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母婴护理(008):分娩后产妇身体的变化
8
分娩后产妇身体的变化
产妇产后身体器官在逐渐恢复,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由孕期的亚健康状态逐渐恢复至健康状态。
1.心脏血管系统
心脏输出量在生产的第1及第2产程时开始增加,产后因胎盘排出及周边组织间液回到血管, 促使多余的液体回到循环中。产后短时间内心脏输出量更高,以后逐渐下降,大约产后2至3周可以恢复到未怀孕时状态。
产后3天内,子宫收缩使得大量血液从子宮进入体循环,回心血量明显增加,心脏负担加重,易诱发心力衰竭。所以,有妊娠合并心脏病者,无论是自然产还是剖宫产,都应该特别注意产后前3天的变化。
2.泌尿系统
阴道分娩的产妇临产时胎儿先露部位对膀胱形成压迫,产后常见腹壁松弛膀胱肌张力减低,对膀胱内部尿液产生的张力增加不敏感等,易于发生尿潴留。由于分娩时胎儿先露部位的压迫,膀胱肌肉收缩功能障碍或尿道外口、阴道、会阴创伤疼痛,也会反射性的増加排尿困难。产后4~6小时内产妇排尿极为重要,应尽快争取自解小便。
怀孕期间,孕妇体内滞留了大量的水分,在坐月子前期尿液量会明显增多。有些产妇还可能出现产后尿失禁的现象。产妇应避免产后过早地劳动,可慢慢恢复小便失禁的现象。如果长期失禁现象都没有好转,需要到产科或泌尿科诊治。
3.消化系统
妊娠期间,子宫的增大迫使胃向上移位,而且由于孕激素的影响,胃肠蠕动逐渐减少,排空时间也减慢。分娩后子宫骤然缩小,胃、小肠及大肠开始恢复正常位置,功能也逐渐恢复。但由于分娩时疲劳以及卧床太久等,使肠蠕动减缓,常有中度肠胀气的情况。因此,产妇表现出食欲欠佳的症状。然而进食少、水分排出较多的身体状况,直接导致肠内干燥,加上腹肌及盆底松弛以及会阴伤口疼痛等原因,产后易于发生便秘。产妇可以经常做缩肛运动,以促进恢复,缓解便秘现象。
4.腰腿痛
很多产妇在产后都会有腰腿疼痛的现象。由于怀孕期间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的腹部隆大,身体重心前移,腰背部的负担加大。分娩时产妇要消耗掉很多热量和体力,分娩后,产妇常卧床,活动时间比较少,加之,有些新妈妈在坐月子间的休养方法不科学,所以会有腰腿酸痛等现象。产后有腰腿酸痛的现象一般是属于生理变化,可自行恢复。如果酸痛现象不减轻,并有加重的现象应及时请医生治疗。
5.体型和皮肤外表的变化
怀孕期间,孕妇的皮肤上会出现色素沉着,肚皮上出现妊娠纹,产后,腹壁松弛,6~8周内可恢复。产后下腹正中的色素沉着会消失,腹部上的紫红色妊娠纹会变成永久性的白色旧妊娠纹。由于激素水平的下降,新妈妈面部容易出现黄褐斑,头发也容易掉。
产后的妈妈一般都会有腹部凸出,臀部宽大,腰部粗圆等体型。
6.其他
产后的体温多数在正常范围内,若产程延长致过度疲劳者,体温可在产后最初24小时内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不哺乳者于产后3~4天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也可发热,局部温度可达38.5~39℃,一般仅持续数小时最多不超过12小时,体温即下降,这种情况不属病态。产妇产后脉搏略缓慢,每分钟为60~70次,与子宫胎盘循环停止及卧床休息等因素有关,产后1周基本可以恢复正常,不属病态。
由于产后腹压降低,膈肌下降,新妈妈由妊娠期胸式呼吸变为胸腹式呼吸,使呼吸频率减慢,每分钟14~16次。
一般新妈妈的血压在产褥期平稳,变化不大。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妇在产后血压多有较明显降低。
【知识来源:赵天卫主编,《家庭母婴护理》,海洋出版社。本号获得公益使用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