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为藏友谋幸福“密码”:宣德炉连接大世界
宣德炉,是由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参与设计监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宣德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铜器。了制作出精品的铜炉,在朱瞻基的亲自督促下,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炼铜、造型必须自《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中,精选出符合适用对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将之绘成图样,再呈给其亲览,并说明图款的来源和典故的出处,经过筛选确定后,再铸成实物样品让其过目,满意后方准开铸。
据悉这批香炉,把其绝大部分陈设在宫廷的各个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经过数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被转卖、被毁、被抢,已极为罕见。
铜香炉是铜做的焚香器具,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工艺品。铜香炉虽然质地相同但是不同时代的能工巧匠们却把他们做成了作成种种形式。铜香炉用途亦有多种﹐有熏衣铜香炉﹑或陈设铜香炉﹑或敬神供佛铜香炉。铜香炉中最知名的是明朝制造的宣德炉。
炉底镌铸“宣德年制”长脚篆书款,乃与炉身一体失蜡法铸就,铸后精修,笔划细窄,规矩有度,劲挺深峻,体现出官方高度的制作标准、精湛工艺和不凡气度。内膛打磨工整,底心平滑。铜材精萃,金黄赤亮。以上特征,皆为典型清代雍、干时期官铸炉所属,形神俱佳,俊朗之至,堪称典范。
宣德炉在宣德中期模仿宋代的烧斑,掩盖了炉的本质,就用一种外国产的卤液浸润、擦拭、薰洗,把色彩变为蜡茶。到了宣德末期,则更加显示它自然色泽,着色更淡。后人评论说,宣德炉有五等色:栗壳、茄皮、棠梨、褐色,而以佛经纸的色泽为第 一。鎏金的炉腹下铸成祥云涌起的样子,鎏金的炉口下部为祥云翻覆的样子。至于鸡皮色,则是着火气长了才出现的。
明清以来,以宣德炉为代表的铜炉成为了文人雅士、收藏家的必备之物,被誉为“明代文玩之首”。
关于宣德炉文物的缘起与用料,《宣德鼎彝谱》一书有详细的记述:“宣德三年三月初三日,司礼监太监吴诚赉出圣谕一道,敕谕工部尚书吴中:朕自御极以来。。。因见郊坛、太庙、内庭所在,陈设鼎彝,式范鄙陋,殊乖古制,是以深系朕怀。今有暹罗国王刺迦满蔼所贡良铜,厥号风磨,色同阳迈,朕拟思惟所用,堪铸鼎彝。。。悉仿宣和博古图及考古诸书,并内库所藏柴、汝、官、哥、均、定各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开冶鼓铸。。。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