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叙永两河传奇之剃头匠轶事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两河奇人之剃头匠

文/陈勇

王大有,一走方剃头匠,不知是何方人氏。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两河青杠坡赶场大路边摆理发摊子。

中等瘦削的个子,高颧骨与高额头之间镶嵌着的一双小巧而闪亮的眼睛,枯瘦细长的手指留着长长的指甲,拿剃刀时状如兰花。

王大有的摊子很简单,就在某家挨赶场大路的墙上挂一面镜子,镜下一个小柜子,上面放剃头工具,镜前一把有背靠的木椅子,木椅子旁放个炉子,炉子上屯口大罐壶。炉子旁边安个水架,上面放个瓷盆。

王大有的生意很好,青杠坡这个小码头上的三教九流都喜欢找他剃头。原因有三:诚信,技高、周到。

先话诚信,王大有包脑壳剃,东到绿林坝到大头关出落谷堡翻三家坝和大小落堡,南沿张坝到大尖山抵还乡坡过黄泥河到太平山,西越马厂坳到茶叶沟拢乐郎坝新店子,北到双师台连桐子原。一年剃十二个月,每月一次,服务到家,无论刮风下雨,都不会爽约。当然承包费无非就是多少斤包谷或者麦子或者谷子,一年扎一会账,每到年末,常常满载而归。说好多少斤包谷多少斤谷子,一两也不多收。有时遇到歉收,老王还要打让手,少收甚至干脆不收。

再说技高,老王眼力精,长期跑江湖的,什么人没见过。顾客抬腿一登门,说声“剃个脑壳”,大有回声“请坐”,小眼睛边开始在客人的身上打量个遍,此人该剃个啥子样子的脑壳便了然于胸。手法高妙,一块围布往顾客身上一围,不紧不松。手推推收放徐疾,因头势利导发型,留在头上的毛发该高处便高,该矮处便矮,整个发型与客人的身份地位长相般般相配。

推荐阅读:

世相||(陈勇)悼念堂里的芸芸众生相

惊奇||(陈勇)拍案惊奇--叙永两河的龙穴之谜

王大有刮光头和刮胡子的手法便是一绝,每到用刀时候,老王拿出一块黑乎乎的像是一块牛皮那么厚的石头,剃刀在上面上下翻飞来回宕个几下,让客人听出刀的锋利从而产生让那些多余繁冗的东西顷刻一干二净的快感。然后下刀,“呲呲”轻响,刀刃掠过肌肤,如一阵清风拂过湖面,水波不兴,心底却荡起阵阵惬意的涟漪。有不少客人在老王的刀下常常会飘然入梦,南柯黄粱一枕,常感时光短暂。老王下刀时很有讲究,何地起刀,何地收刀,何时长刀,何时短刀。整个程序完毕,一刀不多,一刀不少,刚刚三十六刀半,最后半刀只是补修唯一不足的一刀。

三论周到,剃完脑壳,老王来点格外的服务。洗眼睛,用一块浸泡了清水的青布,把你眼睑分开,轻轻的擦拭眼睑。按眼球,让你闭上眼睛,用食指挤按眼球,反复数次,睁开眼睛便会觉得犹如睡了一个好觉醒来似的。拨麻筋,一手提着你的手腕,一手在你手倒拐底下用中指抠拨几下,随即便是一阵麻木,仿佛又是一位弹琴高士带上指套拨弹琴弦而引起波动一般。掏耳朵,用专用的挖耳子在你的耳朵里悠悠地掏挖,痒酥酥的感觉便循任督二脉输传全身,奇经八脉顷刻疏通而气息流畅。许多老头为此经常来找王大有享受修面。

当然来摊子上的客人也有挑事的,大有毕竟跑过江湖,亦有对付之法。一个冬日,一阔少来剃头,王大有叫他坐下,阔少便问:“剃个脑壳好多钱?”王大有答:“三角”。阔少说:“一角五剃得倒不”?王大有答:“剃得倒”。阔少说:“剃一个”。大有搭上围布开工,阔少闭目享受。不一会,王大有收起围布,叫醒阔少说:“整归一了”。阔少站起,付了钱,得意地摸了摸头,觉得头半边凉飕飕的,旁边有人在偷笑,甚觉奇怪,照了照镜子,发现只剃了半边脑壳,怦然大怒,大吼:“为啥子只给老子剃半边?”王大有说:“三角钱剃一个全头,一角五只剃半个,你出好多钱,我就干好多活路,出一角五,叫你半边脑壳不生毛。”阔少说:“我这半边脑壳咋个办?”老王说:“出钱,就剃,不出钱,爬开。”阔少无奈,乖乖付钱。从此,再也没有人在他的剃头摊上挑事了。

后来,随着他年龄的逐渐增大,在青杠坡摆摊的次数逐渐减少,他及其精湛的剃头技艺也渐渐淡出了世人的视野,成为了一段令人惊奇的历史轶事…

(0)

相关推荐

  • 剃头挑子

    六十年前的那些事儿:(10)剃头挑子 平时说某人一厢情愿时常常说"剃头挑子一头热".为什么说剃头挑子一头热呢?因为剃头挑子就是一头热. 那时的女人是不理发的.从小就留头发,长长了在 ...

