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行是歌,归来是诗
——《郷土——匍匐在大地上的心灵》 读后感
去年8月份,拿到了隋中胜老师亲笔签名的新著作《郷土——匍匐在大地上的心灵》。古朴大气精美的封面、泱泱三十万字集结的厚重的纸墨香,一下子劫掠了我的心。迫不及待,几个白天的闲暇加夜晚的青灯长伴,便读完了此书。隋老师朴实不乏灵动、鲜活不失隽永的文字里,所表露的对乡间故土的拳拳赤心、对故乡亲人的深深眷念,极大地震撼了我,让我为之动心动容。当时也想写一篇随感,又纠结于自己拙浅的笔力,怕自己简单的心地浅薄的见知,诠释不了作品背后的故事及饱藏其间的浓烈情感深刻思悟,而迟迟未曾下笔。光阴倏忽,时至年关。节日氛围日渐浓厚,乡音乡情牵动着每一个游子的心。而这时候的隋老师,还在千里之外的重庆酉阳。在看到自己的心血力作《郷土》出版发行后,慰藉之余,隋老师精神抖擞,壮志不休,踏上了去重庆桃花源中学支教的光荣路程。隋老师说,“人之于乡土,犹如鱼之于水,鸟之于天空”;隋老师又说,“无论生养过我的家乡,还是羁旅驻足的他乡,都是我心灵的故乡”。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新年的鞭炮渐次响起,人在山清水美的酉阳,看得见的山,望得见的水,喂不饱的是乡愁啊……故乡广场上是否锣鼓喧天又响起唱开了大戏?乡亲们一定又是攀墙头的爬树叉的呼呼隆隆前呼后拥围个水泄不通,踮脚仰脖争看舞台上咿咿呀呀翘兰花指的青衣;柴火蒸出的大锅馒头是否还氤氲着袅袅香气?多少年了,我沉浸在故乡的豆腐梆子里不能自拔,更无法抹去我最爱吃的那一口,一清二白甜得沁心辣得透彻的葱绿。那厚厚木板铺成的大木桥依旧萦绕在我的梦里,河边俊美的芦苇更是我永生不灭的记忆;站在街头纳鞋底儿的姑娘们说笑间就坐上了庐帐,去大集赶庙会的爷孙们回来就么地坐了席……更有我那故乡人,“开放而不张狂,聪明而不狡黠,朴实而不木讷,一直那么坦荡磊落,睿智幽默,永不斤斤计较,绝无睚眦必报,更无勾心斗角”。我怀念“霜重色愈浓”老来少般刚正通达的爷爷,和我打谱量道样样拿手满嘴“跑火车”的奶奶;倔强暴躁又不幸的父亲是我生命里挥之不去的痛;姐姐和美知足的当下儿孙们的非凡优异,又是我心头徜徉的欢喜……当然,《郷土》作为一本厚重的散文集作,隋老师并没有囿于他的东北乡,而是承载了文学艺术的延伸和发散性,围绕“人文”的主题元素,“思接千载神游八极”,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展开来抒写,历史与文化的探究、自然与社会的剖析…… 他写《管中窥豹》随想随记,读其文识其人,不以悲喜论短长;他写《杏坛钟声》感悟心得,文学与语文教学的美妙联姻,德智双馨的绿色生命教育课堂;他写《圆的哲学》体育竞技别样人生,从赛场上发现哲学及日常生活美学等等。仅从时空跨度来说,隋师从东北乡的草木人情,写到齐鲁大地的儒家文化,再到塞外的月光、三晋的流古风…… 如果这篇著作有续集的话,一定切换到如今重庆的酉阳了。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不论身在何处,家在何方,爱国敬业,母爱子孝,为人若此,庶乎近焉”!隋老师做到了。天命之年,热情不减,毛遂自荐,暂且离开他挚爱的乡土,只身前往南方山区驻扎支教。在那个质朴美丽的桃花源中学,隋老师铺下身心,以校园为家,披星戴月,传道解惑。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蔡东刚老师有言评曰: 隋老师支教是奉献是付出,同时主动承担了文化考察与传播的任务,有眼光、有意识、有情怀,目之所及,心之所向。孔子说,温故而知新。一本好书,当百读不厌,且如醇酒,历久弥新。再去读《郷土》,你会为“匍匐”在大地上这颗心灵再次震颤,这是多么赤热的身和多么虔诚的一颗心哪!河道水潺潺,岸上草木香,湾水澄碧,书声琅琅,吾心安处是吾乡。“生活是无数时空的连接,唯愿远行是歌,归来是诗”。如诗如歌,一风一物总关情;乡土之爱,永远如故乡蓬勃的芦苇,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作者简介:刘英华,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东营市作家协会会员。热爱文字,或读或写,尤喜诗词散文,游弋文字,安于光阴,净守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