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五,磨豆腐:王侯喜其味道,百姓慕其风骨
随 我 行 走 山 西 许 你 万 里 荣 耀鉴古 |知非 | 旅途 | 视野 | 生活
二十五,磨豆腐。从古至今众多食材中,在腊月二十五将豆腐作为春节菜肴的主角,并被人们挂在嘴边,相比山珍海味,多少让人有些意外。其实,这是与豆腐的特性紧密相关的。当年汉高帝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慕道求仙,铜铁炉中翻火焰,无意间做出了豆腐。刘安便是道家名著《淮南子》的作者,也是以皇室贵胄身份首尝豆腐之人。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退尽见精华。旋转磨上流琼液,煮月铛中滚雪花。瓦罐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个中滋味谁得知,多在僧家与道家。“远胜燕窝”,刘安大为惊叹。庄子论道,每下愈况,刘安自然将豆腐奉为上品。豆腐是菜中君子,它与其他食材没有冲突和禁忌,但和而不同,即便文武火相加,融入千万种味道,但自身的香气会一直保留。同时豆腐又是从皇家到百姓都欣赏的菜肴,明朝的朱元璋独爱豆腐,一方面有他节俭的性格,另一方面也确实喜欢豆腐独特的口感和味道。民间甚至还以他的这一爱好,杜撰出“珍珠翡翠白玉汤”的笑话来,讲的是朱元璋不得志的时候,靠两位乞丐接济才渡过难关。所谓珍珠翡翠白玉汤,不过是即将发馊的白米、烂白菜帮子和豆腐放在一起乱炖的雅称。乾隆皇帝也同样爱吃豆腐,甚至影响着当时餐饮的发展方向。当时著名的学者袁枚归隐田园后,专门收集了当时豆腐的一些独特做法,编辑进大作《随园食单》中,其中有程立万豆腐、杨中丞豆腐、张恺豆腐、王太守八宝豆腐等,均以当时上流社会中显赫官员的名字命名,可见人们对豆腐情有独钟。但豆腐却是一种大众食材,平民百姓日常也吃得起。“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豆腐隐喻着最朴素也是最难得的需求。一个磨字,辛劳就将日子灌满,也发散着小农时代每一个农家生活的自然与恬静。如今,家家磨豆腐的情景很难再现,每个人都忙忙碌碌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下,即便农村,也很难再现鸡犬相闻的盎然之趣。“二十五,磨豆腐”,更成为为过年而过年的必要等待,甚至有人认为是为了合辙押韵故意为之。民俗最大的功用不是仪式感,而是教化功能。千百位智者用心良苦的安排和千年悠悠时光的考验,把豆腐摆出,绝非是为了韵脚。磨出豆腐便可以过年,从小磨的吱吱呀呀开始,披星戴月的农忙氛围瞬间就笼罩在十里八乡间,比谁家的炊烟早起,比谁家的风箱先响。去除豆子的糟粕,滚汤沸水,在孩子们还熟睡中,一锅热气腾腾的豆腐便出锅了。
小农时代不需要购买,但有着比较。谁家的豆腐细腻,明眼人一看便知。豆腐不仅仅需要慢慢研磨的功夫,更需要对火候的掌握。火大了,锅底容易糊,煮出来的豆腐比较粗糙;火小了,豆腐没骨,立不住,不易于存储,好东西被糟蹋了。这在过去,是很难被人们接受的现实,被认为是天大的浪费,必须接受指责的。一般而言,制作豆腐的前期工作由女人完成,而决定豆腐口感的关键步骤即点卤一般由男人掌握。“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便是指这个环节,一锅浆水变成一枚美玉成为桌间上品,还是扔进食槽任牲口糟践,成败就在瞬间。这多少像天下寒门学子跳跃龙门的一瞬,也如官员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关键态度。一千多年前,苏轼被贬黄州。作为一般人已经忧谗畏讥,黄叶萎地般痛苦。然而苏东坡却非如此。一到黄州便欣然提笔: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政治上的倾轧并没有让他心灰意冷,相反激发了他对生活的热爱。纵观苏轼的一生,特别以政治主张为代表的仕途理想的失败,使一生被贬五次,但每一次被贬苏轼都能依然认真的对待生活,甚至在荒无人烟的儋州(今海南岛),苏轼都以积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回报叵测的朝堂: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是一位美食家,以他命名的菜品流传下来的至少还有东坡肉、东坡肘子,但最有名大众最可模仿的便是东坡豆腐。普通食材被苏东坡拿来,上锅炙烤,外焦里嫩后加上葱花蒜末,无论外面是如何上等材料,终归内里豆腐的本味不变。苏轼一生中有十年是在放逐中度过的。在他存世的三千多首诗中,有344首诗中带笑字。苏轼没有敢对人生有一句抱怨,相反却把别人的苦难,变成了自己的乐趣。在宋朝,崇尚犬肉和羊肉的时代中,他大胆的将猪肉和蚝肉作为主流,并将最普通的豆腐以最简单的做法烹出极致人生。
孔子曰:君子不器。百姓说,一清二白。将复杂的生活过得简单,把纷繁的思想过滤成单纯,用内心的纯洁对抗外界的诱惑,日子里才不会有烦恼。无欲则刚,柔软的豆腐却越彰显了他存在的价值和顽强的生命力,幽幽两千年,从未被人抛弃。在山西,传说晋商数位奠基人都是依靠做豆腐发家,尽管传说有些夸大,但豆腐却有了更深沉的含义。越是柔软,越有刚性。越是平凡,越不简单。没有奢望的人生,往往能得到人生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