向朝廷的要求,动机也很单纯,只是为了能与分别三年未见的弟弟苏辙有相见的机会。
实际情况并不像想象那么顺遂。苏轼初到密州的情况很是糟糕,前任给他留下的是'岁比不登,盜贼满野,狱讼充斥',当地百姓饥馑疾疫,还有盗贼们趁机劫掠,治安民生都成了大问题。作为一个文职官员,苏轼在密州不仅要处理乱七八糟的地方政事,还要带领部队去剿灭盗匪。
针对'盗贼渐炽'的情况,苏轼向朝廷提交《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详细分析盗贼产生的原因,提出自己的治盗之策。另外,还在《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中,陈述了方田均税给地方百姓带来的危害,提出政策应符合民情。
古代的官员工作其实也不清闲。虽然由通判到知州是职务的晋升,但是密州的北地生活,远远不及烟雨江南的美景。苏轼在失望之余,还不得不面对每天繁杂的政务,实际上,他到任密州两年,直到改任徐州知州的时候,仍未能见到日思夜想的弟弟苏辙。
蝗灾刚过又旱灾,赈灾救难拾弃儿
1075年的春天,密州地区发生了严重的蝗灾,'飞蝗流毒,遗种布野',肆虐的害虫们把乡民们田地当做了自家餐桌。一时间,铺天盖地,颗粒无收,历史记载当时已经严重到'民多弃子'的程度。
这场天灾,作为父母官的苏轼,亲自组织军民百姓展开抗灾自救。在他的《祭常山祝文》中,描述当时的情景,'桑柘麦禾举罹其灾,民其罔有孑遗'。作为地方主政官员,抱怨客观环境于事无补,此时的任首要务,无过于捕杀蝗虫,开放粮仓,救济受难百姓。
礼贤下士有所得,苏轼从当地老农那里获取了治虫经验,号召大伙用火烧、深埋的办法铲除蝗害,取得较好效果,为了带动积极性,采取激励措施,动用部分仓米来奖励捕蝗成绩好的农户,不久即扭转颓势,密州一地呈现出'荷锄散掘谁敢后,得米济饥还小仆'的景象。
赈济救灾的同时,苏轼如实把密州当地灾情写成疏文,提交朝廷恳请减免徭役赋税。苏轼按照惯例'茹素斋戒',同时自己带头降低俸禄,变卖家财用以赈济,最后竟然落到'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的困境。
苏轼还特别关注地方民生治安形势,'洒涕循城拾弃孩',他以悲天悯人之心,救助落难流浪儿童,救助安置了四十多个困饿无依的孩童。他把无依无靠的孩童,安排到自愿接纳村民家中,府衙每月拨付抚养费,但是他这个太守家,却没有余粮了。
蝗灾刚过,旱灾又至。按照密州地方的风俗,最高地方长官需要带领州府大小官员到西南的常山雩泉祈雨,以此诚心感动上苍普降甘霖。说来也是灵异,常山祈雨没几天,竟真的下了一场大雨,极大缓解了地方旱情。
老夫聊发少年狂,祭天游猎满弓张
按照古代的逻辑,祈求降雨灵验,说明官员受到上天眷顾,政绩是非常优秀的。看到百姓恢复农业生产,苏轼也放下心中的包袱,上天的'首肯',也让他志得意满。压力纾解,心情宽慰,苏轼很高兴,带着属下官兵,到祈雨的地方答谢天地。
归来的时候,幸福感爆棚的苏知州,油然而生了郊猎的兴致。不仅如此,大词人还即兴写下了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至今仍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超然台上,有'诗酒趁年华'的恬淡闲适;月下独酌,有'但愿人长久'的人生感慨。如今苏翁已是不惑之年,由诗书锦绣的江南名城,调任北方贫瘠的密州,依然保持了'少年狂'的心态,更展示出'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凌云。
苏轼曾经在《与鲜于子骏书》中自诩道,'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所言的'所获颇多',恐怕不仅指猎物,更有许多心得。而军士们的演唱,更让这首词在狂放中多了几许雄壮之气。
苏轼对这首词非常得意,他说,这首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虽然没有柳永的柔婉词风,但却开创了豪放一派,也足以自成一家。自豪感、自信心,跃然纸上。从这首密州狩猎而作的《江城子》往后,苏词壮美之气顿开。
苏翁猎场今何在,密州常山兴味长
常山,古称'卧虎',因形得名。此山不高,也无俊秀雄奇,却被密州当地视为风水宝地,时人称为'城南影屏'。在密州城南大约二十里处,北坡西侧,有一眼自然天成的泉水,苏轼形容它'汪洋折旋如车轮',可见水势甚壮,流淌出来的泉水汇成溪流,最终注入潍河的支流之一扶淇河中。
《太平寰宇记》卷24'常山'条目下,引用《齐记》所载'祈雨常应,故曰常山'。苏东坡任职密州的时候,非常尊重当地风俗,遇到天旱无雨,就带领官员人众,到常山的这眼泉水处求雨,因'古者谓吁嗟而求雨曰雩',又叫雩祭,由此而称山泉为雩泉。关于雩祭,早在《周礼·司巫》中即有载,'帅巫而舞雩',由此可知,这种活动其实历史悠久。
常山雩祭,是当地古老的祈雨之地,苏轼在此两次进行祭祀,居然常常灵验,他非常高兴,对卧虎山的灵异很是服气。来自杭城的苏轼,对密州也是深有感情的,生性酷爱山水的苏轼,每逢登临常山,都要在此逗留一二,他常常站在泉边的高坡上,向北方俯瞰密州老城,那些亭台楼阁,仿佛就在眼前不远。
