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姜夔化用杜牧4首诗《题扬州禅智寺》《赠别二首·其一》《遣怀》《寄扬州韩绰判官》写妙词《扬州慢·淮左名都》,如今年年入选课本
千年文坛,出现的高手和佳作实在太多。后世之人想要写出脍炙人口的作品,其实难度是很大的。毕竟珠玉在前,很多内容和题材都被前人写得差不多,想要推陈出新谈何容易。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捷径可走呢?别说还真有,那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化用深化前人之作,来达到超越的目的。不过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难度并不小。举个简单的例子,李白的才情震古烁今,想要在他的基础上超越深化很多时候只会贻笑大方。所以化用借鉴前人的作品本身本身也是个“技术活”。
而这种借鉴化用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不要脸”的“拿来主义”。简单来说就是将前人不同作品中的名句直接拿来,不做什么修改,重新组合排列,这种借鉴叫“集句”。当然这种形式也是需要极强的文学功底的,毕竟前人不同的作品往往意境和所要表达的感情不尽相同,想要在一首新的作品中将这些完美融合统一达至浑然天成的程度,不仅要求对于前人作品理解透彻,还需要对新的作品也做到心里有数。
在这一点上大文豪苏轼就做得很好,就像他的《南乡子·集句(怅望送春怀)》便是借用了前人八首诗中的名句,但是经过词人的再组合,不仅符合了他当时的境遇、身世、心态,而且经过他的信手拈来,这些名句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可以说借用得极为巧妙。
(附:
怅望送春杯。渐老逢春能几回。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
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
还有一种借鉴化用就是从前人作品的意境上做文章,或一脉相承,或别开生面。就像高蟾在《金陵晚望》中有写道“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但是到了韦庄的《金陵图》中,他就针对高蟾的诗意重新做了文章,写道“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虽然看似针锋相对,但实际本质上两者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体现了对于大唐命运和前途的担忧,说来也是颇为有趣。
而笔者本期要分享的这首词,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代表作之一,在词中他化用堆砌了杜牧的诸多诗作,但是经过他的化用,却产生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如今这首词更是年年入选课本,成为中学生必背的名篇佳作。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这首词。
《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76年冬至,那时的姜夔只有20多岁。当时他初次到访扬州,对于扬州的认知都是通过前人的诗句。尤其是杜牧笔下一系列描写古时扬州繁华的诗句,更是让他对于扬州充满了向往。但这一次到来,他所见的扬州哪里还有繁华可言,不管是城内还是城外都是萧条一片。于是姜夔内心不由泛起一阵怀古之情,于是便提笔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中“竹西佳处”是化用杜牧《题扬州禅智寺》中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过春风十里”化用的是《赠别》中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知”;“纵豆蔻词工”化用的是《赠别》中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青楼梦好”化用的是《遣怀》中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化用的是《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不吹箫”。
(附:
[ 唐 ] 杜牧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赠别二首•其一
[ 唐·杜牧 ]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 唐·杜牧 ]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 唐·杜牧 ]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在杜牧的诗中,这些诗句都是用来描写扬州的繁华和美好。而到了姜夔笔下,这些美好都是为了衬托出如今扬州的萧条。曾经杜牧经历的扬州是那么艳丽,如今的扬州却只有兵燹之后的残破,这种“以乐景写哀”的描写方式无疑是达到了“倍增其哀”的艺术效果。
这样的强烈对比之下也将姜夔对于战争的厌恶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对于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于昏聩朝廷和罪恶的胡人的愤懑。细细品读,全词充满了清幽的伤感氛围,令人读之也不免心生悲凉。
对于姜夔这首化用堆砌杜牧诗的名作,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