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医生要开那些“不必要”的检查

在住院的时候,医生会给我们开各种各样的检查单,手术前检查也是。

术前,医生往往会让我们做这些检查:血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功能4项/6项、感染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型检查、交叉配血、肿瘤标记物、胸部CT、肺功能、心脏彩超、心电图等。

乍一看,这也太多了吧!难不成真的是医院想要挣我们的钱,是医院过度检查,还是真的有必要呢?

其实,更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些检查简直是浪费钱,一点必要都没有!到底有没有必要做这些检查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首先,我们来说说抽血检查。在手术前,医生需要了解我们的一般状况以及是否适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血常规:主要关注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水平,初步判断我们是否存在感染、贫血,如果血小板低下,在手术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出血可能;

生化全套:主要关注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等。如果肝肾功能存在异常,需要寻找原发病因,并加以治疗;如果电解质即钠、钾、氯等离子出现异常,需要饮食纠正或药物治疗,否则会影响我们身体内环境稳态;如果出现空腹血糖升高,需要加做糖化血红蛋白,评估我们是否存在糖尿病,血糖过高将会影响术后康复。

感染筛查:主要是从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等方面进行筛查,为的是不让传染病交叉传播。规范消毒的手术器具,一般都不会出现传染病的传播。

但是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这个检查结果是阴性的,并不代表我们就没有这些传染病的可能,因为“空窗期”的存在,在疾病早起并不能检查出啦,因此要求我们注意生活习惯。

凝血功能4项/6项、血型、交叉配血:防止出血是外科手术的第一要务。凝血功能可以反应出我们的凝血状态,并且如果手术过程中出现出血需要紧急输血的话,这个时候再来做血型、交叉配血就来不及了。因此,需要提前做血型、交叉配血,为给手术保驾护航。

肿瘤标志物:一般肿瘤标记物的检查的诊断的时候就做的差不多了。不过,术前进行肿瘤标记物检查可以作为术后监测复发和转移的参考材料。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其他辅助检查,是不是真的有必要?

胸部CT检查: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做增强CT,对淋巴结的显示更清晰,能够有效的评估手术难度和应该切除的淋巴结范围。

心电图、心脏彩超:判断我们的心功能状况,评估是否可以耐受手术治疗,无论是心率过慢还是过快,都需要调整到合适的范围(60-100次/),方能进行手术。如果心率过慢的话,在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心跳骤停,这样手术风险无疑是非常大的。

肺功能检测:肺癌手术要切肺,这个检查显然很重要,可以评估现阶段的肺功能情况,并预计术后肺功能可能情况。

当然,医生在术前还会给我们做基础病的评估,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并指导我们积极控制基础病,尽可能降低手术风险。

说到底,这些检查还是有必要的,不存在医院过度检查,或者为了挣我们钱的情况,一切的出发点在于尽可能降低风险,让我们安然度过手术治疗。

最后,我们来小测一下,看看是否对今天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答案:F、以上都错误

解析:

术前一定需要检查血常规、生化全套等,以便了解基础情况;手术过程中不一定会出现出血,但是等出血之后再进行相关检查就来不及了;术前要求将血压、血糖控制到一定范围,以免影响手术或术后康复;由于“空窗期”存在,在疾病早期感染筛查可能出现阴性结果,因此也有可能存在传染病可能。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