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中药名不用咬文嚼字
每逢会员日,药房还没开门,门口就站了一大拨患者。
营业时间到了,店员各就各位:拿药的拿药、抓药的抓药、收银的收银……忙得不亦乐乎。
二十分钟后,坐诊医生的第一张中药处方也开出来了,收银员已经录完,正在与中药师核对处方药味:
“春柴胡10克,炒黄芩10克,白术(shù)15克,射(shè)干10克……”
此时,旁边有一位等待付款的小姐姐正抿着嘴巴在笑。
“哎呀,你笑什么呀?”收银女生心里直犯嘀咕。转念一想,然后也跟着笑了起来,脸上露出了尴尬的歉容。继而把那药方重新念了一遍——小姐姐赞许地点了点头!
整个过程,大家就像是在演哑剧,聪明的你看懂了吗?
若没看懂,且与笔者一起来咬文嚼字吧——
01
“术”与“朮”的前世今生
术(shú),本义为一支掐下来的高粱穗。后来在其左边加上禾,变为“秫”(秫,稷之黏者,即黏高粱),专门指代一种农作物。
术(shù),今作为術的简化字。原指城市中的道路,也泛指街道、道路。后引申为途径、门径、技艺、技能、权术、学问、知识、学说等意义。比如医术、算术、术数、艺术、战术等。
o 《孙膑兵法.擒庞涓》:“齐城、高唐当术而大败。”(术,道路)
o 《墨子.旗帜》:“巷术周道者必为之门,门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术,街道)
o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术,学问知识)
朮(zhú),即�,山薊也。后简化为朮。朮,菊科植物朮类的泛称。
▋ 白朮,又名山蓟、山芥、天蓟、山姜等,为菊科苍朮属植物白朮的根茎。
▋ 苍朮,又名山精、赤朮、仙朮。根如老姜之状,苍黑色,肉白有油膏。为菊科苍朮属植物茅苍朮、北苍朮、关苍朮的根茎。
o 陶隐居曰:白朮生于吴越、舒、宣州郡……根歧生,紫色块大者为胜。或如指头、如鼓槌,或大如拳,或至数斤者。剖开暴干,如云朵者,谓之云朮。
o 《本草纲目》云:扬州之域多种白朮,其状如梓,故有杨梓及梓菌之名,今人谓之吴朮是也。梓乃鼓槌之名。古方二朮通用,后人始有苍、白之分。
白朮既能健脾化湿,又能生津止渴,消除脾胃之热。历代医药学家认为,白朮为消食去痞之要药,脾虚不健,朮能补之。胃虚不纳,朮能助之。大剂量的白朮,可以润肠通便。
以白朮入药的名方有:四君子汤、参苓白朮散等。
▋小结 :朮与术原本为两个字,推广简化字的时候,予以合并了,但是却保留着各自的读音,不可不知。
02
源于官职的“射干”
读初中的时候,最是喜欢诵读《荀子·劝学篇》: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射干生于高山之巅,不畏寒暑,临风而立,象征着谦谦君子。
作为鸢尾科植物的射干,与它的“妹妹”西红花一样,长得姿态优雅,清新爽朗,极具观赏性。
射干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消瘀散结的功效,疗喉痹、治咽痛。代表方剂为射干汤、射干麻黄汤等。
宋·苏颂曰:“射干之形,茎梗疏长,正如射人长竿之状。”
所谓“射(yè)人”,乃为《周礼》中记载的一种官职:手持长竿,掌管礼仪,尤其以射仪(以射箭为核心环节的仪式)为主。
▋小结 :射干之名由古代官职引申而来,所以不能读作“社干”,而应该读作“夜干”。
03
桂客——蛤蚧
暮秋时节,几场秋雨过后,江东大地衰草连天,落木萧萧。爱美的小姐姐们也开始有所收敛,再也不敢轻易将自己修长的细腿暴露于瑟瑟寒风之中!
秋意愈浓,肺系疾病愈加高发。
药房里原本卖不动的蛤蚧,也跟着异常火爆起来。
这天下午,有位三十来岁的年轻女子拿着医院的处方,急匆匆地来到我们药房配缺。只见她额头微红,戴着厚厚的口罩,咳个不停。透过明亮的玻璃柜,看到里面龇牙咧嘴的蛤蚧,小姐姐面露胆怯之色。
大家正忙着抓药、分药,也没怎么在意她。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过去了,她终于鼓起勇气说:“师傅,我要两对蛤(hā)蚧。”
这句话可把我给雷住了,没听错吧?我迟疑地看着她,她也狐疑地看着我,确认过眼神以后,我微笑着把蛤蚧包好递到她手上,轻轻地说:“这是你要的蛤(hā)蚧,请去收银台付款。”
“谢谢”,她付完款以后,又消失在蒙蒙细雨中。
▋小结 :蛤(gě)蚧,壁虎的一种,其体长可达30厘米以上,头呈扁平三角形,头长大于尾长,背腹面略扁。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分布于两广、云南等地。医家习以雌雄一对入药。蛤蚧具有益肾补肺、定喘止嗽的功效。主治各种虚劳咳嗽、肺气肿等病症。
04
结语
药房里,大(daì)黄读成大(dā)黄,已经约定成俗,无需赘述。可是,把阿(ē)胶念成阿(ā)胶,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东阿,春秋称“柯邑”,在今阳谷县阿城镇西北三公里处, 秦朝改阿邑为东阿,立东阿县,属东郡(见东阿旧县志,东阿名县始于秦)。
那为什么称“东阿”呢?因古代的山东境内北有黄河,南有济水蜿蜒东流,河流弯曲的地方久而久之形成高地,故曰“阿”。
《说文》:“阿,大陵(大土山)也”。在赵者曰“西阿”,在齐者曰“东阿”。《水经注》载:“应仲瑗曰:有西,故称东。魏封曹植为国王。”
曹植乃是第一任东阿之王。
在与同事聊天的时候,我时不时提醒他们,咬文嚼字不是抠字眼,而是体现我们专业素养所必做的功课,不可小视!
文/江南烟雨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