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佳肴,奇珍异宝,凡所偏爱,皆为良药!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对于治病,有诸多稀奇古怪之法门。
除了以食入药,讲究药食同源外,更有鬼神莫测之法,比如用符咒治病的祝由科,比如芳香服气疗法、气功吐纳功夫等。
今日于此等所谓在外人看来“迷信”之疗法暂且不表,且让我们从人之偏爱偏好如何治病说起。
人心之私,定有所钟,必有所爱。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私心,在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所偏嗜偏好之物或事。而这种所偏所私之事或物,在某些特殊的情景之下,却可治病。
关于治病,我们经常说,只有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
至于为何会生病?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之《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认为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也就是说,一切唯心造,心是一切疾病的根源。
俗话说,解铃仍需系铃人,心病当然心药医。针对特定个体和人群,在治病时,只有追根溯源,抵其本心,并投其所嗜所好,找对人和物,方能收得奇效。
比如《抱朴子》中说,周文嗜不美之葅,不以易太牢之滋味。说的是周文王姬昌特别喜欢吃的这一口叫“菖蒲葅”,就是用菖蒲做成的腌菜。《吕四春秋》中记载,孔子是周文王的铁粉,为了向文王看齐,也跟着吃这玩意儿,结果皱着眉头吃了3年才习惯。你说这东西该有多难吃!但人家文王就好这口,宁可拿山珍海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换这种腌菜吃。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据说有好几次,周文王生了病,都是吃菖蒲葅吃好的。
“色恶,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
总结下来有“十不食”的孔圣人,拿现在的标准来说,这个对饮食滋味如此讲究的美食家和吃货,也有特殊偏好,而且这种嗜好还蛮高雅。
《论语·述而》中记载: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听《韶》乐听得竟然有三个月都尝不出肉的滋味,虽然是有点夸张,但由此不难看出孔老夫子对音乐的痴迷程度之深,简直跟周杰伦有的一拼。我想如果孔夫子得病之时,一段《韶》乐,绝逼比一顿大餐更能愉悦身心,从而使得病情好转。
药不执方,医无定格,唯在有效而已。而俗语也有云:救得命活,即是良医;医得病痊,便称良药。故所嗜所好之事或物,用法得当,便是良药。
无他,癖之所在,性命与通。再者如陶渊明之爱菊,王羲之之爱鹅,曾皙之嗜吃羊枣,刘伶之嗜好饮酒,卢仝之嗜茶,以上癖嗜,也皆是良药,不必非求之于方剂针药。
至于异书之于文人,宝剑之于武士,名酒之于醉翁,美饰之于佳人,等人之欲得未得之物,我想,就跟民间“冲喜”一说一般,只要能投其所好,亦能收到治病的奇效。
可能很多人还听过:胃以喜为补。此话本意是喜欢吃什么,吃点什么,对胃来说,不是坏事。如果肠胃不好,不要拘泥食性、食谱,自己所偏爱的东西就是最好的补药。此话最早出现于清代叶天士的医案:少年形色衰夺。见证已属劳怯。生旺之气已少。药难凑功。求医无益。食物自适者。即胃喜为补。扶持后天。冀其久延而已。
说一千道一万,不论美食佳肴,还是奇玩珍宝,凡所偏爱,皆为良药。此心病心药之治法,有类于西方之心理暗示疗法,人体自身有一套自我修复机制,心情舒畅、身心愉悦,则血脉畅通,更有助于身心康复。
但任何事物,都不可走极端,此乃偏方,虽偶能收奇效,但还是要遵照医嘱,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偏方。如果已然病入膏肓、大限将至、即使再投其所好,也无力回天。
PS:冲喜,是指让一个久病不愈的病人和别人结婚,用这个“喜事”来“冲”掉不好的运气,已期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有时也可以让子女结婚给生病的父母冲喜。现在被认为是一种迷信,其实亦有其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