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恢复的先后顺序,是按照这3步来,千万别错了
分娩后有3个很重要的必修课程:腹直肌修复、盆底肌修复、骨盆修复。那么这3个修复项目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一、骨盆修复
宝妈在经历过10月的妊娠期后,骨盆肯定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尤其是自然顺产的宝妈会更加严重,同时骨盆的变化也会波及到腰、髋。
生产过后的宝妈的骨盆会变得很松弛,身体的变化不言而喻。骨盆的下面变宽,导致屁股会非常扁平,膝盖下面腿部也会扭曲,O型腿就是这样来的。
二、腹直肌修复
腹直肌的位置在腹前正中的两边,能够维持腹部压力、固定内脏的作用,而且对于咳嗽、排便还有活动都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腹直肌分离就是因为分娩后的腹部肌肉松弛,也不能恢复到自己原来的状态,这时就会有大量的赘肉在腹部堆积起来。
三、盆底肌
指的是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仿佛一张网,把尿道、膀胱、子宫等等器官都给紧紧的网住吊起来,维持住他们的位置,让这些脏器能够正常的发挥功能。
因此盆底肌也是异常重要的,假如这张网松垮了,那么宝妈的很多个脏器功能绝对都有影响的。那么相对应的问题就出来了,就像大小便会使劲、脏器会脱垂等。
那么腹直肌修复、骨盆修复、盆底修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不管是盆底肌修复,或者骨盆的修复,总之都是环绕着盆底肌的修复开展。骨盆的修复会对骨盆的错位进行矫正,纠正最主要就是韧带和肌肉,不是指的骨头缩小。
盆底肌的恢复会让骨盆的松弛肌肉和韧带再次恢复紧致,可以让骨盆早日复位。骨盆修复以后就能够支撑起来盆腔内的所有器官,这样就能让盆底免受压力,对盆底的恢复非常有利。
因此,骨盆的修复和盆底的修复是相辅相成的作用,骨盆的修复其实算是包含了盆底的修复,并不只是简单的骨盆正位而已。
总结:产后的盆底肌和骨盆修复可以同时进行的。
腹直肌的修复对于盆底恢复的影响有哪些?
之前说到腹直肌可以让腹腔保持压力,腹直肌如果收缩的话,那么腹腔里面的空间就会变小,腹部压力也会变大。
腹压增大,会对盆底有一定的压力,对于宝妈来说,盆底肌本来就比较松弛,然后继续受到持续性的压力,会让盆底的负担大大增加。
腹压增大,也会挤压到盆腔内的脏器往下走,这时候韧带和肌肉都是非常薄弱的,并不能很好的固定住器官的位置,下垂的现象就会发生。
因此,分娩后盆底的问题和腹直肌的问题同时存在,不要盲目的只修复腹直肌。就算只是存在盆底的问题,也不能太早的腹部塑型(比如仰卧起坐、卷腹等)运动。
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开始腹部塑型和腹直肌的修复呢?最好等盆底的肌力到达了3级,这样会安全一些。
总结一下:
1、分娩后可以骨盆和盆底的修复同时进行,可以起到协同作用。
2、腹直肌的修复、腹部的塑型一定要慎重,盆底肌力超过3级了再做。
3、产后修复的顺序:盆底肌修复和骨盆修复同时开展,最后是腹直肌修复。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你懂了吗?当然额外还有一个重点:产后的心理康复!
宝妈在经历过分娩的痛苦之后,雌激素的减少、加上身体的劳累。刚切换了自己的角色去照顾婴儿,自己的时间就极大的缩水了。还有很多的心理情绪因素也不能及时的发泄出来,这样会让宝妈经常因为一点点的小事情就会受到委屈、暗自悲伤。
这几种情况都是宝妈在分娩后一星期内都会发生,也能够自己恢复,但是有一些严重的会发展成产后抑郁症。
所以,身为宝妈的家人要多关爱一些宝妈,足够的理解她、关心体贴照顾她,同时宝妈自己也要进行一些心态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