古者吁嗟而求雨,今有太守雩泉铭
宋熙宁九年(1076年)四月,苏轼为自己喜爱的常山泉水,写下了一篇《雩泉记》,以此文抒怀。在苏轼看来,他在密州工作的这两年时间,无时无刻不与常山发生着联系。在城中生活的时候,'起居寝食,无往而不见山者',日常起止,都可以望见常山在身边;而站在山上居高临下,也可以看到密州,'雉堞楼观,仿佛可数'。
在《雩泉记》中,苏轼回忆自己在宋熙宁八年春夏之交,遇到严重干旱,曾经两次到常山祷雨,'其神食于斯民,固宜也',受到香火的常山神,果不辜负百姓的期望,每次都感应降雨,苏轼为此特别修缮了常山神庙。
关于雩泉,文中记载,泉眼在常山庙门外西南十五步,泉水汪洋回旋,像车轮般大小,味道清凉滑甘,四季如一,泉水溢满直到山下。苏轼认为,可能就是因为有了这口泉,常山才能'常其德,信于斯民',始终保持不变的品德,守信于密州百姓。
为此,苏轼又号召地方,把泉眼修筑成一眼石井,深七尺,广三尺二,在上面建亭,取名为雩泉。《乌台诗案》对此记载道,'熙宁八年五月,轼知密州内,于本州常山泉水处祈雨有应,轼遂立名为雩泉'。
面对清澈的泉水,苏轼想到自己在任这些时日,每日看到的,都是'民吁嗟其所不获,而呻吟其所疾痛'的景象,苦于收成不获,困于疾痛缠身。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地方改善生活的带头人。百姓的疾苦就是地方官员的失职。
'如常山雩泉之可信而恃者乎'。对此,苏轼心中也有疑惑,真有能够闻民苦、解民忧的官员吗,就像常山的泉水,守信而可以依靠吗?恐怕更多的却是'堂堂在位,有号不闻',朝堂上、衙署内尸位素餐,那些虚头巴脑,一味钻营,在形式主义、官样文章中扶摇直上九万里的人。苏轼当然知道,社会风气的全面好转,风清气正的吏治养成,绝非一朝一夕。
秋食花实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寿
北宋时的密州,比今天潍坊市诸城地区的面积大很多,包括安丘、高密、五莲、胶南的一些地方。来自鱼米之乡的苏轼,面对密州百姓的困境,心里是内疚的,《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一诗表达了沉重的心情,'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文彩华章虽然可以激励奋斗,却并不能拯救疾苦。然而,苏东坡在文学上的成就,确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他留给密州的作品达二百三十余篇,包括了诗词和文赋等形式。
那首代表作《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就是在这里写就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价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密州这首中秋词,让苏词达到了新的高度,跃居众词作之首。
密州的生活无疑是艰苦的,文学家的优势在于,往往能够从这样的环境中,领悟到属于人生的真谛。苏东坡有一篇《后杞菊赋》,充分表达了他生性豁达、苦中作乐的境界。
文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以'谁使汝坐堂上称太守'作引,描述了案牍碌碌、应酬不绝的官宦生活,然后回答,'人生一世,如屈伸肘',原本就没有贫富美丑,外在形象掩饰之下的,不过'卒同归于一朽'。
在苏东坡看来,'吾方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不管贫者、富者,最终的结果都一样,生命消失,走向死亡,所以过分追求荣华富贵,并没有什么意义,以杞菊充饥,同样能够得到长寿。根本就在于一个心态。
【题外话】
苏东坡在哲学上的体悟,也是领先于北宋同时期许多人的,他把儒、释、道三家合而为一,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观点。只是在那个言论谨慎、因文获罪的年代,《后杞菊赋》依然成为政敌们诬陷苏东坡的证据,以此酿成著名的'乌台诗案'。
仕途多艰险,何如山水间。为什么不舍弃仕宦生涯,享受林泉生活呢,可能苏东坡的心中,还是想为民众做些实在的事情。
生活贫瘠的密州,留给苏轼的印象还是非常美好的,他在告别任职土地的时候,还不忘留下一篇佳作——《留别雩泉》,充满了对密州、对雩泉的留恋之情:
'举酒属雩泉,白发日夜新。何时泉中天,复照泉上人?二年饮泉水,鱼鸟亦相亲。还将弄泉手,遮日向西秦。'
那么,苏轼自己对密州政务的评价如何呢,《超然台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可作明证,'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