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我的兰花不会腐。

特此声明
原作者为慕名,文章不经原作者授权,不得盗用,违者必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在此仅供学习、交流、欣赏之用,若有不妥,请联系编者删除。
不知不觉,又到“两腐”高发季。
对于腐草这个事儿,似乎年年有话说,又似乎没啥好说的。说来说去腐草的还是照腐,不腐的随性养也无所谓。何为差别这么大呢?养兰的悟性吗?还是养兰技术?这些都不是核心点。
不可否认,养兰需要一定的技巧与悟性,但这些只是养好兰花的表象指标,能否养好兰花或者说养精兰花,最底层的认知是求真务实。
我看问题的逻辑总是很简单,以客观的态度,不断接近事物的真相,洞察本源,这就是务实求真。因为只有这样,不管是学习或者解决问题,才能一针见血,治本除病。
很多人会有一个这样的认知误区,以为对凡事都能了如指掌,这是不可能的。真理或者说是真相,虽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它是变化发展的,就如古时的真理有可能放在当下就不适用。所以,凡事的本源,我们只能无限接近,不能完全抵达,这是客观事实,不容反驳。
就像道德经开篇所言: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可以抵达,但当你抵达之后,此道非彼道了。大白话讲,真理,我们只能无限接近,但永远是无法完全掌控的。正如古语所言:道可求而不可致。
所以,关于腐草这件事上,我们最怕的是“我以为”的主观臆想。
虽然,很多兰友鉴于现如今信息查阅的方便性,在高温高湿来临之前,会查询相关资料来做好预防工作,或者向一些权威有结果的兰友兰师请教,不可否定,这也算是养兰的一种开悟吧,但这只能算是一种治标的效果,更算不上一种养兰的“术”。
“书上得来终觉浅”,经验是别人的,“我以为”别人的经验对自己适用,“我以为”按照信息所言方式方法进行预防一定没问题,“我以为”......结果,草还是腐了。
表层的经验(术),说难听点只能算是一种适用于每个个体的“个人主义”。那何为真正的“术”或者说是“兰术”呢?就是能那些能治病救草的兰术在哪里?
经验或者信息可以借鉴,但要经过加工整合,拆解重构。结合自己的实际诉求,利用科学合理的技巧,从事物的本源出发,形成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这才是适用于我们的真正救草术。
比如,对于兰草两腐病,我们更应该寻找的是为什么会发生腐病的本源,而不是关注或者照搬天花乱坠的信息。
腐草的发生实质是,很多时候我们给病菌创造了一个温床。
茎腐病是真菌性病害,发病条件多为创伤、酸性及高温环境,
腐则是细菌性病害,喜高湿及酸性环境。我们知道了两腐的发病机理,是不是预防起来会事半功倍?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认清了两腐的发病原理后,反着来,打破这些温床,让病菌没有生长的机会,从而达到预防及治疗的效用。
根据自己的养兰小环境及大环境,温度偏高了就控温,湿度过大就扣水,PH偏酸了就撒点草木灰,闷热了就做好通风透气工作,努力平衡水气及温湿。植料不适该换就换,兰盆不对口该换则换,环境不适该咋整就咋整,云云。控温散热难度大,就利用科技,现在科学技术水平如此发达,很多事情,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科技做不到的。
一定要学会利用科技手段养植兰花。因为野生兰花是一个主动选择大自然生长的过程,而盆兰是一个被动生长的过程,如果在个人养兰环境不优优渥的情境下,没有科技的加持,就很难营造出兰花生长的适宜环境,也就很难养好兰花。
所以,腐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简单可洞见的事实,总是视而不见。绞尽脑汁,淘尽心思寻找的治病良方,其实就在眼前。
养兰,随性点,简单点。少点“我以为”,少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多些求真务实。
浅薄的人总是“视而不见”。就算看见了,也不以为然;
深刻的人总是“不视而见”。哪怕看不到,也能感受得到。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