  • 清朝皇帝怎么剃发,他不怕理发师趁机行刺么?

    在<宰相刘罗锅>里,剃头匠的小徒弟平时拿冬瓜练手.因为冬瓜表皮上有一层白色的绒毛,剃功练好了,很锻炼腕力. 不过徒弟吃穿是师父的,就得随时被驱使.师父师娘一叫,就得麻溜地扔下手中的活,去听 ...

  • 跨越大半个世纪的剃头匠-----潘老爷子

    在湖州游玩时无意中发现一个老茶馆,茶馆一角还放着一套剃头摆设引起我的注意.一问茶馆的老板是潘老爷子,全名叫潘平福,今天76岁,16岁学理发,在湖州狄港古镇上剃头已六十年.1966年他又盘下老" ...

  • 冯地模:幼虫懵懂(三)|小说

    冯地模:幼虫懵懂(二)|小说 文/冯地模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她以后长得比她妈还要漂亮,成为这条街一朵花,花一朵,应该为许多人始料不及.她女大十八变,又有张春芳遗传基因,秃子头作为男人模样也不孬, ...

  • 冯地模:幼虫懵懂(一)|小说

    李秀玲:春雨|散文 文/冯地模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东门河坝真是街口一帮半大娃娃小娃娃的欢乐之地,寒冻冷天冬天不说,料峭的初春和渐凉的深秋不说,单是连接夏天一一整个夏热都是我们的世界,在学的也散学 ...

  • (陈勇)叙永两河天生桥、吊洞、落马坑既有石达开驻军的故事、又有白蟒蛇救人的传奇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两河往事之重生 文/陈 勇 叙永县两河镇天生桥村转弯坝有一吊洞天坑群,坑坑洞底相连,其中之一名叫马落坑.此处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相传为太平天国时期, ...

  • (陈勇)叙永两河古镇这位石匠既勤劳仗义又诙谐幽默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两河奇人之石匠 文/天生樵(陈勇) 叙永县两河古镇南通云南,北可通江达海,这里流传着许多地方言子(歇后语),每个言子的背后都有一些传奇故事.比如物产类 ...

  • 惊奇||(陈勇)拍案惊奇--叙永两河的龙穴之谜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两河镇龙穴之谜 文/陈勇 两河古镇就像大山的孩子,被山紧紧地拥于怀中,东为静龙山,西是星宿山,北是盖首山.三山之脉延伸交会处为两河镇.因此,不近两河 ...

  • (叙永英烈)牺牲在重庆渣滓洞的叙永籍英烈陈继贤烈士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母亲对小姑陈继贤烈士的回忆 文/红岩霁雪 陈继贤,又名陈淑宗,女,1914年9月5日出生在川南边城叙永县的一个小商家庭.1930年,在叙永县立初级中学 ...

  • (魏庆)叙永赤水将军坟演绎的精彩历史传奇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埋骨青山将军坟 文/魏庆 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的坛厂双山山脉,属乌蒙山系,横亘在四川盆地南缘,高耸入云的雪峰,矗立天地之间,青峰秀丽,松杉葱隆,傲视波涛汹 ...

  • (赵光裕)陈明仁将军驻节叙永金鹅剿匪传奇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陈明仁将军在金鹅 文/赵光裕 2016年4月27日,我在叙永城区皂桷匾巷走访了孙治中.孙治庸兄弟.赵孙两姓家族有近200年的世谊.走访原因是4月25日 ...

  • (刘盛源)叙永摩尼马王坡承载的奢王传奇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马王坡的故事 文/刘盛源 从叙永到摩尼,快进场口的时候,右边有一座高山,远观其脊梁像马背,再仔细往下看,也就是通往映月潭那条不太高的长长的逐渐升高的山 ...

  • 叙永盐商传奇

    寻寻觅觅,在热闹的城市,何处寻宁静以安放心灵?置身繁华的叙永(旧名永宁)扬武坊广场,转身与陕西街的春秋祠不期而遇,红墙青瓦,古树茂盛,郁郁葱葱笼罩一大片阴凉.让人忍不住坐下慢悠悠地喝杯茶,与三五好友谈 ...

  • 【第222期】中国著名书画家陈仕彬题写“叙永•中国儿童文学之乡”‖《文学中国》杂志专栏推出儿童文学作品及泸州诗人余远忠的组诗

    刊名题字:中国著名书画家.北京大道堂堂主陈仕彬题字 中国著名书画家陈仕彬先生题写"叙永·中国儿童文学之乡" <文学中国>杂志社主编木斧报道: 在省.市.县文联.作协的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