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治大病|流传千年的祛湿泻水第一方,倾泻东西南北中之水湿
祛水利湿二法
其实人身上的脂肪就属于痰饮的一种,想要消去这部分脂肪,需要通过温阳的办法:一部分人选择了在健身房运动,通过物理的方法调动体内阳气的运动,促使脂肪的运化、汗液水液的排出。另一部分人选择药物服用,咱们有一味中药叫做麻黄,是发汗解表非常厉害的药物,也有人叫它是自然界的“瘦肉精”,喝了它可以让你的脂肪减少,由他提取的麻黄碱等成分成为了许多减肥药的必备的原料。当然无论是过量的运动还是过量的服药,其实都是对阳气的一个消耗,表面上暂时起到了减肥的作用,而其实很容易反复,因为阳气虚弱后水湿还能进一步的继续堆积,同时过度耗散阳气也会进一步造成身体虚弱,得不偿失。
交易担保 医家店铺 医家心选-野生天然五味子 小程序
所以治疗水湿的另一种方法,我们可以理解为补脾土、温脾阳,如果说前面的温阳利水是把已经产生的水湿得到消散,那培土制水就是在此基础上对没有产生的水湿得到预防。一如在洪水未来临之际,或者在即将来临之际,我们提前用土筑成堤坝,使洪水无法到达我们所居住的地区,使人的身体无法产生过多的水湿痰饮。
和大家聊了聊我的两种治疗水湿的思路之后,我们来看看这个方子:
五苓散(伤寒论)
[功用] 利水渗湿, 温阳化气。
其实这个方子已经把我上面所说的温阳、补脾两种思路,都结合起来了,白术、茯苓可以补脾土而祛湿,从源头预防。泽泻、猪苓则是直接利湿,对付已经产生了的水湿,桂枝或者没有表证我们以肉桂起到一个温阳的作用,协助泽泻、猪苓,温阳增加膀胱气化之功能,而利水湿。
张仲景创立此方当时用于治疗“水逆证”,当然不是我们现在年轻人常说的水逆,而是一种:由于下焦气化不利,水湿没有办法从身体中排出,导致的身体中水液的堆积。由于阳气的虚弱,这部分水液的堆积,既没有办法从身体中排出,也没有办法得到身体的利用而润泽全身,像一滩死水一样聚塞在人体中。这种情况下,水湿没能气化荣润,所以人还是会口渴,还觉得缺水,但当你饮水而下的时候,由于身体的储水部位已经被占满,所以饮入之水只得呕吐而出。仲景曰:“渴欲饮水,水入则吐”。所以此方子当时就是为了把占据人体的这部分废水排出体外所创立的。
除了我们刚才上面所说的水逆证以外,痰饮,小便不利,水肿等水湿内蕴的疾病,都可以用此方来进行治疗。包括我们现在西医所说的肾炎,肾功能不全,尿潴留,特异性水肿,肾积水,脑积水,肝硬化腹水,湿疹等等,以及都可以用本方加减治疗。
总结本方三个要点:①利水,②补脾,③助阳。所以阴虚津液不足者不能使用。最后我们简单聊聊这五个具体药物:
药物组成
白朮,前段时间一个朋友在微信下面留言,就是想了解这个白术与苍术的区别,在这里谈谈我的看法。我对白朮和苍朮的理解主要在于两个字,白朮主“补”,苍朮主“运”。白朮通过补益脾气,而使得痰湿减少使得食欲增强。苍朮则是通过将堆积于脾胃中的多余的水湿进行健运,像搬运工一样将水湿搬运,腾出了位置。所以两者虽然都可以健脾祛湿,但是我认为这个小小的差异在这里。
茯苓,这个药我们太熟悉了,许多医家称其为仙家上药,古代的皇帝也经常做茯苓饼等食物使用。这里我们只需要知道它的两个主要功效,一个是利水渗湿,一个是健脾宁心。茯苓利水的效果没有泽泻那样迅猛,甚至不如大多的利水药物,所以我们称之为“渗”,也正是因为他本身又能补又能渗,既能从源头杜绝水湿的产生,又能够使已经产生的水液得到渗散,而且脾性和缓,所以深受大家喜欢,也能作为日常养生健脾祛湿的一个常用、好用的药物。
猪苓,一如白朮和苍朮的区别一样。猪苓和茯苓我认为大家也可以这样理解。茯苓的利水效果弱一点,但是它兼有补益的作用。猪苓的利水效果强一点,但是它并没有补益的作用。当然临床上我们可以将二者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桂枝(肉桂),仲景选用桂枝,一方面有温阳利水的考虑,一方面原条文“水逆证”:“(太阳)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表证未解,所以有桂枝配合解表,当然主要是利水,所以桂枝量要注意,不能大,起一个温阳利水的效果。如果患者没有表证,我考虑用肉桂代替桂枝效果更好,当然剂量也不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