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小知识:手术操作中的那些“另编码”
我国目前使用的疾病编码是ICD-10,手术操作编码是ICD-9-CM-3。二者有个明显不同的地方,就是ICD-9-CM-3中有“另编码”提示。
这是因为,ICD-10及其前身ICD-9是WHO统一发布的,而ICD-9-CM和ICD-10-CM是美国在WHO版本的基础上发布的临床修订版(Clinical Modification)。该版本最大的特点是加入了指示短语(例如优先编码、另编码等),在方便编码的同时提高了编码填报的一致性。
作为编码员,相信大家对工具书中的“另编码”已经非常熟悉,但一些比较资深的编码员又时常对此产生疑惑。这主要是因为,“另编码”其实并不只有一种,根据其内涵的不同,笔者将其总结为以下三种类型。
1. 另编码(Code also)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另编码”,如图所示。
Code also的意思是“还需要编码……”,用于提醒编码其他同期实施的手术操作,包括常常一起进行的手术操作以及某些辅助性操作或设备等。
Code also不影响编码的先后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哪个编码作为主要编码取决于临床实际情况。
2. 附加编码(Additional code)
如图所示,Additional code表示需要通过附加编码的方式增加额外信息,从而更完整地表达手术操作过程。
Additional code影响编码的先后顺序,主要编码在前,附加编码在后。
3. 辅助编码(Adjunct codes)
Adjunct codes不能单独使用,只用于为主要编码提供额外的辅助信息。比如要使用84.7(外固定装置的辅助编码),首先要编码下列主要操作。
以上,我们对“另编码”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那么,我们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ICD版本更新的目的和意义了。
比如,99.2(注射或输注其他治疗或预防性物质)下,2009版提示“Use additional code for”注射部位,而2011版修正为“Code also for”注射部位。
这表示:在2009版中,注射或输注其他治疗或预防性物质,99.2作为主要编码,下面列出的部位作为附加编码;现行的2011版则不再规定编码排列顺序,而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主要编码。
最后,分享一篇骨科手术操作的另编码汇总,同时也感谢不便透露姓名的郑彬老师给予的帮助和支持。