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腊八粥和你看不懂的腊肉情结
今天腊八。
没有吃到腊八粥,估计没吃到的人不少,比如某鼠的早饭就是煎饼蛋烤肠生菜加豆浆……
当然,朋友圈里还是会掀起一阵腊八潮。
现代人对传统节日,真的可以用敬而远之来形容。
我觉得,正宗的腊八粥,应是去庙里喝的。
因为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佛教传入中国后,为祭祀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寺院在这一天要念经,煮粥敬佛,即腊八粥。
也有人说,腊八节是出自对岳飞的怀念。当年在朱仙镇,岳飞率部抗金,赶上数九寒天,老百姓们争相送粥,岳家军饱餐一顿后得胜归来,这天正好是十二月初八。岳飞去世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八便用杂粮豆果煮粥,最后成为习俗。
到底腊八粥里该有哪些,各地都觉得自己的配方最正确:
北京人煮腊八粥,要加大米、糯米、高粱米等谷类、黄豆、绿豆、红豆等豆类、以及莲子、红枣、桂圆等各色干果,软糯香甜、绵密可口……
陕北人的腊八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及肉,鲜香入味、营养丰富。
在四川人看来,腊八粥分甜咸、麻辣两种,以黄豆、花生、肉丁、萝卜等煮成。
在上海,有“细腊八”“粗腊八”之分。将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豆子掺在一起熬煮的,谓“细腊八”;在米中掺入青菜、黄豆、蚕豆、豆腐、胡萝卜、荸荠煮成,叫“粗腊八”。
腊八节的节令食品,还有腊八蒜、腊八豆腐。
比如,华北大部分地区有制作腊八蒜的习俗:要选用紫皮蒜和米醋,剥去蒜皮,把蒜瓣浸入米醋中,再装入小坛或其他容器封严。一段时间后,蒜瓣整体变成翠绿色,蒜香和醋香融合在一起,吃饺子、拌凉菜都挺合适。
还有一种说法称,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各家商号要在这天算账,把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就叫“腊八算”。后来有欠人家钱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讳。
在安徽,腊八节应该吃豆腐的,有“腊八豆腐”一说。
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实接触到更多的是腊肉。
腊肉,因其主要在腊月加工制作而得名,依产地可分为广式腊肉、川味腊肉和三湘腊肉等,常见加工方式有晾晒、腌制、烘烤、烟熏等。
腊肉是肥膘肉,几乎没有一点儿瘦的,用大量粗盐腌制,挂在灶台上方。做米饭时,切几大片手指厚的腊肉,和米粒一起蒸。
它就像历经沧桑的老农,质朴、随和,更重要的是,时间流转,你奔走半生,它却从未曾改变。
它颜色发黑、在那里长期晾晒风干,却贮藏着人们味觉上关于故乡最初的印记。
腊肉历史悠久。
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就应该有了腊肉。
有孔子云为证:“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是《论语》里的句子,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条腊肉作为学费。其中“束脩”的意思便是十条干肉。
梁实秋曾在《雅舍谈吃》里描述过腊肉的吃法,“腊肉刷洗干净之后,整块地蒸。蒸过再切薄片,再炒一次最好,加青蒜炒,青蒜绿叶可以用,但不宜太多。”
汪曾祺则为湖南的蒸腊肉叫好,“切成颇大的整齐的方片,蒸得极烂,入口香糯,真是难得。”
理解一盘腊肉,就是理解故乡的过程。
少时不解腊肉味,总觉得腊肉味道很重,很浓,闻起来还有一股不悦鼻的烟味儿。
人到中年,你可以从营养学的角度,解读出它的种种不是和它的坚硬生冷不解风情,
也许,直到你风景看透,千山阅尽,才能真正理解它的细水长流和真实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